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6篇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转眼之间,新的学期又将开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转眼之间,新的学期又将开启。本学期我继续承担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有的放矢,更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 以生活的逻辑构建教材的结构和内容,需要考虑儿童生活的特性。一方面,儿童生活具有多重性。这种多重性是指儿童生活蕴含着多重因素,包括儿童多重的生活空间(如家庭、学校、社区),儿童多重的生活角色(家庭的成员、学校中的学生、公共生活中的公民、文化与历史的建构者等),以及儿童多种角色的冲突(规则与自由的天性、规则的遵循者与建构者等)。因此,教材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儿童生活的多重性,使教材真正回归儿童的生活。另一方面,儿童生活是不断扩展的,具有动态性。因此,教材的结构也是多维度、多层次不断递进和拓展的。教材的内容是从儿童生活中凝练出来的,建构起相互关联的主题域,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儿童生活的多重性、动态性可能导致的教材内容松散、琐碎的问题,使儿童生活以相对集中的方式整合起来,同时也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以系统的、隐性的方式渗透在教材之中,从而使教材既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系统要求,又将儿童生活完整地显现出来,真正使儿童通过生活本身获得道德发展。
人的道德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自身的道德学习,取决于人自身的道德自主建构的能力。因此,教材以发展儿童道德自主构建能力为宗旨,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儿童发展其道德自主建构的能力。通过设计多种生活事件、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其面对的道德问题,反思其无意识接受的道德观念,通过独立的道德判断,自主地作出道德决定,并进一步在生活中实践这些道德决定。同时,儿童这种道德自主建构能力并非头脑中自然产生的,也并非儿童在孤立的、狭窄的自我生活圈中就能得到的,必须积极地与人类已有的道德生活经验相连接。
二、常规教学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伴我成长》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懂得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需要,在生活中学习无处不在,用一种新的学习观引导学生,让学生懂得学习途径和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明白生活处处皆学习。《我学习,我快乐》从正面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本身所蕴含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还引导学生体验战胜困难的快乐,让学生懂得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做学习的主人》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出发,引导学生从多问、多思、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养
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学习的主人。
2. 《说说我们的学校》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校园一角,调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特点,熟悉各个部门的职责,最后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感情。《走近我们的老师》让学生回忆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老师感谢、理解的情感,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和老师之间的矛盾与误会。又通过调查、访问、制作感谢卡等方式,让学生具体了解老师的辛苦,体会老师的不易,进而更加尊重和热爱。
3.《生命最宝贵》是第三单元的基础和起点,旨在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逐步认识到保护好生命不仅要靠父母,还要靠自己,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第二课《安全记心上》里有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预防火灾等内容,从正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第三课《心中的“110”》包含防盗、防骗、防拐、防性侵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在乐于助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保持警惕性,初步形成人际安全意识。
4. 第四单元共三课,分别是《父母多爱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和《家庭的记忆》。《父母多爱我》侧重讲父母对子女的爱,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能够接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侧重讲子女对父母的爱,引导学生多了解、体贴父母,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落实在行动中。《家庭的记忆》是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 二 )教学资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围绕学生熟悉的、直接的生活领域而设计,涉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三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本册教材聚焦儿童健康成长中的学习问题和安全问题,同时承接低年段关于家庭、学校两个生活领域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家庭和学校生活的认识和体会。
进入三年级的学习,学生学习水平已出现分化。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学习主题的内容,一方面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不自信、学习不得法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从学习观的角度,帮助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学习观,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打下基础。儿童的安全问题在三年级时仍较突出,各种意外事故以及不良分子对儿童的伤害仍不少见,需要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儿童的学习问题和安全问题构成了本册教材两个主要的学习主题。
三年级学生已入学两年多,对学校的人、事、物有初步的认识和体会,但缺乏对学校历史及构成的系统认识,对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鲜有思考,也较为缺乏学校主人翁意识,不能自觉为学校作力所能及的贡献。学生对学校工作人员,尤其是教师工作的认识,比较表面化。针对这些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学校生活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与主人翁意识,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师工作,对教师的辛苦付出有感激之情。由此,构成了本册教材“学校生活”的学习主题,也为四年级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校生活内容作铺垫。本册教材除了深化学生学校生活的内容,还设计了深化学生家庭生活的内容。在低年段的学习中,学生对家庭生活已有了初步认识和情感体会,但还需要增进学生对家庭情感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同时也增进学生对父母的爱,并在行动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对父母的爱现实化、具体化。这一注重家庭情感关系的主题,与四年级注重家庭责任的主题,构成了中年段关于家庭教育的完整内容。
( 三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 四 )教学方法设计 第一,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教师是对话激发者和全身心参与者,而不能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以“导演”的身份来控制教学。因此,教师要能读懂教材设计,并用好它。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主持人语”的引导、活动图标和留白的提示,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当然,教师也可以作为一个主体参与其中。
第二,教学中儿童文化的营造。儿童只有在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才能敞开心扉、自由自在地发展,才能有效地接受教育。当然,在教学中营造儿童文化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成人文化,而是要求教师在进入儿童文化世界的同时要引导、改造儿童文化,使改造过的儿童文化既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又具有教育意义。
第三,以“在场因素”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所谓“在场因素”是指儿童自身的经验、体验及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不在场因素”则是与儿童自身生活经验无关的知识体系或理论内容。从“在场因素”出发的教学中,由于师生处在平等的地位,师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说话的欲望,展开对话就有了起点和基础。当然,从“在场因素”出发组织教学并不排斥对“不在场因素”的学习。一方面儿童的眼界需要拓宽,生活经验需要拓展,他们需要从自身经验和体验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另一方面德育课程也不可能完全限于儿童的个体经验和体验,也有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更要反映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文明成果。
三、减负提质 1.课堂教学 我将用心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侧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我将用心学习,翻阅有关资料,对教育理论、目标教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再认识,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潜力。用心实行目标教学,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每节课
的重难点。平时备好课,上好课,向 40 分钟要质量。坚持周前备课,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从知识潜力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并用心地使用各种电教器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决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关键,突重点,排疑点,讲求教法,渗透学法,既教书更育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上语言准确简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道德品德等综合潜力都得到提高。
四、因材施教 (一)辅导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 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二)辅导措施 对尖子生 个别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基础较好。作业也比较认真。是班上的领头羊。同学们的楷模,学习的标兵。学生也属于聪明的类型。对于课堂上的学习有时候显得有些不耐烦。感觉太简单,太乏味。但有时有很粗心,经常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同时也有一些骄傲。
1.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2.为了使尖子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3.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4.严格要求。对尖子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 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5.着力培养。对尖子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6.平等相待。对尖子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对学困生 个别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
1.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
2.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助学活动主要以课堂练习为主,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3.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各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校互访等。经常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一种默契基础之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若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将缺乏针对性,难保其转化效果。
对特长生 辅导目标:帮助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五、自我提高 (一)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三)认真听课评课,积极备课做课。
利用观摩学习的机会,见贤思齐,学习提高。通过实...
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 XX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计划培养学生成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教育的追求和使命。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学科将继续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根本,以“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策略探究”为主题,进一步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的思路、学的模式,强化学科研究与探索,研讨行之有效的课程学习策略,为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工作目标
1.围绕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有价值的学科课例展示、教学研讨、论坛。
2.围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开展相应主题的课程实践探索。
3.围绕高效课堂的构建和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有序地开展相应活动及比赛,以进一步引领专兼职教师成长。
附:工作计划
时间 学校 教师 年级 活动内容 主题 承 办 及 主持
3 月 16日 10点至中午 1 点半 五大教育集团推出 5 名优 质课 教师 不限 《道德与法治》授课比赛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3 月 25日 10点至中午 1 点半 XX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
四 年级 研讨课:生活离不开他们 “将红色基因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策略探究
五 年级 研讨课:中国有了共产党
五 年级 研讨课: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奋斗精神 专题讲座:如何将红色基因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
论坛:如何将红色基因融入道德与法治课 教师互动交流 4 月 8日 10点至中午 1 点半 五中集团暨 XX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
四 年级 研讨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 “核心素养下的深度教学”策略探究
六 年级 研讨课:地球 我们共同的家园
四 年级 研讨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主持人李佳赟专题讲座:汲取文化力量 强化自信担当 教师互动交流
4 月 15日 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 学 思想、强信念、跟党走” 四年级 4 月 22日 10点半至中午 2点 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
五 年级 这些东西哪里来 “在家国天下事中培育家国情怀”
地球 我们的家园 工作室主持人李碧霄专题讲座:多元视角育时代新人 工作室专家何兰芳专题讲座:核心素养巧融合 思政教育增时效 工作室专家冯君伟专题讲座:深化情感教育 厚植家国情怀 教师互动交流
5 月 13日 9 点40至中午 1 点半
三 年级 研讨课:
请到我的家乡来 “文化铸魂 党史育心”
研讨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
研讨课:富起来到强起来 教师互动交流
指导交流:张利
5 月 20日 课程论文评选 “学课标、强信念、跟党走”
本学期,将秉承“同心聚力、智慧共融”的宗旨,让更多热爱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有更多人加入到学科教研的队伍中来。请各学校教研室或相关教师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群,活动形式和地点如有变动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群中公布。也请学科教师遵守活动纪律,提前入场,中途不离场,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并在活动结束及时提交由学校盖章的观课教师交流反馈表至此群。
XX 教育局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中心 XX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专业委员会 二 0 二二年二月二十日
篇三: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年级 《 道德与法 治 》 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8 8- - 2019 9 学年度 上 学期)
一、
教材分析: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共有 4 个单元,教学安排 32课时左右,教学内容涉及“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温暖的地方”,内容设计哥哥方面,有“我”“学校”“家”和“社会”。
三年级的教材内容源于学生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作为范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尊重学生的成长,在唤醒后有了更多的表达留白处,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教材设计了较多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活动操作简单,指向明了,与学科的学习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在结合生活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教材注重了学生社会性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册教材中的法制教育更凸显。法制教育的呈现方式主要体现为三种类型:前法律教育、融合式法律教育、直接的法律教育。本册侧重在融合式法律教育,意为要更重视法律结合生活的教学。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形成,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较强烈的需要表达的欲望,对“大人”有了一定的向往,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尊重学生这个阶段的思想表达。
三、学段目标:
1.知道学习与自身成长的关系,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3.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技巧,调试“逆反”心理; 4. 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代际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5.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四、教学措施:
1.依据目标、确定体现层次性和逻辑性的教学思路; 2.围绕目标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在体验中学; 3.要能把静态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动态的学生活动; 4.联系雪神故事集,灵活使用教材,事先班本化教学。
五、作业布置
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对事物的认知不能单单通过课堂得到强化,课后附上行动作业,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的去加强对社会的认知。
六、教学进度:
根据学校的校历和学校的活动计划,二年级的道德与法制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教 学 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1 9.3—9.7 成长离不开学习(1)
1
2 9.10-9.14 处处可学习(1)
1 东盟 3 9.17-9.21 处处可学习(1)学习的快乐(1)
2
4 9.24-9.28 战胜困难更快乐(1)
1 中秋 5 10.1-10.5 人人都能学得好(1)
1 国庆 7 10.8-10.12 多在心中画问号(2)
2
8 10.15-10.19 我和时间交朋友(1)
1 重阳 9 10.22-10.26 我和时间交朋友(2)
2
10 10.29-11.2 校园一角(1)
我们的学校不简单(2)
3
11 11.5-11.9
0 期中 12 11.12-11.16 一起画张平面图(2)
2
13 11.19-11.23 我和老师的故事(1)老师,您辛苦了(1)
2
14 11.26-11.30 老师,您辛苦了(1)我为学校出点力(1)
2
15 12.3-12.7 生命最宝贵(2)
2
16 12.10-12.14 平安出行(2)
2
17 12.17-12.21 平安出行(2)
2
18 12.24-12.28 父母多爱我(2)
2
19 12.31-1.4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2)
2 元旦 20 1.7-1.11 家庭的记忆(2)
2
篇四: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1 页 共 3 页 三年级上册 《 道德与法治 》 教学 工作计划( 20 XX — 20X XX 学年度 第 一 学期)
—— 单位
姓名
一、 教 学资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二、 教学总目标
(一)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二)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
第 2 页 共 3 页 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三)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四)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三、 教学重 、 难 点
(一)教学重点 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
(二)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 学生基本情况
(一)本班共有学生 59 人,其中男生 28 人,女生 31 人。
(二)班上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三)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
第 3 页 共 3 页 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五、 教学措施
(一)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三)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
篇五: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部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时间就是这样,稍纵即逝。在不知不觉中,闷热、愉悦的暑假生活即将结束,新的学期又将开启。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根据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 1.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统编小学德育教材的“法治专册”,意在通过一学期 的法治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为了让学生和教师尽快熟悉陌生的知识领域,本册教科书安排了由浅入深的内容,帮助学生从生活人手,感受身边的法律,认识我国的法律体系。
2.
道德与人及其生活是一体的。人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成为有道德的人。因此,教材不仅为了儿童过有道德的美好生活,更是通过儿童生活本身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教材以具有道德和教育意义、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为“原材料”,使儿童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件理解道德、学习道德。同时,教材也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与普遍适用性。这些经教材再加工的生活事件可以为儿童建构生活、反思生活提供桥梁与动力。
二、常规教学 ㈠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的法律”和“最高法律——宪法”为主要内容和逻辑主线,分别从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现实生活和法治体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法律”和“法治”。《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日常生活,感受法律无处不在。这一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概念,认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几种法律类型, 知道法律对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维护公平正义发挥的作用。《宪法是根本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这一课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简单地分析生活中与宪法有关的现象。
2. “公民身份”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逻辑主线。《公民意味着什么》包括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认识居民身份证与我是中国公民三部分。通过以上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内涵,促进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三部分,向学生讲述中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何种基本义务,向学生介绍我国政府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以“了解国家机构”“认识人大代表”和“知道权力运行”构成逻辑主线。《国家机构
2 部编版 有哪些》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了解它们的职权,知道国家机关的产生,帮助学生对我国主要国家机构有初步的认知。《人民代表为人民》在认识人大代表如何产生,人大代表职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参政议政的意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国家的民主制度;《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家机关如何行使权力,权力运行受到哪些监督,权力行使违法会追责,引导学生对公权力及其行使有初步认识,逐步形成法治意识。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依法维权和滥用权利的区别,学习依法维权的基本途径,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形成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初步认知常见的违法和犯罪行为,意识到其危害,了解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学生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敬畏法律,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为在初中阶段进一步强化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打下基础。
㈡教学资源分析 1.第一单元两课的内容切入点和设计思路有极大的不同,在教学时要注意转换思路,引导学生学好这一部分知识。第 1 课贴近日常生活,学生比较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共鸣,但涉及的法律规定范围广、内容杂,需要教师学习和掌握诸多细节性的法律知识,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 2 课离学生生活较远,引入了许多体系性的内容和抽象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的同时,利用这一课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作为本册起始,帮助学生初步认知法律和法律体系。在前几册道德与法治教材逐步渗透法治教育的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了解生活中的法律及其作用,认识宪法的法律地位,学习关于宪法的基本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
2. 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对“公民”的错误理解,比如有学生会缩小公民的范围,认为只有取得居民身份证才是一国的公民,也有学生片面地扩大公民的范围,认为只要属于人类,都是公民。在我国,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身份和国家密切相关,只有具有我国国籍的人才是我国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注重保护身份证、车票、购物小票等上面记载的身份信息,给违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也有部分国民,公民意识淡漠,在境外学习、工作和生活期间,不尊重当地的法律和风俗习惯,损害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我国宪法规定了中国公民享有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劳动权等基本权利,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等基本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
3 部编版 规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所享有的最基础、最根本的权利,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类型和范围是我们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开展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
3. 在生活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接触到相应的国家机构,通过新闻报道等会对权力行使受到监督制约的案例有所了解。本单元通过对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权力运行等法律知识的初步介绍,重在突出宪法精神,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本单元教学重点不是要讲授规范严谨的法律知识,而是结合生活实际,以法律知识为载体,突出法治意识的培养。
4.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为逻辑主线。《我们受特殊保护》引导学生了解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对自身的法律属性有所认知,了解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别关怀,制定专门法律来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将视野从未成年人扩大到一般公民,引导学生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帮助学生用好法律、维护权利,让学生了解维护权利的途径、方法和技巧。
㈢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共有学生 16 名,其中男生 9 名,女生 7 名,六名同学通勤坐校车上学;班级学生都是农村学生。
本班学生总体来说,他们善良,思想比较单纯,他们乐于助人, 活泼好动,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之间能够团结友爱;六年级整体纪律较好,班级物品井然有序,课桌椅摆放整齐;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个别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浮躁、好动,学习浮躁,做事浮躁,有一颗不能安定下来的心,不能真正静下心来搞学习;最然是农村学校,但是大部分家长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学习,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学习成绩优秀或是良好。但个别学生由于家长的溺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较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于学习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两极分化的情况日趋严重。
㈣教学方法设计 第一,将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部分行为表现,本身就体现了对法律的遵守。
第二,在尊重法律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童言童语”。在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要平衡两者的关系,既要体现法治精神、理念、原则,力求法律知识的准确性,又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避免法治教育的生硬和僵化。应该遵循两种“理”:一种是“法理”(法律精神),一种是“教理”(教育规律),做到“法理”要尊重,“教理”不可违。
4 部编版
第三,注重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法律与道德有相通的一面,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相通性,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如诚信教育既可服务于道德教育,也可服务于法律教育。规则、规范教育也具有多重意义既可为儿童法律意识的建立奠定基础,也可以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服务。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这些既是道德教育点又是法治教育点的内容。
第四,注重将法治知识教育与儿童的行为实践相结合,根据本课法治教育内容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习与反思,也可以通过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律。
三、因材施教 (一)辅导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 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二)辅导措施 对尖子生 个别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基础较好。作业也比较认真。是班上的领头羊。同学们的楷模,学习的标兵。学生也属于聪明的类型。对于课堂上的学习有时候显得有些不耐烦。感觉太简单,太乏味。但有时有很粗心,经常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同时也有一些骄傲。
1.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2.为了使尖子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3.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4.严格要求。对尖子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 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5.着力培养。对尖子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6.平等相待。对尖子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
5 部编版 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对学困生 个别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
1.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
2.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助学活动主要以课堂练习为主,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3.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各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校互访等。经常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一种默契基础之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若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将缺乏针对性,难保其转化效果。
对特长生 辅导目标:帮助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四、自我提高 (一)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
6 部编版 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三)认真听课评课,积极备课做课。
利用观摩学习的机会,见贤思齐,学习提高。通过实践反思再...
篇六: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计划只是给未来工作设定的一个大体框架,当然还是需要每个月、每一周、每 一天的合理安排和具体实施,而它所起到的是督促、提示作用,可以更快提高个人工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的《202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仅供大家借鉴!【篇一】202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共有 12 名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以及教研的基础上,关注各年级学生成长差异,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共享优秀资源,分享教学成果,在研讨中挖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找寻提升学科德育的实效性。不足在于,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大多为兼职教师,如何集中大家的精力抓效率做好教研工作,是教研组工作亟待攻克的难题。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将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新三年发展规划,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和市区教育大会精神及《xx 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等重要文件、习近平总书记 318 讲话精神等为指引,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专业意识,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学校“快乐课堂”理念,依托上理工附小教育集团,以统编教材实施为契机,以学科项目推进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科教学和评价水平。
三、教研目标
1、立足课程标准,以统编教材实施为契机,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合理划分课时,研究教法,提升教学实效。
2、立足教学目标,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教学与评价的融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设计有效学习活动,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解决学生成长共性问题。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
在明晰“快乐课堂”的教学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专题研讨,立足单元关注整体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校本教研过程管理,增强学科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构建良好的学科教学教研氛围。
(一)加强学科知识学习,更新学科教学理念
1、继续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系统培训学习,正确把握学科培养目标及措施。
2、继续深化学科教学策略学习,熟练掌握学科教学流程及实施办法。
3、系统学习学科本体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深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快乐课堂
1、有序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统编教材的实施,认真研读、加强教法与学法的研究,通过区、集团、学校三级教研体活动,将“四史教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本学期,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周活动,积极探索,全面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
2、聚焦“‘双线’教学的融合性实践”这一主题,加强双线教学衔接。线上教学和线下辅导是一个整体。教学目标一致,教学方法互补。前者要为后者留出一定的空间,包括作业等,重在提示要求,具体安排可以留给教师结合学情自行布置。后者的教学应从前者所学内容引出,然后转入,重点深入,体现两者之间的衔接。学习评价要从两者的学习内容的贯通中提炼要点,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3、根据“小学阶段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要求,重点围绕等第制评价的校本化实施,具体关注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引导教师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任务布置等环节落实等第制评价工作;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参与活动等过程中的兴趣、自信心与成就感,推动快乐课堂的建设,促进学生增强自信、主动发展。
4、通过听课、评课等多种评价形式,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改。
(三)夯实传统教研,加强创新教研,提升教师的研究力
1、继续落实教研教学常规建设,抓好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要求环节清晰,教学策略运用得当,内容详实,问题设计适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设计学生作业,做到要求严格,指导有方,批改认真,反馈及时,辅导有效。
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道德与法治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灵活机动,根据单元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完成;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德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2、扎实推进学科问题研究,有效组织针对性强的主题教研活动。
区级层面,继续进行《单元视野下的法治教育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的研究》。集团层面,继续进行《低年级的目标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教育的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在暑期的培训中,区教研员也推进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就是《“以案导学”在学科法治教育中的运用》,根据区教研员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四)强化教师梯队发展,提高整体教师专业水平
抓好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集团、学校为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好优质资源(区教研、集团联组教研内容),以点带面,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研究能力、教学风格的专业团队,引领本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篇二】202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更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的观念,以新的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课程更具时代性。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本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年级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教研活动的内容及措施
1、备课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结合学校提出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坚持课堂教学八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2)开展好组内听课活动,抓好常态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
(3)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4)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班与班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3、促教研
(1)常规教研: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
【篇三】202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
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我校一、二年级将全面使用品德与生活教材,三、四、五、六年级将使用品德与社会教材,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发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可以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既要有学生的调查记录、自我评价,又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寄语,可以说是建立学生个人的小小资料档案册。五至六年级使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进思品、社会课堂,用好老教材,走好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二)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1、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应积极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增强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师资的配备上努力实现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相对专业化,一、二年级都是年青教师负责执教,便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要给青年教师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校小学思品、社会骨干教师队伍。
(三)规范和优化教研制度,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根据市局要求,今后应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除时间、数量上保证外,应注重活动质量和实效。积极创设教研氛围,开展说课、研课、教课竞赛等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主要活动安排
二月份:
各任课教师按备课组制定各年级的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年级组互相听评课。
三月份:
上好优质课,进行教学评析,写好教学反思。
四月份:
1、观看优质录象课,进行评析。
2、三、四、五、六年级任课老师教学经验交流。
五月份:
1、观看优质录象课,进行评析写好反思。
2、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六月份:
1、学期工作总结。
2、写好教学回顾与反思。
推荐访问: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上册 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