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10篇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 第1页共49页承德日报/2016年/5月/25日/第001版 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第一篇牢牢抓住重大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
1 页 共 49 页承德日报/2016 年/5 月/25 日/第 001 版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第一篇牢牢抓住重大机遇开启绿色崛起新征程
第一章站在新起点把握新形势
一、“ 十二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二、“ 十三五” 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坚持新理念描绘新蓝图
一、总体要求
二、指导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发展定位
第二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章优化绿色发展空间格局
一、加快发展重点开发区域
二、规范建设限制开发区域
三、严格保护禁止开发区域
第四章加大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
一、持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
二、全力开展生态修复治理
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五章积极发展现代林业
一、全力开展造林攻坚
二、做大经济林产业
三、大力实施天保工程
第六章加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一、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三、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四、推进循环低碳发展
第七章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一、健全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二、创新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制
三、推动建立生态资源补偿制度
第三篇推进转型升级发展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第八章加快推进工业强基
一、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
二、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向先进高端发展
三、推进建材产业向新型绿色低碳发展
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向特色品牌发展
五、推进天然山泉水产业做大做强
第九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 2 页 共 49 页
一、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二、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三、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四、加快发展钒钛新材料产业
五、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第十章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优先发展文化旅游及健康养生产业
二、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
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四、努力促进金融业发展
五、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
第十一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优化区域布局
二、做优特色农业
三、做强休闲农业
第十二章全力推进“ 互联网+” 行动计划
一、推进“ 互联网+” 创业创新
二、推进“ 互联网+” 产业发展
三、推进“ 互联网+” 民生服务
第十三章着力打造产业承载平台
一、做大做强承德高新区
二、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三、创新园区发展模式
第四篇推进协同创新发展激发经济社会体制机制活力
第十四章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一、推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
二、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三、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第十五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一、深入开展大众创业
二、激发万众创新活力
三、完善创新创业机制
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十六章全面深化改革
一、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国企改革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四、深化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
五、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第十七章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全面深化区域合作
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三、提升对外贸易能力
第 3 页 共 49 页
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第五篇推进全面脱贫攻坚加快建设美丽幸福乡村
第十八章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全力实施精准化扶贫
二、改善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条件
三、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第十九章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一、做大县域经济总量
二、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三、完善县域经济体制机制
第二十章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一、加大分类指导力度
二、统筹推进重点任务
三、强化配套政策支持
第六篇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第二十一章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三、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第二十二章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二、做大做精中心城市
三、实施“ 大县城” 战略
四、大力发展特色小城镇
第二十三章提升国际旅游城市功能
一、打造特色城市风貌
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
三、优化旅游服务营销体系
第七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第二十四章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一、重点发展轨道交通
二、加快公路网建设
三、推进航空运输发展
四、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第二十五章优化能源结构
一、打造清洁能源基地
二、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三、优化能源消费方式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二、改善城乡用水条件
第二十七章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快建设现代网络体系
二、强化信息安全建设
第 4 页 共 49 页
第八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二十八章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
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十九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一、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加快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四、加强高等教育建设
五、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第三十章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一、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质量
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三、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第三十一章促进各类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加强民族宗教工作
二、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三、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四、积极发展老龄事业
五、加快发展体育事业
第三十二章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实施社保扩面提标工程
二、实施安居保障工程
三、加强困难群体救扶
四、提升社会保障服务能力
第三十三章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一、努力扩大就业规模
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第三十四章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
二、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三、加大防震减灾力度
四、确保森林草原生态安全
五、加强灾害处置能力建设
第九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推进法治承德建设
第三十五章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二、推进城乡基层居民自治
三、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四、深化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建设
五、促进军民融合
第三十六章推进食品药品安全
一、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第 5 页 共 49 页
二、加强药品安全管理
第三十七章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二、增强事故防范能力
三、提高事故处置救援能力
第三十八章全面推进法治承德建设
一、建设依法决策体系
二、建立依法行政体系
三、健全地方性法规体系
四、推进公平执法司法
第十篇健全规划保障机制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第三十九章切实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一、加强重点项目谋划
二、加快重点项目实施
三、优化项目建设方式
四、创新项目管理机制
第四十章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
一、加强规划分类指导和协调衔接
二、健全规划实施与评估调整机制
三、奋发作为推动规划实施
前言
“ 十三五” 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 生态强市、魅力承德” 的关键时期,是实现“ 脱贫摘帽、全面小康” 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期,也是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的关键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建设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美、政治更加清明、人民更加幸福的承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中共承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市政府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
第一篇牢牢抓住重大机遇开启绿色崛起新征程
第一章站在新起点把握新形势
“ 十二五” 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和取得重要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 科学发展、富民强市” 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围绕“ 加快发展、加速转型” 两大任务,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发展现代产业,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 十三五” 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 十二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破解产业结构偏重、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等矛盾和问题,千方百计稳增长、促
第 6 页 共 49 页发展,全市经济实现持续平稳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2015 年达到 1358.6 亿,经济总量前移一位居全省第九,年均增长 9%,高于全省平均 0.5 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38502 元,年均增长 8.6%;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全部财政收入达到 163.5 亿元,是2010 年的 1.4 倍。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得到改善。始终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工作主旋律,竭尽全力转方式、调结构,出台了《关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拉长产业链条三年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比例由 2010 年的 15.7:51:33.3 调整优化到17.3:46.9:35.8,二产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改造提升,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 658个,累计投资 1858 亿元,净增规上企业 117 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压减 240 万吨炼钢产能、395 万吨炼铁产能。清洁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良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 2010 年增长 50%。承德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以上开发区达到 13 个。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为主体的服务业快速发展,接待旅客数量及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21%、28%,建成各类电子商务平台 50 个,2015 年实现零售额 390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 2010 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施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500 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57 家,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达到 6 个,围场县跻身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 67.3%。
——生态文明扎实起步,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核心竞争力,加强生态及水源保护力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京津冀前列。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功能持续增强,五年累计植树造林 405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56.7%,高于全省平均值 30 个百分点。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708 平方公里,出境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水环境质量全省最优。实施减煤、治企、控车、抑尘、多污染物治理五场攻坚战,淘汰黄标车 45897 辆、燃煤锅炉 776 台,整合关停矿山116 个,在全省率先淘汰粘土实心砖产业,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市区 PM2.5 年均浓度控制在45 微克/立方米以内,2015 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260 天。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成功争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始终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努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2015 年城镇化率达到 46%,比 2010 年提高 6.6 个百分点。市区“ 大中疏”战略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建成区由 2010 年的 97 平方公里增加到 2015 年的 112 平方公里。实施污水处理、供水供热、公共服务等城建项目 837 项,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比 2010 年分别提高 0.52、4.92 和 7.01 个百分点。全面推进县城扩容改造提质,县城建成区总面积由 74.01 平方公里增加到 79.28 平方公里,宽城“ 产教城” 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全省推广,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分别达到 3 个和 8 个,环首都三县均开通与北京城际公交。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成效明显,重点镇和幸福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建制镇达到 90 个,有 20 个镇晋升为全国重点镇,改造提升美丽乡村省级重点村 665 个。
——项目建设实现突破,基础支撑能力增强。始终把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举全市之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 2200 个,产业项目比重达到 58.5%。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038 亿元,是“ 十一五” 时期 2.7 倍。钒钛基地获准开展前期工作,北汽福田发动机制造中心、滦电六期、大唐煤制天然气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始终把破解基础设施制约作为发展关键,全力推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
篇二: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
16 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十三五规划纲要最新热点解读新华社受权于 17 日全文播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下面是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全文内容,欢迎阅读关注。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 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49351元(折合 7924 美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居民消费率不断提高,城乡区域差距趋于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6.1%,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主要污
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经济体制继续完善,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强化,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
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区域性高标准自由贸易体制挑战。局部地区地缘博弈更加激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
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升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
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难度加大。
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尊重规律与国情,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继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第二章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
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
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第三章 主要目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
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第四章 发展理念
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
篇三: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
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修改稿)
二○一六年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基础与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发展基础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发展环境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基本原则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目标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有效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 24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25 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26 第六章
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 发展
...................
2 27 7 一、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优化畜牧业结构,提升养殖业效益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做强存量、做优增量,
构建多点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强化煤电固废综合利用 ....................... 30 三、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 ......................... 31 四、做优做强新型建材产业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五、提升装备制造水平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六、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深度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加快服务业发展,助推经济结构优化
.........
3 34 4 一、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 ....................... 35 二、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 38
第九章
加强城乡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4 43 3 一、坚持城乡统筹,推动城乡一体化 ............... 43 二、统筹区域发展,塑造区域协调新格局 ........... 45 第十章
民生优先,推动发展成果共享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抓好就业创业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促进居民增收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
5 50 0 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51 二、推进教育现代化 ............................. 51 三、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 52 四、提高居民健康保障水平 ....................... 53 五、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 55 六、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 55 第十二章
健全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发展支撑
.....
5 56 6 一、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56 二、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 59
四、健全水利保障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五、加快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 60 第十三章
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
6 60 0 第十四章
依法治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健全民主法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保障安全生产 ............................... 64 四、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 65 五、加强人防工程体系建设
...................... 66
第十五章
保障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完善规划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建立规划落实机制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组织重点项目和工程实施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四、强化监督指导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五、提升要素保障能力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十三五”时期(2016-2020 年),是正蓝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正蓝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正蓝旗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难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旗委、旗政府团结带领全旗人民,准确把握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生态立旗、工业强旗、农牧稳旗、旅游富旗、科教兴旗、商贸活旗”发展战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过全旗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项重大战略任务积极稳步推进,全旗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发展基础更加坚实。2014 年,全旗经济总量 67.1亿元,“十二五”前四年年均增长 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5.4 亿元,前四年累计完成 182.7 亿元,年均增长 10.8%。质量显现新变化,2014 年,财政总收入 12.7 亿元,占 GDP比重提高到 18.9%,高于 2010 年 2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 2010 年的 11.8:68.1:20.1 调整为 9.7:70.6:19.7,
工业第一推动作用显著。城镇化率稳步提高,2014 年达到52%,高于 2010 年 5 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质量稳步提高。始终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农牧 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农牧稳旗”发展战略,着力发展乳、肉、绒毛、蔬菜、饲草料五个重点产业,绿色生产基地培育和农牧业产业化建设已具雏形。2014 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 68.8 万头只,机械化程度达到 84%,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90%。
新型工业化成效明显,大力实施“工业强旗”战略,形成能源电力、矿产品加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积极推进以上都发电厂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推动以风、光资源为依托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显著增强,2014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4.5%。
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旅游富旗”战略,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全旗现有国家 4A 级、3A 级、2A 级景区各一处,2011-2014年实现旅游业收入 8.29 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 80%。物流业加快发展,培育大型综合物流企业 4 家,2014 年,全旗货运量达 856 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 26.62 亿吨公里。
经济发展效益逐步提升。2014 年,万元 GDP 能耗降低到 6.573吨标煤,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工作有序推进。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坚持打基础与
谋长远并重,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十二五”前四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82.7 亿元,为“十一五”时期的1.1 倍,一批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开工和建成了上都电厂三期、国电龙源风电、华电大敖包风电、三峡光伏、华能光伏、国电新能源光伏、西贝餐饮奶皮子加工项目、仁创科技风积砂综合开发、宏江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等一批支撑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骨干工程。2014 年,上都镇建成区面积 13.73 平方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37.85 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 35.04%,接通天然气 1752 户,供热普及率 62%,供水普及率 96.4%。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深入实施,通路、通水、通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全旗共改建嘎查村水泥路、沥青路 20 条,改建里程 479 公里。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14 年,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2.85 万千瓦。实施水利、农村牧区电网、新能源升级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十二五”期间全旗通网电 1219 户,安装新能源风光互补设备 2473 套。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2014 年,全旗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苏木镇通沥青路、行政(嘎查)村通电率达到 100%。
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 效。坚持生态立旗,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全旗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稳步提升。2011—2014 年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75.65 万亩,重点区域绿化 1.19 万亩,新增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面积 3.42 万亩,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面积达到15.05 万亩。2014 年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 20.46%,较 2010年增加 0.66%;牧草平均高度 28 厘米,较 2010 年增加 7 厘米;植被盖度 55%,较 2010 年提高 5%;亩产鲜草 150 公斤,较 2010 年每亩增加 14 公斤。全年禁牧 600.3 万亩,草畜平衡面积 857.62 万亩。草原生态防护功能逐年增强,浮尘、扬沙及沙尘暴灾害天气明显减少,土地沙化、退化趋势得到整体控制,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初步呈现出生态恢复、生产发展、农牧民增收的态势。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环保项目执行落地,重点完成上都镇污水处理工程、元上都遗址水环境治理,并落实了华原集中供热脱硫除尘工程、闪电河环境监控能力建设项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循环经济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节水、节材、节地、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推进,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建设日处理能力 1.2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垃圾 68吨的垃圾填埋场,2014 年,上都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环境污染治理进展显著。
社会事业和谐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普惠共享。2011-2014 年,全旗社会事业累计投入 5.83 亿元。
教育改革和发展稳步推进。免费教育普及到高中阶段,全面推进中小
学精细化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各中小学、幼儿园管理水平。加大标准化学校及幼儿园建设力度,旗直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实效,2014 年全旗国家级、自治区级、盟级、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达到了 2、11、17 和 63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我旗图书馆、文化馆及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现对外免费开放,旗内所有苏木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建成,65%的嘎查村完成了文化活动室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推进,全旗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 96%和 97%,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 90%和 85%。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公共卫生设施及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共有卫生机构 19 个,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276张,病床数较“十一五”增长了28.4%;农村牧区规范化卫生室达到 68 个。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十一五”末的 15362元和 6385 元分别增长到 27690 元和 12664 元,前四年年均分别增长 12.4%和 17.1%,城乡居民实现收入同步增长。
社会保障覆盖面稳步扩大。养老保障体系基本覆盖城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部分农牧民群体。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得到加强,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
牧民参合率达到 99.4%。
就业稳步增长。2014 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825 人,创业带动就业 825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农牧区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税费改革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展开,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周边省区市旗县合作进一步加强,合作空间和领域进一步拓宽。2011-2014 年,全旗累计引进盟外资金 107.1 亿元,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总体上判断,我旗仍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今后五年,我旗的发展面临诸多机遇。
一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迎来新机遇。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正在重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深入推进,“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战略加快实施,产业、要素和市场分工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我旗面临着加快产业升级的重大契机。同时,我旗仍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阶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全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将持续增加,对能源、
原材料的绝对需求仍然较大。居民消费逐步由基础型消费向改善型消费转变,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为我旗打开...
篇四: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
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番府〔2016〕71 号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区府直属各单位:
《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业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2016 年 6 月 28 日 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 年)是我区按照“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 、广东自贸区战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的重大机遇时期;是我区加快自身改革创新、打造番禺经济升级版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十三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纲要根据《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体现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对我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明确全区“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对未来五年工作做了总体部署,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区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较好地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在科学发展新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为“十三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节 “十二五”期间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全区上下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6 项指标规划目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升学率、万人升大学比率、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 GDP 能耗、森林覆盖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等 20 个指标完成规划目标。地区生产总值(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值、年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高考录取人数等 6 个指标的运行值与预期值存在差距。一是对 2012 年划出大岗、榄核、东涌三镇的影响估计不足。原大岗镇是我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新增长点,划出后直接影响我区经济增速,导致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二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我区,导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长放缓。三是受国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总值增速低于“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四是 2015 年全区 8248 人参加高考,导致高考录取人数低于“十二五”规划 9000 人的预期目标。
(一)主要成就。
经济发展稳步推进,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2015 年,地区生产总值 1608.7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10.81 万元(常住人口),农业总产值 46.1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747.14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579.72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0.22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4.47 亿元,出口总值 113.44 亿美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4655 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403 元,上述指标年均增速分别为 11.0%、9.5%、2.4%、14.8%、15.0%、14.8%、12.7%、7.0%、10.5%、12.5%。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高端产业加速集聚。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6.42亿元、565.21 亿元、1017.15 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 2.6%、10.1%、12.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3∶41.2∶54.5调整为2015年的1.7∶35.1∶63.2,其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 2.6、6.1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 8.7 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15 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493.22 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 2010 年的 47.8%上升为 2015 年的 48.5%。长隆万博汉溪商贸旅游中心、市桥综合商贸中心等商贸组团发展,促进服务业向高端化迈进。房地产快速发展,2015 年实现增加值 195.78 亿元,年均增长 11.7%。先进制造业稳中提质,2015 年先进制造业总产值 961.20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2010 年的 42.6%上升为 2015 年的 55.0%。广汽等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为我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依托珠宝首饰、灯光音响、动漫游戏等基地,传统制造业提档升级取得明显成效。都市型农业优化提升,蔬菜、花卉、水产等稳步发展,畜牧业持续下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设立总规模 10亿元、首期 1 亿元的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 年末拥有上市公司 10 家、新三板挂牌公司 21 家;区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158 个;2015 年全区专利申请 8455 个、专利授权 5370 个;“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蝉联“六连冠”。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智慧城市 雏形显现。初步形成“四区一轴” 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广州南站建成投入运营,地铁七号线一期、南大干线、南浦三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动工,广州南站、广州大学城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综合承载力得到极大增强。开展重点片区控规修编,完成 132 个行政村村庄规划或村庄整治规划。15 个市级美丽乡村通过广州市检查验收,南村镇坑头村、石楼镇大岭村等 11 个村入选“广东名村”。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突破,
《番禺区创建智慧城市探索实践》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全国 14 个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成功获选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 综合试点区。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美丽番禺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六乱” 整治和清洁番禺行动,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河涌水质有所改善,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能力迅速提升。2015 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昼间为54.8分贝(A),比2010年下降1分贝(A),总体达到二级“较好”水平;汽车尾气达标率 91.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295 天,优良率 80.8%。生态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宜居环境不断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及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先进区、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暨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高中办学改革被定为全省的试点区和实验区;全区公办幼儿园占比 30.3%,规范化以上幼儿园占比75.1%;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开办 1 年以上的公办学校 100%达到标准化,中考成绩位居全市前列,高考全面实现“一五九” 目标。文化广场建设、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星海合唱节、星海艺术节、广州国际美食节、“莲花杯”和“禺山杯”龙舟赛享誉国内外。实施健康番禺行动计划,启动健康番禺十大工程,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大力推进妇儿关爱工程,实施少年儿童活动项目社区化工作,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全区卫生医疗机构、病床、卫生人员等医疗卫生资源大幅提升,综合医疗实力跃上新台阶。深入实施分类就业帮扶政策,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发展,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0.8%,远低于全市 2.2%的水平。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由2010 年的 1.89∶1 调整为 2015 年的 1.62∶1。建立区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延长区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优惠开放时段,每年成功举办区级全民健身活动 20 多项次。
重要改革不断深化,开放合作亮点凸显。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区。大部制改革稳步推进,启动一批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编制试点,构建统一的商事信息平台。稳步推进公务用车、居民办证制度改革,开展自来水价格改革。国企、投资管理、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实施基层社会治理系列工程,“四个民生” 工程获评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优秀项目。广州国际创新城成为全国首批中欧城镇化合作项目。国际经贸合作取得新成效,与港澳台和泛珠地区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多次组团参加在香港、澳门举办的粤港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香港招商推介会、澳门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等战略,广东省政府同意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固定会址和泛珠合作园区落户广州南站商务区。
(二)存在问题。
整体创新能力不强,新经济增长点亟需培育。2015 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191 个,仅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 10%,创新型、顶尖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加工贸易等传统外向型产业增长乏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企业成本压力增加、投资意愿下降,产业集群集聚不足。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业态处于起步阶段,除广汽基地外,先进制造业增长点不多。服务业以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仍需大力挖掘。
城市功能仍需完善,社会治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不完善,本地农民转户进城意愿不强、来穗人员 转换身份门槛较高以及难以满足往返于广州老城区与我区之间工作、居住的“钟摆式”人群的公共服务需求等问题依然存在,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品质化水平不高,全区交通体系存在短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一些重点难点区域问题多发,垃圾、河涌等环境治理与群众期望仍有一定差距。2015 年末全区在册登记来穗人员 122.74 万人,远超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增大,社会不安定因素日益增多,社会治理面临新问题。
体制机制改革仍需加快,发展潜力有待激发。政府机构职能配置、人员编制需进一步优化,部门职责关系有待理顺。行政效率有待提高,工作协同性有待加强,行政审批事项需继续精简,审批流程需进一步优化。干部思想作风、素质能力与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创新思想有待提升。受制于财权事权不匹配的财政日益紧张、缺少相应审批权限的影响,公共服务体系、城市更新、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遇到不少困难,部分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广州南站商务区、广州国际创新城等对我区发展具有重大推动、引领作用的区域发展活力尚未激发出来。投资便利水平仍不高,对接国际高端要素资源不足,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待提高。
土地开发强度大,综合利用效率亟待提升。2014 年,全区建设用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 44.9%,占比远高于全市 22.6%的水平;单位建设用地 GDP 产出 6.23亿元/平方公里,远低于全市 9.96 亿元/平方公里的水平。2015 年摸查显示,全区有 217.11 万平方米土地、29.14 万平方米厂房处于空置待招商状态。但众多重大项目因用地规模不足难以落地,急需转变和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
第二节 “十三五”新常态新形势
综合研判“十三五”时期形势,我区既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矛盾叠加、风险增多的严峻挑战。
(一)发展新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十三五”时期发展理念做出明确要求,我区要积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广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十三五”期间,广州着眼于巩固和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建设三大战略枢纽 、“一江两岸三带” 以及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在内的“三中心一体系”。为贯彻落实广州市“十三五”重大发展战略,我区“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一要全面加强珠江两岸规划建设管理,推进航运、高铁、轨道交通、
道路等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为国际航运枢纽、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等提供基础条件;二要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提升制造业,做大做强金融、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创新经济等,有效支撑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珠江经济带建设;三要依托广州国际创新城建设,打造珠三角创新创业新高地,引领广州市珠江创新带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四要优化城区功能布局和提升城乡环境品质,为珠江景观带的优化提升贡献力量。鉴于我区自身发展阶段特征和实现创新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势资源,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全民幸福指数是我区“十三五”时期重要战略任务。
(二)重要机遇。
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制造 2025 、“互联网+” 、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广东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珠三角优化发展等重大战略,以及广州市加快建设“三大战略枢纽”、“三中心一体系”、“一江两岸三带”,为我区发展带来众多“机遇窗口”。
当前,我区是众多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密集布局地区,具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珠江—西江经济带等政策叠加优势。我区正积极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
篇五: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
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马山县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
印
2016 6 年 年 3 3 月
马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的决议
(2016 年 3 月 1 日马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次会议通过)
马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查了《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决定批准这个《纲要》。
会议认为,《纲要》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第五次年会和《中国共产党马山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提出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符合我县县情和实际,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县委提出的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脱贫攻坚为主题,以从严治党为保障,大力实施多元化精准扶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力争到 2020年实现全县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部署要求,反映了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会议号召,全县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建成全面小康、生态优美、和谐文明新马山而努力奋斗!
目
录 第一篇
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发展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发展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发展战略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发展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篇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精准实施“七个一批”脱贫攻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行动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篇
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壮大发展特色农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大力推进特色种养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着力发展生态康养休闲旅游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发展壮大商贸物流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加大园区建设力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篇
增强县域生态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着力强化石漠化综合治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继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做好石漠化治理监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积极推进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深入开展美丽马山乡村建设活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篇
构建均衡协调的城乡发展 格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
优化县域空间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
构建城镇空间发展新格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推动“三轴”跨越式发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加快推进“三中心”发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
推进城镇现代化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推进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加强能源和农村生活设施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六章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创新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推进城乡行政管理一元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篇
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七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类教育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八章
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九章
促进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增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章
推进健康马山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一章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二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完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打造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品牌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七篇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三章
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水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完善健全社会管理制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四章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五章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创新安全生产的工作机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深化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提升技术检测能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力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六章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防治地质灾害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八篇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七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八章
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篇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九章
加强组织保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十章
加强人才保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十一章
加强政策保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十二章
加强项目保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十三章
加强融资保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十四章
加强监督保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根据《中共马山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马山县“十三五”规划纲要,目的在于全面总结马山县“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深入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提出“十三五”时期马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马山县“十三五”规划纲要是全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以及进行功能布局、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第一 章
发展环境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马山县围绕“两基两城一中心”战略定位,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化、旅游产业化、农业特色化、城乡一体化,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 47.7 亿元,年均增长 6.4%。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主要产业从传统农业、工业逐步向现代特色农业、服务业转型;农业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获得自治区级农业综合开发县称号;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占比稳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上升,2015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18.0%;新型工业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工业向园区聚集趋势初步形成。财政收入达到 3.34 亿元,年均增长 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8.23 亿元,年均增长 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突破 20 亿元,年均增长 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2295 元,年均增长 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664 元,年均增长 11.8%,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扶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农村贫困人口由 2011 年的 22.81 万人下降到 2015
年的 9.6 万人。“美丽马山”建设活动成效显著,“弄拉模式”石漠化综合治理得到进一步推广,生态建设成绩斐然,建成自然保护小区 29 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62.95%,2015 年 12 月,列入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县。民政、就业、教育、卫生、文体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2008 年以来三次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5 年 5 月同时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县城”称号。医药卫生体制、政府机构等多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持续深入,政府效能不断提高。“平安马山”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和谐稳定。
“十三五”时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的局面没有改变,自治区、南宁市维持中高速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马山县面临新的多重发展机遇:国家支持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马山打赢脱贫攻坚战,摘掉国家贫困县帽子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国家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加大对左右江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为马山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注入新的动力;国家将马山县列入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县,马山将在建设生态型经济中获得支持;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推动“三区统筹”协调发展,南宁集聚资源要素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南宁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对马山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增强。马山县生态资源优势突出,随着来马、马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更加便利,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业面临广阔发展空间,有望带动全县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马山经济社会发展仍有不少的困难
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有限。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水平低,缺乏大型工业、企业支撑;第三产业还处于低级发展水平。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和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后劲不足,在新常态下,到 2020 年要实现全县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全县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在加大。必须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释放新活力、培育新动力、推动经济社会...
篇六: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
017 年中国十三五规划2017 年中国十三五规划
中国全国人大会议正在审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鉴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逾 10 万亿美元的 GDP 规模,“十三五”规划外溢影响是空前的。2017 年中国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起止时间为 2016 年-2020 年,这正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受访的多名分析人士认为,“十三五”规划的相关战略意图、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至少会对世界产生六大影响。其一,给世界提供“机遇升级版”1999 年 4 月,在华盛顿的一次演讲中,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提出“中国机遇论”的概念。当时,世界如此理解“中国机遇”: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创造了外资设厂、产能转移的良机。如今,中国规划的新五年图景正在徐徐展开:以“提质增效”为显著特征的 10 万亿美元级中国经济体,内需市场急剧膨胀,海外消费和投资能力不断增强,对国际发展体系的贡献日益显著,正产生一股强劲动能,深刻影响全球格局的“再塑造”。“‘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但机遇是世界的。”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 8日说,中国提出并付诸实践的“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快速转向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主义,
受到普遍欢迎,参与伙伴越来越多,成果越来越显著。王毅说,“一带一路”带给未来世界的,一定是一幅亚欧大陆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的历史画卷。观察人士指出,中国“机遇升级版”将助力全球经济摆脱增长乏力的“新平庸”困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陈凤英说,今后五年的“中国图景”将给世界带来“软”“硬”兼具、量质并重的“系统性新机遇”。其二,为世界增一个创新型国家 53 岁的深海探测员崔维成,在两会开幕前收到一件“礼物”——万米深潜母船“张謇”号竣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将崔维成特别关心的“深海空间站”列入“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中国十年前提出到 2020 年建成“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
“十三五”决定该目标实现与否。崔维成也有自己的“十三五”。2019 年,他将前往马里亚纳海沟水域,去探测已知的地球“最深极”,进行万米无人深潜器试验……有望成为继美国人之后第二批到达那里的探索者。中国曾拥有人类史上许多最伟大发明,诸如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然而,从17 世纪开始,却多次错过人类工业和科技革命,从而也与现代化屡屡失之交臂。汲取历史挫折与教训,中国力争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潮头:到 2020 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其三,为世界优化
重塑经济版图“北京是一座特大城市,夜空下很容易辨认出来。”国际空间站美国宇航员里德·怀斯曼在网上分享了众多地球摄影照片,展现了观看地球美景的独特视角。从太空中看夜晚的北京,以其为中心的特大城市带,在太平洋西侧大陆上分外耀眼,光芒覆盖下的城市开发规模和速度令人震惊。2015 年,中国 GDP 达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25%以上。“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将达%以上,到 2020 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 93万亿元人民币 2017 年中国十三五规划。而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总量仅居世界第十一位。按照当前汇率折算,2020年中国 GDP 将逾 14 万亿美元,与美国差距进一步缩小,约为其经济规模的 70%。作为全球第二个突破 10 万亿美元 GDP大关的国家,中国经济效应将比之前崛起的日本、德国等国家,更加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版图的“再塑造”。目前已有 3万家中国企业遍布世界各地,数百万中国人工作生活在全球各个角落。截至 2015 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海外资产积累近 7 万亿美元。今后五年,中国将进口超过 10 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规模累计将超过 5000 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超过 5 亿人次。这将为世界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商品、更宝贵的契机。2020 年,中国人均 GDP 将逾 1 万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而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全部贫困人口脱贫,
也将在全球减贫史上创造出新的纪录。届时,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拍摄的中国夜景,将比现在更加璀璨夺目。其四,向世界展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很期待‘丝绸之路经济带’延伸到家门口。”40 岁出头的科威特商人拉什盖尔说,“它会给我们带来繁荣。”拉什盖尔猜想,某一天,中国承建的高铁会铺到中东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启动建设印尼雅万高铁等,开始研究勘测巴西到秘鲁的两洋铁路等。“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扩大开放的趋势不可逆,开放‘倒逼’改革所产生的能效也会更趋明显。”曾见证浦东开发开放和上海自贸区从无到有的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说 2017 年中国十三五规划。2016 年春节,中国人年夜饭的菜单上出现了降价的澳洲龙虾和韩国调味品,这是中韩、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生效的成果。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韩硕熙说:“消除传统贸易壁垒,实现了各方机会均等。”未来五年,中国将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比如,TPP 是排他性的,中国却是开放性的。从世界历史的发展看,开放性的会强过封闭性的、排他性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其五,为
世界提供全球治理新理念三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 20次出访,相当于绕地球飞行了 10 圈,世界劲吹“中国风”。“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8 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说,中国的外交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去年,习近平出访美国前夕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指出,全球治理体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中国没有这种想法,也不会这样做。同年 10 月,“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的表述出现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彰显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决心。“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习近平去年访美时说。“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合作,支持主要全球治理平台和区域合作平台更好发挥作用,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平合理”放在重要位置。两会前夕,G20 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上海举行,在全球经济低迷、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为疲软的世界经济列出提振方案。几乎同期,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协定签署,银行总部选址展开功能性研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前两大引进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正在与国际秩序深度融合对接,
并在此过程中为世界各国赢得发展机遇。基辛格曾预言:中国必然要对 21 世纪的国际秩序产生巨大影响,甚至重塑现代国际秩序。其六,承担更多更大国际责任和义务慕田峪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上,它是中国古代万里防御工程的一处精华。“长城”,曾被国际政治界视为中国隔绝与孤立的象征。十数公里外,一条长长的高架快速通道连接雁栖湖,1 年多前在这里召开的 APEC 峰会,规划了太平洋经济合作新路线图。“长桥”,正被国际政治界看作中国融通与担责的寓示。国际观察家们认为,当代中国已抛弃“长城心态”,取而代之的是“长桥思维”。从巴黎气候大会上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全球联合防治埃博拉、寨卡等疫情,中国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环境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减贫等领域致力于对外合作和对外援助 2017 年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国还将“积极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到 2020 年,中国现有的 7000 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人口总量则在亿左右。观察家认为,这两个数字将是中国对人类世界无与伦比的贡献。在反恐、维和、网络安全、核安全、跨国联合反腐等方面,中国也重拳出击。分析人士认为,上述国际合作都将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并提升其意涵。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郑长忠说,中国不仅承担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传播和实践一种“共识性”的价
值观,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制度优势的体现。习近平强调了一个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当今世界,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世界好,中国才能好。”考量中国今天的世界角色,习近平说,中国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更大的担当中国梦不仅为着中国人民,而且为着全人类的进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评价:“中国持续展现领导力非常关键。”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承担主要国际角色。外媒预测,世界将与中国共享“十三五”机遇。从人类文明进程看,2020 年中国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将是对全球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重大贡献。
读了《2017 年中国十三五规划》的人还读了:
1、2011 年贵州贵阳市公务员招考简章
2、乡镇公务员考核细则 2015
3、2017 安徽公务员考试备考:中国制造成长曲线的拐点
4、公务员法全文 2017
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差差还行好很好很好下载 Doc 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红苹果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
黄苹果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
青苹果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
篇七: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
圳市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 年 3 月 4 日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批准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 二○一六年三月
目
录
前
言 第一篇 开启新征程 承载新使命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环境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定位与战略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发展理念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发展定位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发展目标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 发展战略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篇 努力建设滨海宝安 产业名城 活力之区 第三章 创新驱动——打造创新创业主力区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建立多元化政策引导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科技研发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建立多样化创新载体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建立多维度成果转化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 建立多层次人才集聚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 建立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质量引领——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建设“中国制造 2025”先行区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推进现代服务业高端化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突破产业发展空间瓶颈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滨海提升——建设“三生”融合新城区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优化滨海城区空间布局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智慧带动——构筑城市发展新形态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强力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大力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 ..... 错误! ! 未 定义书签。
第三节 完善“智慧宝安”管理与服务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协调共进——推进各街道特色发展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打造“首善新安 创新高地 孝德家园”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打造“双港新城 滨海胜地 多彩西乡”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打造“航港都会 科技之城 凤凰福地” 错误! ! 未定义书
签。
第四节 打造“工业立街 魅力蚝乡 古韵沙井”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 打造“公园松岗 产业重镇 门户新城”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 打造“山湖石岩 科技绿谷 休闲慢城”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绿色优先——建设生态优美新宝安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力促城区生态高品质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推动生产生活低碳化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促进资源利用高效率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 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区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深度参与粤港澳湾区建设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深化与珠江两岸城市合作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主动对接前海蛇口自贸区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共建共享——打造优质民生幸福区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跨越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构建优质医疗卫生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 文化兴区——激发古韵宝安新魅力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大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 法治强区——营造和谐有序软环境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建设一流法治政府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
第三节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 锐意改革——培育持续发展新活力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促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篇 注重规划落实 强化实施保障 第十四章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加强规划统筹协调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加强资源要素保障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 强化规划督查考核机制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建立“制度+科技”督查监测机制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加强规划评估考核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附录 1:名词解释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附录 2:关键词索引 .................................. 138 附录 3:宝安区“十三五”重大项目列表.................143
前
言
“十二五”期间,宝安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社会转型融合,为宝安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深圳贯彻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争当国家“四个全面”排头兵,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宝安必须解放思想,牢记使命,大胆探索,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勇当“四个全面”先行区,全力打造“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为全市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深圳市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编制,是“十三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是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也是编制和实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宝安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篇 开启新征程 承载新使命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质量引领、创新发展不动摇,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了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产业转型成效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三五”时期,宝安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拿出勇当“四个全面”先行区的气魄,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突出智慧引领,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 一、综合实力再创新高 “十二五”期间,宝安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2015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 2641 亿元,年均增长 10.8%,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 2400 亿元的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22 亿元,进出口总额 646 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 426 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546 亿元,2011 年到 2015 年累计完成 2153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87 亿元。GDP 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占全市的比重比 2010 年分别提高 1.4 和 2.1 个百分点。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指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质量效益显著跃升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 年三次产业比重为 0.02:50:49.98,三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显著提升,形成了二产三产“双主体”的产业格局。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2015 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6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为 5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969亿元。科技创新成为发展主驱动,2015 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 1232 家,比 2010 年增加 1051 家;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占 GDP比重达 3.9%,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全区“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及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 19 个,达到 34 个;专利申请总量超过 1.85 万件,居全市第二,其中发明专利超过 3453 件。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2015 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249 亿元,工业增加值率达到 22%,比 2010 年提高 5.0 个百分点;2015 年单位土地产出比 2010 年增加 86.8%,万元生产总值水耗、电耗年均下降率分别为 9.9%、7.3%;税收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贡献达 91.8%。实现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更低的环境成本支撑更高效益、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生福利持续改善 重点民生领域投入加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5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40850 元。教育事业成
绩显著,2015 年,全区教育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比全市高出5.7 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完成 23 所新、改扩建学校建设工程,新增 3.2 万个公办学位,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100%,新设立幼儿园 109 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 4.5 万个。居民保障明显提高,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保持低位,“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劳动纠纷调解、劳务工服务等工作日趋完善,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全区卫生机构达到 873 家,其中各级医院 23 家,比 2010 年增加 4 家,社康中心实现社区全覆盖,2家区属公立医院实现“三甲”,8 家区属公立医院实现“二甲”、教学医院全覆盖;“十二五”全区新增病床 2613 张,可供应病床总数达到 6932 张。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中心区图书馆、体育场、游泳馆以及一批街道文体中心等文体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文化事业改革得到国家肯定,“文化春雨行动”先后获评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等国家、省、市改革典型示范项目。
四、城市发展质量加快提升 特区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速,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宝安滨海中心区已形成现代都市格局,城市形象和城市功能迅速提升,华侨城万豪酒店、壹方中心等相继建成或投入使用。城市和谐稳定。平安宝安建设卓有成效,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每万人暴力案件立案数降至 3.9 宗。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交通日益畅通。新增慢行车道 62 公里;沿江高速、松福大道等多条重
点道路竣工通车,深中通道深圳侧接线动工,地铁 1 号线、5 号线开通,地铁 11 号线试运行,地铁 6 号线全面开工建设,宝安国际机场 T3 航站楼和二跑道投入使用。公交服务不断优化提升。公交信息化取得突破,全区 500 米公交站点覆盖率提升至 92.6%。能源水电供应更有保障。完成铁岗水库扩容工程和北线引水二期工程,全区中压市政燃气管道总长 569.9 公里,覆盖率达 69.3%。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全区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 90%,“1+6+N”智慧宝安管控指挥体系投入运行,强力地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五、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连续四年实施“5333”工程,累计完成 144 条道路整治,49 个公园提升,新增绿化约 122.5 万平方米。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城市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两横三纵”生态轴线基本建构。2015 年,全区绿化覆盖率 48%,公园 155 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4.26 平方米;全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 306 天,优良率为 85.2%;水环境治理进展明显,污水配套管网更加完善,新增污水管网 316 公里;实施“河长制”,全区 66 条河流实现日常管养全覆盖,西乡河、新圳河水质持续改善,启动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推动建立生态环境长效责任机制。
六、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政府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提升,法治意识得到加强,依法接受
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工作常态化;各类政府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大幅度得到精简,各部门、各街道权责清单全部公布,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五位一体”阳光政务模式全面推行。多项行政体制改革强力推进,在全国率先推进加工贸易通关便利化改革,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政无为问责制度,在全市率先对政府合同实行全流程规范化管理。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取得突破,凤凰社区“农地入市”成为中国农地入市第一拍,怀德、东方等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积极探索开放式、融入式转型新路。
但是,我们也看到,全区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强,区域竞...
篇八: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
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一、目标指标 1.到 202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900 亿元,年均增长 7%。
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统计局 ( 数据采集)
)
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列第一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2.到 2020 年,全市财政收入 82.5 亿元,年均增长 8%。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到 2020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40 亿元,年均增长 10%。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到 2020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697 亿元,年均增长 12%。
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统计局 ( 数据采集)
)
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到 2020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92 亿元,年均增长 10%。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到 2020 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 5.76 亿美元,年均增长8%。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7.到 2020 年,全市旅游总收入 317 亿元,年均增长 12%。
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8.到 2020 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48%,年均增加0.64 个百分点。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9.到 2020 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2%,年均增加1.46 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25%,年均增加 1.3 个百分点。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统计局 ( 数据采集 )
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0.到 2020 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5%,年均增加 0.1 个百分点。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财政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1.到 2020 年,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3 件,年均增加 0.52 件。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2.到 2020 年,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75%。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3.到 2020 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 358 万人,年均增加 2.2万人。
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公安局、 统计局 ( 数据采集 )
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4.到 2020 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7676 元,年均增长 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9269 元,年均增长8.5%。
)
责任单位:国家统计局河池调查队(数据采集)
, 市统计局(数据采集)、发展改革委、农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5.到 2020 年,全市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0年。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6.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五年累计达到 10 万人。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府 17.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五年累计脱贫 69.1 万人,10 个贫困县(区,含“天窗县”)、684 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责任单位:市扶贫办、脱贫攻坚指挥部综合协调专责小组(办公室)、发展改革委、农业局 、卫生计生委、财政局、民政局、林业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8.到 2020 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90%,年均增加 1 个百分点。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府 19.全市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五年累计 2.6 万套。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到 2020 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 人,年均增加 0.25 人。
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1.到 2020 年,全市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 30 张,年均增加 2.6 张。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2.到 2020 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8 岁,年均增加 0.23岁。
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民政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3.到 2020 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 543.6 万亩。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4.全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五年累计控制在 7000 公顷。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5.到 2020 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70%,年均提高 0.2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 9292 万立方米,年均增加 250 万立方米。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6.到 2020 年,全市主要江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 100%,年均提高 0.24 个百分点。
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7.到 2020 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 187 吨,年均减少11 吨。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8.到 2020 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环境保护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等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9.到 2020 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 、环境保护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0.到 2020 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
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综合执法局、市政管理局等,金城江区人民政府
31.到 2020 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2.以“两河两路”为主线,构建公(路)水(路)相通、铁(路)水(路)联运大格局,形成沿河沿路特色经济圈。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3.构筑高速交通网,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及建设和市域高等级公路建设,实现河池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目标,到 2020 年,高速公路里程达 700 公里。培育河池机场新航线,加快通用机场建设。推进红水河复航,形成内通外联的综合交通网络。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4.发展特色新果业,到 2020 年实现核桃种植 300 万亩目标,持续抓好“万千百十”(县万亩,乡千亩,村百亩,户十株)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核桃发展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毛葡萄、红心香柚、猕猴桃、珍珠李等特色新果业,建立特色新果业示范基地。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林业局、核桃办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5.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联动发展“百里龙江-丹金宜罗环”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带,促进河池旅游业跨越发展。到 2020年,全市创建 1 个以上 5A 级景区和一批 4A 级景区,每个县(市、区)每年新增 1 个 A 级以上景区(点);全市实现年接待游客 270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突破 300 亿元。
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巴马旅游区管委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6.打造新型产业园,发展特色型、生态型工业园区。推进市级新型产业园区及县域新型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扶贫移民创业园建设。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工业园区管委会、 宜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河池·南丹工业园区管委会、河池·环江工业园区管委会、河池·都安临港工业园区管委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7.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立院士联系点、博士服务站、人才小高地等平台,在有色金属、茧丝绸、核桃、民族医药、生命健康、生态环保等领域新建重点实验室。提升现有创新驿站、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孵化器等一批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委、核桃办、卫生计生委、环境保护局等,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38.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9.强化创新政策支持,建成 1 个以上众创空间。至 2020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 1.5%,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年度财政预算的 1%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 20%以上。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0.强化人才保障,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
责任单位:
市委组织部 ,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1.推进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到 2020 年,全市有色金属年生产能力达 100 万吨,有色金属工业产值达到 300 亿元,深加工产值比重达到 20%以上。基本形成南丹、金城江和环江三大产业集聚区。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42.打造国家茧丝绸产业基地,到 2020 年,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 85 万亩,蚕茧产量 13 万吨;鲜茧产值达到 50 亿元;年销售收入超 5000 万元的缫丝企业 20 家以上;培育发展集织绸、印染、服装等丝绸龙头企业 10 家以上;茧丝绸产值达 100 亿元。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局等,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43.打造新型建材基地,到 2020 年,全市的水泥熟料能力控制在 600 万吨/年,水泥粉磨能力控制在 1200 万吨/年左右,实现工业总产值 30 亿元;新型碳酸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00 亿元。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44.推进化工产业提质增效,到 2020 年,化工产业产值达 50亿元。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45.打造绿色长寿食品基地,到 2020 年,建成 5 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制糖产业产值达 50 亿元;优质饮用水产值达 50 亿元;特色酒业产值达 100 亿元;茶业产值达 5 亿元;植物食用油产值达 5 亿元;核桃综合产值达 50 亿元。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46.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中草药种植面积达 20 万亩。
责任单位:
市农 业局、林业局、卫生计生委等,相关县(市、
区)人民政府 47.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培育推动 3D 产业发展。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48.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建设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卫生计生委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9.发展现代物流业,合理规划建设城乡物流中心,加快形成物流网络。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0.发展商贸流通业,完善建设城乡消费品市场,优化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推进中心商业区和特色商业街建设,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1.发展信息服务业,实施“互联网+”行动,建成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2.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构建更为合理的金融体系,金融诚信环境进一步提升。
责任单位:市金融办, , 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3.发展商务服务业,推动发展信息、法律仲裁、会计审计、工程设计等商务服务。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4.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服务集聚区、健康养生服务集聚区、现代物流集聚区等。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等,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55.稳定粮食生产,到 2020 年,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 42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400 万亩左右,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100 万吨以上。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国土资源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6.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到 2020 年,全市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 90 万亩,总产量 500 万吨;桑园面积发展到 85 万亩,鲜茧产量 13 万吨;核桃种植面积发展到 300 万亩,总产量 1.2 万吨;蔬菜种植面积 125 万亩,总产量 140 万吨;中草药种植面积达20 万亩,总产量 3 万吨;油茶种植面积达 90 万亩,总产量 4.5万吨;水果面积 90 万亩,总产量 50 万吨;食用菌栽培达 2 亿棒,建设 30 个年产 50 万袋的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烟叶种植面积达 4 万亩,产量 10 万担。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 50%以上。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林业局、农机局、核 桃办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7.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加快建设辐射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10 个以上,建立健全示范区现代农业标准体系。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旅游发展委、交通运输局、农机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8.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9.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 2020 年,全市培育年销售收入 5000 万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80 家以上,其中 1 亿元以上企业 20 家以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 100家以上;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总数达 2000 家以上,家庭农场 600家以上。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机局、水利局、供销社 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0.扩大投资规模,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推动投资有效增长。“十三五”期间,实施 3000 万元以上重大项目 1000 个以上,总投资 6000 亿元。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委、交 通运输局、水利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1.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投资环境监测和考核评价机制,切实维护企业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构建科学规范、便民高效的投资服务环境。
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 、监察局、绩效办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2.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释放消费潜力,完善鼓励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到 2020 年,居民消费率达到 40%。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63.深化开发扶贫整体推进模式,扩大“连片开发、连片发展”规模,各县(市、区)每两年选出 1 个贫...
篇九: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
枝花市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攀枝花市东区发展和改革局 2016 年 9 月
目
录
序 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基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面临的环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十三五”发展总体要求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发展目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生产力布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建设现代服务集聚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新兴先导型服务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促进其他服务业提档升级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建设新型工业引领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 全面深化地企合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建设城乡一体示范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统筹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 统筹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建设智慧康养宜居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加快推进智慧城区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营造宜居生态环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建设文明和谐幸福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共建区域教育高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构筑区域卫生高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打造区域科技中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 建设区域文化中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 强力推进法治东区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 统筹推进其他事业发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深化多领域综合配套改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提升区域合作层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加强宏观政策引导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 强化发展要素保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名词解释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序 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东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攀枝花市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着力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局,系统阐述“十三五”期间东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确定“十三五”期间东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大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纲要》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政策性和约束性,是东区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区域其他规划、实施政府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东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基础 第一 节
“ 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以来,全区人民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基调,按照“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构建“五个东区”,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高端时尚商务区初具规模,区域辐射力逐步增强。工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钢铁冶炼及延伸加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机械制造等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凸显,产业化和专合组织发展迅速。“十二五”末,全区 GDP 总量达到 377 亿元,年均增长 9.7%;人均GDP 达到 97000 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4.8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7.3 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757 亿元;单位 GDP 能耗累计下降 27.3%。
。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交通、城市管网、环境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有序推进,“五创联动”稳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数字化城管建设全面开展,“大城管”格局基本形成,助力攀枝花市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森林覆盖率达到 39.31%,建成区绿地率 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9.7 平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93.8%,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Ⅲ类标准。新村建设取得
重大进展,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社会事业成绩突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累计投入社会事业资金 40 余亿元,完成就业、扶贫等一大批民生难题,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3389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5540 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成功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四川省双拥模范区”。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标准。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13 家。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连续 5年荣获“四川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 99.23%。其他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动态清理行政权力 3000 余项。工商登记和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全面实施,134 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财政预算和投融资改革不断深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等社会事业改革有序推进。对外合作不断扩大,全面参与首届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保持“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区)”称号,连续 11 年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区”。
东区“ 十二五” 规划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 年 “十二五” 规划目标 “十二五” 实现 一、经济发展目标 生产总值 1.总量 亿元 237
400 377 2.增速 % 12
年均 11 年均 9.7
3. 第一产业 万元 4798
5000
5783
4. 第二产业 亿元 171.6
262.5
241.4
5. 第三产业 亿元 64.92
137
135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84.84
168 174.8 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亿元 60.11
累计 370 累计 465 8.区属经济增加值 亿元 121.7 240 - 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97.87
累计 400 累计 757 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5.76 (地方财政收入)
11.5 (地方财政收入)
7.3 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7730(农民人均纯收入)
12200(农民人均纯收入)
15540 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8407
32200
33389 二、社会发展目标 13.城镇登记失业率 % - 4 以内 3.5 以内 14.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 - - - 实现目标 15.符合政策生育率 % - 97 99.23 16.人均居住面积 平方米 - 32 32 17.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和财政支出同步增长 - - - 实现目标 18.教育经费投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 - - 实现目标 19.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主法治制度更加健全 - - - 实现目标 三、可持续发展目标 20.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 % 5.05 达到国家省市 控制目标 累计下降 27.3 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 - 累计下降 43 22.森林覆盖率 % - 35 39.31 23.建成区绿地率 % - 44 35 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 10 9.7 25.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 % 80.5 83 93.8 26.水环境质量达国家Ⅲ类标准 - - - 实现目标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一是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围绕目标定位,强化保障措施,将规划落到实处。二是始终坚持抓项目促发展,以项目带动投资增长,夯实全面小康的经济基础。三是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促和谐,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破解民生难题,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在行政审批、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改革领域不断深化,市场活力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五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环保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工业产业单一,与相邻区县高度同构化,产品附加值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较小,传统服务业仍需提档升级。二是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应用水平尚需提高,高端人才紧缺,创新创业配套政策还需不断完善,小微企业的创新障碍依然存在。三是城市功能亟待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四是生产要素短缺仍制约经济发展。劳动力短缺、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五是对外开放仍未取得突破,外贸出口产品单一,投资吸引能力较弱。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十三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
第二 节
“ 十三五” 发展面临的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实施重大战略的机遇期,同时也是东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各类矛盾交织,发展面临诸多考验。
东区“ 十三五” 面临的主要机遇。宏观环境总体逐步趋好。未来 5 年,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创新活力将逐步释放,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总形势不会变,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趋好的基本面不会变,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的好条件不会变。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新的政策机遇,另外,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建设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东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政策支持。
省市重大战略助推发展。四川省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个跨越”,将攀枝花作为重要的次级支撑,突出建设攀西城市群,把攀枝花建设成百万人口大城市、次级综合交通枢纽、阳光度假旅游区、省级商贸物流中心。攀枝花市坚定不移推进“三个加快建设”“三个走在全省前列”“三个转变”“四区驱动”,必将为推动东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资源综合利用有望取得重大突破。2013 年,设立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将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采
选、含钒钛特种钢材冶炼新工艺、钒钛材料深加工、高炉渣提钛等关键技术攻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家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攀枝花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必将促进东区在钢铁冶炼及深加工、钒钛新材料应用、机械制造业等方面的发展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将会创造巨大的投资消费需求。丽攀、攀大、攀盐、攀宜高速、成昆复线以及...
篇十:十三个五年计划目标
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文件(五)白沙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白沙黎族自治县“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 年 3 月— 1 —目 录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第一节 “十二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1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环境和趋势................................. 5第三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 6第二章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和发挥区域优势...................... 12第一节 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和遵循六项发展原则..................... 12第二节 充分发挥综合叠加和比较优势..................................... 12第三节 扎实推进“多规合一”对接实施................................. 14第三章 建设海南重要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16第一节 生态主体功能区规划..................................................... 16第二节 生态空间结构................................................................. 17第三节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8第四节 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25第四章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8第一节 强化精准扶贫计划和责任落实..................................... 28第二节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 30第三节 建立完善扶贫保障机制................................................. 39第五章 推进产业振兴和经济发展.............................................. 41第一节 科学构建产业空间布局................................................. 41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www.jisupdfeditor.com/
— 2 —第二节 高效发展热带特色农牧渔业............................... 44第三节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 51第四节 集约集群园区化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 53第五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特色旅游业................... 55第六节 协调推动各乡镇及白沙农场产业发展............... 58第六章 推进城镇体系与美丽乡村建设......................................63第一节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3第二节 有序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65第七章 推进基础设施与城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68第一节 交通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68第二节 电力与通讯网络设施建设................................... 69第三节 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71第四节 城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75第八章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80第一节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80第二节 促进居民就业创收............................................... 83第三节 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85第四节 建立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 87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90第六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92第九章 推进依法治县和精神文明建设......................................93第一节 实施依法治县战略............................................... 94
— 3 —第二节 加强法制政府建设............................................... 94第三节 加强立法和民主监督........................................... 95第四节 健全格局加强社会治理....................................... 96第五节 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98第六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99第十章 推进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101第一节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101第二节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102第三节 推进新一轮农垦改革......................................... 104第四节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06第五节 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06第六节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 107第七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09第八节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110第九节 开创扩大开放的新格局..................................... 111第十一章 组织规划实施............................................................114第一节 完善规划体系..................................................... 114第二节 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115第三节 积极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115第四节 加强职责落实和监督......................................... 116
— 1 —白沙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根据《中共白沙黎族自治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体现县委、县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多规合一”改革要求,主要阐述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十三五”时期白沙黎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准确研判国内外和海南省发展形势,立足白沙优势,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问题,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培育形成发展新动力和竞争新优势,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第一节 “十二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白沙黎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地一区”战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农村发展优先,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 2010 年的 23.24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39.9 亿元,超“十二五”规划目标
— 2 —16.66 亿元,是 2010 年的 1.6 倍,年均增长 9.5%;固定资产投资 2015年达到 21.9 亿元,年均增长 28.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 2010年的 0.86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2.82 亿元,年均增长 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 亿元,年均增长 13.8%。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旅游收入、耕地保有量、城镇登记失业率、新增就业岗位、社会基本保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均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期末,第一产业增加值18.96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4.49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16.45 亿元。与 2010 年相比,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6.8%、12.2%、14.2%,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0 年的 67:11:22 调整到 2015 年的 48:11:41,结构更趋优化,进一步形成具有白沙特色和优势的经济结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33%,提高 1.5 个百分点。——各项民生事业稳步发展。教育、医疗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以及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发展活力不断显现,有力促进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每年保持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占总支出 70%以上,为老百姓办成了大量好事实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0 年的 12983 元增加到2015 年的 22416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3656 元增加到 2015年的 8732 元,年均增长分别为 12.2%和 18.1%,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增长速度保持全省前列,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 3 —实施中部农民增收计划,全县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出城镇居民 5.9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危房改造完成 5860 户,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 13 平方米。新建、改建农村公路 87 条 373.992 公里,其中县道 6 条 50.88 公里;乡道 9 条 39.7 公里;村道 62 条 283.412公里。修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55 宗,解决了农村 1.4 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渠道防渗整治 150.464 公里,“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22285 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到新水平,各民族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省前列。
。全县人民自觉担当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依法依规切实保护好林地、土地、水源等生态核心资源。松涛水库白沙片及南渡江上游水源涵养地保护卓有成效,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各具特色的乡镇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实施“绿化宝岛大行动”,新增造林面积 6.8 万亩。到 2015 年,全县森林覆盖率 83.47%,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 98%以上,县城垃圾处理率达到 100%。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95%,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以内。——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巩固提升。
。
在全省率先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坚持高标准,采取“整村推进”等模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罗帅、付俄、芭蕉、老周三、打孔、牙加老和奋勇等一批精品村
— 4 —庄。以美丽乡村为依托,推动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逐步形成“美丽乡村+”的多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十二五”期间,全县建成美丽乡村 67 个,新增文明生态村 127 个,文明生态村占到自然村总数的 72.9%。——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白沙中学整体搬迁,县生态文化公园、县城环城路、供水厂、南叉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较大改善了白沙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发展环境,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着力打造一批各领域各行业的知名品牌,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县”、“海南省卫生县城”、“海南省科技进步县”、“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海南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成功举办了“乡村旅游文化节”。这些殊荣和品牌进一步提升了白沙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依法加强对土地、森林、矿产等公共资源的规范管理。强化交通、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社会管理,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平安白沙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枪黄赌毒污”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积极应对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抗风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胜利。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习鹦哥岭青年团队精神,带动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宗教、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科协等事业取得新的进步,邮政、通信、地质、地震、气象、供销、统计、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 5 —所有这些成绩表明,过去的五年,是白沙经济发展又好又快、转变方式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是白沙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快的五年,是白沙生态品牌擦得最亮、文化软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标志着白沙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更有条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更有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普惠民生,更有条件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社会治理,更有信心和底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环境和趋势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区域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仍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增长呈现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持续发展动力,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省内看,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建设国际旅游岛等是我省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农垦改革、行政审批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将释放出更多红利,将对我省“十三五”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县里看,白沙区位、气候、资源独特,后发优势明显,建设海南重要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