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27篇)人才工作总结素材汇编,供大家参考。
目 录
一、地方党委
江西省人才工作总结 1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人才工作总结 5
西安市人才工作总结 9
昆明市人才工作总结 15
长春市人才工作总结 20
长春市服务人才工作总结 23
安庆市人才工作总结 26
常德市人才工作总结 30
惠州市人才工作总结 34
咸阳市人才工作总结 39
淄博市人才工作总结 42
临沂市近年来人才工作总结 46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中市人才工作总结 49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人才工作总结 5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人才工作总结 58
孝义市人才工作总结 61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阴市人才工作总结 65
郧西县人才工作总结 68
宣恩县人才工作总结 72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台县人才工作总结 75
湘潭高新区人才工作总结 80
韶关高新区人才工作总结 83
二、高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大学人才工作总结 86
三、企业
邮政湖南省分行人才工作总结 90
华北油田人才工作总结 95
石油管道局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总结 9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工作总结 101
江西省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22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党的20D报告鲜明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去年年底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发出了全面开启人才强省建设新征程的动员令,明确了打造天下英才重要首选地的路线图,吹响了“让人才成就江西,让江西成就人才”的嘹亮号角。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今年以来,我省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非常之举”加快把江西打造成天下英才重要首选地。
一、高位谋划推动,坚持党管人才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坚持正确方向、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
省委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为天下英才的重要首选地。
一是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不断完善。高规格调整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担任组长,省长任第一副组长,省委组织部部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宣传、人社、科技、教育的省领导担任副组长。发挥述职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人才工作纳入全省综合考核,以打造天下英才重要首选地、营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良好环境为重要指标,对市县、开发区、省直机关、省属高校、省属国有企业等进行分类考核。在全国首创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将专项述职评议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全面传导责任压力, 有效激发了各地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持续加强。认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省领导带头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定期走访慰问优秀人才代表;
常态化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做好人才工作和优秀人才典型宣传;
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各类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努力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的有机统一。
此外,我省还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推行党委(党组)书记领
衔人才工作项目,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书记的岗位职能优势,加强整合资源、集中攻坚,全力破解本地区本单位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022年确定各 设区市和省科技厅等18家单位开展党委(党组)书记领衔人才工作项目。
二、破“桎梏”除“藩篱”,持续深化改革
“做梦也没想到,农民也能评职称。”2021年获评茶叶种植农艺师的兴国县农民修明岳兴奋地说。2021年起,赣州市打破学历、论文等条框限制,让1633 名“田秀才”“土专家”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并享受获得创业担保贷款资助等12个方面的待遇,有效激活了乡村人才资源。
修明岳的幸福感,得益于我省不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今年以来, 我省聚焦人才引进、流动、评价、激励、服务等重点环节进行探索突破,着力 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
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打造天下英才重要首选地的意见,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等7个方面提出27条战略举措。聚焦“引得进、留得住”,修订完善《江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在编制管理、职称评审、税收奖补等方面拿出一系列硬举措、硬办法。聚焦“建机制、破难题”,实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从健全完善人才评价管理机制、人才使用流动机制、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和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机制4个方面提出23项改革任务,着力突破制约人才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聚焦“抓当前、谋长远”,组织编制《江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六支重点人才队伍”、实施“五大人才项目”、推进“五大人才行动”。
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我省赋予用人单位编制使用、岗位聘用更大自主权;
完善职称评审改革绿色通道,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在首个聘期内,可不受单位岗位职数限制直接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晋升了高一级职称的,可不受单位相应等级岗位职数限制直接聘任。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通过一系列人才改革“组合拳”,我省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释放,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三、做好“引育聚用”,激活创新动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用”。今年以来,我省注重发挥创新创业平台对人才的吸附力和承载力,着力做好“引育聚用”文章,努力让各类人才投身江西、干出精彩。
一是全力以赴引才。今年3月,举办江西省2022年春季海外“云引才”活动, 组织38家企事业单位在主分会场参加;
今年5月,举办江西省2022年组团引才活动启动仪式暨上半年“云引才”集中对接活动,“云”面试人才1127名。如今, “才聚江西、智荟赣鄱”成知名引才品牌。2018年以来,累计引进硕士以上高 层次人才1.7万余人。
二是聚焦产业育才。策应我省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需要, 提出鼓励支持数字经济集聚区开展数字经济特色产业职称评审,大力培育数字 工程师。出台加强全省生物医药、航空、VR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 加快培养和集聚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领军人才。连续4年开展全省VR产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团队评选活动,共给予42个入选团队项目经费资助4000余万 元。
三是加大力度聚才。大力“筑巢引凤”,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中科院庐山植物园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落地江西。我省在南昌高新区建设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引进了北大南昌创新研究院、北航江西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和知名企业的人才项目,目前产业园集聚12位院士、100 余名高层次人才,成为全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新地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新增1486个,是之前的5倍多。
四是刚柔并举用才。我省提出用5年时间面向全球遴选50个顶尖创业人才团队,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综合支持;
探索建立特聘岗位引才机制,支持省属高校、医院、科研院所、文艺院团等单位按照规定聘任名誉(学术)副校长(副院长)等职务引进高端人才,不占岗位职数;
实施“引培生”政策, 计划每年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1万名左右毕业生到省内企事业单位工作。
四、优化服务保障,厚植人才沃土
良好的人才生态,对人才资源的集聚至关重要。今年以来,我省坚持人才环境和营商环境一起抓,加快打造近悦远来的一流人才环境。
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创建13家省级服务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落户、签证、科研项目申报等“一站式”贴心服务。设立省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成立全国首家专业化人才服务银行,精准解决人才创新创业的投融资难题。目前,引导基金总规模近18亿元,人才银行累计服务高层次人才1415名,投放贷款29.92亿元。推出省高层次人才电子服务卡,让人才在交通出行、旅游、就医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和便捷服务。打造“一站式”人才
服务平台,“人才江西网”集成人才政策网上查询、人才服务网上办理、人才 工程网上申报等功能,与“赣服通”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留住人才,关键要兑现承诺。我省专门制定了人才政策“三项机制”,即 人才政策动态评估调整及问题清单交办机制、人才政策兑现主办机制、人才服 务协调保障机制,跟踪抓好政策落实,同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完善政策, 确保我省人才政策始终对标一流、走在前列,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也积极探索人才服务的 新路径,打出拴心留人“组合拳”。赣江新区增设“人才秘书”热线,“线上+ 线下”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抚州市开发人才政策“即申即享, 免申即享”系统,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南昌市平稳推进南昌“人才10条” 的政策兑现,目前已兑现奖励补贴超20亿元,超14万名人才得到实惠。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13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牢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一、明方向,强化党管人才“引领力”
办好湖南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强调,要努力使湖南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创新活力迸发之地。
2022年2月,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向全省发出坚定不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的动员令,鲜明提出打造“一中心一高地五区”的目标和路径,即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一流创新人才汇集区、产才融合发展样板区、人才综合政策改革先行区、人才自主培养引领区、人才生态最优区。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奋力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明确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和30条任务举措,为新时代全省人才工作描绘了宏伟蓝图,彰显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省委调整设立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任组长,3位省委常委和分管教育、科技的副省长任副组长,调整后29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纳入人才工作的“总盘子”。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成为各级党委共识。2021年,建立并首次实施党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日益完善。
吹响人才“冲锋令”,各级领导干部既挂帅又出征。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率团赴京,48小时内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定期与各界人才共赴“早餐会”,在头脑风暴中畅所欲言。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写给在潭大学毕业生一封信,诚意满满迅速“出圈”
越来越多的英才汇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伟大事业中来。目前,全省人才总量超过780万人,拥有在湘两院院士93人,其中近10年入选院
士21人,入选国家和省级重大人才计划专家分别逾3000人和4000人,均居中部 地区前列,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突破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二、促发展,培育产才融合“协同力”
在位于长沙经开区的铁建重工生产车间里,上海交大博士刘郡正忙碌着。这名“90后”刚入职就有机会担纲重要研发工作,得益于公司“揭榜挂帅”机制。
一流平台需要一流人才,一流平台成就一流人才。锚定“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湖南持续推进“芙蓉计划”: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湖南紧盯打造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实施“一链一才”产业人才计划,“十三五”期间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数千名。技能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截至2020年底,全省拥有技能人才近5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0余万人。
攀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湖南加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顶层设计和体系化布局,量身定制“十大支持措施”推动产才深度融合,以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等平台为牵引,让各类人才在湖湘大地协同发展。青年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以省级人才计划“芙蓉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3+3+2”产业集群打造、创新型省份建设、乡村振兴等全省重大战略引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一批批“小荷尖尖”成长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中坚力量。
建设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截至今年7月底,湖南自贸试验区形成第一批制度创新成果47项,其中全国首创成果23项,并在全国率先推动跨境电商人 才培训评价体系建设,有效推动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兴产业与新兴职业协同发展。
三、破藩篱,释放制度改革“驱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用权力“减法” 换来事业高质量发展“乘法”,通过下放职称评审权,让人才穿上“合脚鞋”, 人才活力在湖湘大地竞相迸发。
围绕放权松绑减负搞活,《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一揽子改革措施,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的《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方案》,从基层人才培养、管理、评价、待遇等方面,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湖南省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实
施意见》明确单列基层一线人才职称评审,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独确定通过率。《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 意见》明确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提高经费用于“人”的 比例,精简使用程序。《湖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 确强化用人单位评价,临床病案、技术规范、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可作为工作 业绩代表作参加评审。
打破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藩篱,相关部门围绕湘绣、黑茶、陶瓷、烟花爆竹等地方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不定期组织开展人才职称专场评审;
在生产领域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符合评审条件的,可直接对应申报参评(参考)高、中、初级职称;
设立青年博士后科研人员无限制参评通道,其在站期间的业绩成果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在全国首场网络文学专业职称专场评审结果公布后,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余艳激动地说:“湖南首开先河组织这场评审,不仅回应了长期以来网络作家缺乏身份认同感的呼声,更让圈内外各界人才深刻地感受到湖南敢为人先的精神和魄力。”
四、强保障,打造敬才爱才“生态力”
8月30日,“国字号”殊荣花落省会长沙——长沙市委人才工作局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近年来,长沙持续升级人才政策体系。“网红”长沙不仅是美食美景“打卡地”,更是各类人才心之向往、纷至沓来的聚集地,位列“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全国十强、中部第一。
人才能否留得住,政策、服务、环境因素缺一不可。“成人之美”的湖南, 做好人才“管家”、当好人才“服务员”的共识已深入人心。建立省市县三级 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38名在职省领导直接联系服务专家87名。
为了让高校毕业生选择湖南、留在湖南、建功湖南,开展“智汇潇湘,鸿雁之约”大学生假期来湘返乡体验交流活动,全国各地19.64万余名在校大学生以青春之名,赴潇湘之约。
畅通各类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近年来,为500多名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为青年人才在湘安身、安心、安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中国科协年会、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国字号”“国际号”人才活动落地湖南,200多场“智汇潇湘”本土人才活动品牌持
续释放湖南爱才聚才“强磁场”,影响力、吸引力享誉国内外。
一系列“将心比心”的政策措施、保障服务,释放出了天下英才聚湖湘的强烈信号,湖南正以海纳百川的引才胸怀、百花竞放的育才氛围、赤心相待的留才诚意,凝聚起近悦远来的广阔“才气”。
西安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28日)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10月16日,党的20D在北京隆重开幕,***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为西安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10月27日,西安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对全市人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新方向、锚定了新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西安,八水绕流之都,群贤毕至之所。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禀赋,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国家中心城市和西安都市圈建 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让西安成为济济多士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跻身特大 城市行列、进入发展关键期的西安,正以高站位谋篇布局、绘新景精准发力、 强举措突破发展。近年来,西安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 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 引领发展摆在核心位置,积极融入国家“3+N”战略布局,大力建设“秦创原” 创新驱动平台,全力以赴打造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让八方英才的创造活力 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全市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1.7万名,引育确认高 层次人才11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07名,全市人才总量达365万,其中科研人 才超过100万,在校大学生超过120万,全市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万人、居全国主要城市前五,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排名由18位跃升至第11位,西 安创新指数上升至全球第22位,进入创新型城市前列。
一、擎旗定向,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运筹演谋,棋局布定。近年来,全市上下将人才强市战略作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长策与大谋,推出一系列因时而变、迭代升级的人才新政,举全市之力将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是党管人才全面加强。提升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规格,实施区县、开 发区和市级部门党(工)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年度述职,增强“一把手”
抓“第一资源”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统一领导。积极实施领导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工作制度,建立“六个一”联系服务机制,实施“六个一” 礼遇,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等主题活动,以“西迁精神”感召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
二是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先后出台《西安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行动三年计划》,研究制定加强人才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坚决破除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各种机制障碍和利益藩篱,构建人才引育、流动、评价和服务的全方位政策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的安排部署,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国家级吸引聚集人才平台实施方案,通过构筑培养集聚一流人才的创新载体、优化人才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打造人才宜居宜业环境等,积极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交流合作的核心支点,在加快建设“3+N”人才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中体现西安担当。
三是体制机制深入改革。创新实施“高层次人才发展‘闭环’工作机制”, 搭建人才引进培养、项目扶持、跟踪服务、考核问效的全流程工作闭环。制定 出台《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支持基层人才发展的六条措施》,开展“万千干部人才下乡村”行动,引导4115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退休干部、新任职 年轻干部和各类人才充实到乡村振兴一线,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 向基层汇聚。印发《西安市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工作考核办法》,创新提 出“综合指数”,激励各区县、开发区以实际成效推进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及科 技创新。完成全市职称改革重点任务,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积极 为人才松绑,以真改革催生新活力。
二、海纳百川,释放近悦远来“西引力”
不拒涓流,方成江海。近年来,西安市以更加积极的举措发现人才,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引进人才,以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人才,推动本地科教资源禀赋转变为发展动力,创新招引模式、广揽天下英才,让各路高贤聪明才智竞相涌流。
一是高端引领,优化全市人才结构。新发布《高层次人才评价确认实施办法》,突出重点产业领域人才评价、突出以实绩贡献为导向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突出以才荐才和用人单位主体地位、对标国际人才评价标准引聚更多海
外青年人才、不拘一格评价确认新业态从业人才,打破人才评价“以文凭证书论英雄”枷锁。实施“西安英才计划”,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累计资助439个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项目,助力华秦科技、炬光科技成功登陆科创板,扶持唐晶量子、迪泰克新材料等13家企业进入科创板后备企业名单。激发用人主体招才引智动能,为36家引进高端人才的用人单位及中介机构发放“西安伯乐奖”1220万元,用真金白银鼓励激励用人单位为西安招贤纳才。
二是聚焦需求,加快青年英才聚集。启动古都青年人才聚集行动,发布《“西安青年人才驿站”工作实施方案》,设立“西安青年人才就业奖”,提供社保 补贴、生活补贴,目前入站大学生近2万人,“就业奖”申请4494人,人才驿站乐业补贴申请10023人,发放补贴3119.22余万元;
设立英才计划青年专项,发 现掌握188名35岁以下优秀青年双创人才,为资历浅、名气小但有潜力的好苗子提供支持;
出台《吸引集聚硕博研究生若干措施》,建立硕博人才就业储备池, 为在西安创新创业的博士、硕士分别发放1万元、5000元“硕博人才奖”以及每月4000元、2000元的求职创业生活补贴,集聚博士和急需紧缺硕士来西安创新 创业。持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定向选调生招录、市属事业单位博士研究生引进等 工作,为我市储备高水平党政人才1136名。《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显示,我市已位列“应届生人才流入前十城市”。
三是整体推进,提升以产引才质效。全面盘点西安市人才资源底数,发布
《西安市人力资源(人才与就业)发展报告》,不断提升人才治理决策水平。实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招双引”联动,依托第四届进博会、第五届丝博会,先后举办“中国智慧+中国经济”论坛、全球创投峰会、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等“双招双引”活动61场,对接企业337家,引入产业高端人才6000余人。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体系,编制“重点产业人才地图”,调研征集2万余家企业265个重点急需紧缺岗位,形成《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为企业引才提供精准指引。
三、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西安市坚持抓重点、打基础、抢先机,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不断深化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持续以才兴产、以产聚才,着力打造具有感召力、粘附力的高水平 干事创业平台,持续释放人才引力与人才红利,确保西安人才涌流、事业永新。
一是激发“秦创原”驱动力。出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解决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问题。全力推进国家超算(西安)中心等国字号项目建设,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创业街区、沣东新城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等重点项目逐一落地,建成市级以上众创载体300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6个。充分发挥秦创原“排头兵、样板区和动力源”作用,印发
《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工作方案》及配套政策包、考核办法,每 年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总窗口建设,初步形成“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框架, 建成“三器”示范平台项目136个,开展秦创原项目路演等产学研金协同对接活动109场,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441个。
二是打造校地融合平台。探索构建“人才+高校+企业”三方协同创新机制, 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建设由政府、驻市高校院所、产业链重点企业三方参与的实 体化运作平台,不断强化人才链对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支撑。累计建设市级 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示范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8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02家, 市级博士后创新基地56家,搭建人才引育共享平台,促进“城校企”三方互利 共赢。支持西安交大等20家试点单位探索“先确权、后转化”职务成果模式, 引导高校参与环大学创新创业街区建设,大力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孵化出 铂力特、佰美基因等一大批优质人才企业。发起成立“西安高校院所科技转化 联盟”“西安校友校地合作创新发展联盟”,举办科技人才峰会暨梦回长安校 友行、“清华大学专家学者西安行”等活动,搭建“城校企”高效对接平台。
三是加大人才扶持培育。制定先进制造、卫生、教育、文化等7大关键领域年度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打造先进制造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百 千万”工程等重点品牌,分类精准开展集中培训、素质提升计划等各类活动1400 余场,培训培养49.5万人次。实施“新锐西商”青年企业家扶持计划,首批选 树领军型、新锐型青年企业家80余名,通过搭建能力提升平台、提供政策服务 支持等举措,培育引领广大青年企业家人才。建成一批市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每年举办“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大赛”,推进高 技能人才培养,为打造西安“硬科技之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尊贤爱才,营造宜业宜居好生态
利才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西安市聚焦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既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的“大事”,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又精心办好人才闹心烦心的“小事”,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一是优化衣食住行“软环境”。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建立涵盖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租赁补贴等全方位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人才多样化安居需 求,已投用468套、在建460套市级高端人才公寓,累计建设和筹集人才安居房3.2万余套,发放安居补贴5000余万元。出台《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实施细则》, 优化人才子女就学保障条件和范围,保障1302名省市高层次人才及特殊人才子 女从优就便入学。开通市级三甲医院人才就医绿色通道,建立会诊转诊机制,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健康体检、就医等优质服务。上线“西安人才”一体化综合 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发布、待遇落实、意见反馈等“一网通办”。
二是提供真金白银“强支撑”。设立首期规模5亿元的“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创新提出对重点支持人才实行股权激励机制,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及人才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建立西安人才服务银行,根据高层次人才实际需求匹配人才专属金融服务、生活金融服务和增值服务,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最高2500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累计发放“人才贷”23.5亿元。省市共同设立6亿元春种基金,惠及203家人才企业、257个种子项目。对引进的年薪超过3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个人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累计为高层次人才兑现个人所得税奖励近300万元。
三是打造人才服务“硬平台”。西安高端人才服务基地?院士驿站在临潼建成落地,已累计接待院士30人次、专家团队350人次;
青年人才交流活动中心在长安区投入使用,打造全新校地合作交流新平台;
谋划建设西安“一带一路” 人才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吸引全球智库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人才战略研 究,培养“一带一路”精英人才,打造国家级企业家人才培训基地;
在西咸新 区高标准建设西安国际人才港,布局高端人才公寓、创业街区,实现国际人才 入港、重大项目落地,西安市东西南北“四足鼎立”人才服务矩阵初具规模。 探索人才服务市场化发展建设新路径,组建西部地区首家市属人才集团,形成 以高端猎头业务为引领、公共服务业务为基础、人力资源配置为主体的一流人 才资源开发商、专业人才项目投资商、领先人才服务提供商,进一步提升人才 服务品位和市场化、国际化水平。高标准建设西安人才综合服务港(人才展厅)
和人才公园,实现人才科创成果一体展示、服务事项一站办结、培训交流一应俱全的多层次服务,营造高质量人才生态环境。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惟有人才资源是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安市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以及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加快建设国家级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为总牵引,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为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奋力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昆明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12日)
近年来,昆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涵养 一流人才发展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最新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常住人口增长221万,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600余人,全市人才总量126.7万,全市人才贡献率36.5%,“全球英才聚春城” 正形成。
一、谋篇布局牵头抓总,握紧人才工作“方向盘”
“深入实施科技强市、人才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在2022年昆明市两会上,昆明对未来5 年昆明人才工作作出专门部署,传递出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才活力之城的信心与决心。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顶层谋划是引擎。昆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谋划引领,为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保证。
做好人才工作,关键要落实党管人才这个原则,在昆明,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持续加强。在全国较早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担任第一副组长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全面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格局。
“横纵一体”的人才政策格局不断完善。近年来,昆明持续系统重构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早在2018年,昆明市委组织部就牵头出台了1个《意见》(《关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
2个《办法》(《“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和多个《细则》(14个人才专项引进培养细则)引领下的“1+2+N春城计划”人才政策体系。目前,昆明已构建起顶层法规文件、综合政策措施、配套实施办法、具体操作规程等4个层次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人才政策的领先优势不断强化。
人才发展经费优先支出。目前,全市推进实施的44个人才政策内容涉及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等各个方面,覆盖各类人才27.3万人,近3年财政累计支出人才工作经费超2.8亿元。
真金白银的投入、灵活创新的机制、爱才敬才的风气,昆明持续“抢滩布阵”,激励万千英才在春城大地创新创业,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赢得主动
和先机。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昆明不但是一座开放包容又极具活力的城市,更是一个人才的‘聚宝盆’。在这个有色金属王国里,我作为一个外来引入人才找到了梦想实现的土壤,还 得到了各级人才工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谈及为何选择昆明,云南省贵金属 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付全这样说。
付全去年申领并享受了50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用这笔钱在昆明安了家。如今,他所负责的科研项目已经进入试产阶段,待批量投产时,将为云南新材 料产业带来一场新的变革。
事实上,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聚集了不少像付全这样的“春城人才”。比如,作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2020年一年时间,就有4名人才入选“春城计划”。入选引进工程的春城产业人才专项1人、青年人才专项1人,入选了培养工程的春城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根据“春城计划”相关文件规定,他们每人配套5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培养经费。
昆明渴望人才,高度重视集聚人才、培育人才。在推进各类人才会聚春城 的实践中,仅2021年,昆明就引进各领域高层次人才653人、高层次人才团队53 个;
单独核定1000个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
引进目标高校优秀毕业生151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随着越来越多像付全这样的技术“领导者”加盟, 昆明在某些领域从“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这是我市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全球人才红利的强力注脚。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使命。昆明进一步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中明确自身定位:昆明要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真正当好龙头、挑好大梁、做好表率。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昆明立足高质量发展,坚持将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为广大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昆明逐步形成以“春城计划”为代表的富有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并坚持“以产聚才、以才促产”,推动“才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培育产业领军团队。经过3年的发展,“春城计划”已成为昆明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有力政策,累计引进培养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291人,建设人才项目200余个,19名高层次
人才成长为国家级和省级人才项目支持人才,涉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7类产业,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昆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朝中心聚焦,为大局助力。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党委、政府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为 此,市委、市政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引导各类人才下沉扎根基层贡献才智, 在广阔天地成长成才。2021年,昆明创新出台实施《“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 行动”实施意见》,动员和鼓励干部回乡,带领群众开展“1+5”乡村振兴规划, 派出2842人组成的102个干部工作组、102个业务工作组有序开展工作。
“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定向服务、人才项目引领、借力合作支持等方式,对全市范围内所有1218个行政村(社区)选派1231名人 才支持服务,实现选派人才全覆盖。一批批面向艰苦边远地区、面向西部、面 向基层一线的人才项目结出累累硕果。
三、面向发展衔接需求,搭建人才干事“大舞台”
2021年3月10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管委会投资1.62亿元打造的昆明片区丹槿园人才公寓揭牌运营,这是全省最大的人才公寓。按照相关规定,这396套人才公寓对5类人才开放申请,符合条件申请入住的人员,最高可享受3年全额租金补贴。目前,首批23人已经入住。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是昆明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良好环境的高度概括。为此,一个个“干事创业”的硬平台正在搭建,一项项“拴心留人”的好事实事正在不断落实:完善现有“人才绿色通道”“人才服务专员”等制度;
以“一对一”“店小二”式服务办好高层次人才普遍关注的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
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新建一批人才公寓,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
通过组织专家休假、节假日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等形式,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联系服务工作在真金白银的人才支撑政策之外,全力帮助各类人才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类人才方能来得“顺心”、干得“舒心”、过得“开心”、留得“安心”。
2021年的最后一天,昆明发布了一个“重磅信息”——《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高校毕业生来昆留昆就业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等7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其中,为吸引高学历人才,明确对在昆缴纳社保满2年的全日制博士、硕
士,首次购买商品住房且无自有住房的,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来自安徽合肥的张小如在云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得知政府出台这项住房政策的他喜出望外,“今年就要毕业了,之前还有点犹豫,现在我决定留在昆明就业发展、落户安家,研究生购房有政府补贴,这体现了昆明招贤纳才的诚意,相信留在昆明一定会有好前景。”
全省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落户西山区丹霞路,内设人才墙、人才长廊、人才大舞台、人才健身区、人才服务港人才公园不仅仅是个公园,更是在党的 核心领导下,聚集贤能、服务人才的平台。在寸土寸金的地段打造“人才公园”, 表达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最高礼遇,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人崇 尚人才的浓厚氛围。
发现人才,识别人才是引才的前提,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在昆明, 一系列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的活动也正火热开展。“春城创业荟” 创业创新大赛连续举办七届,累计吸引4576个项目报名参赛,238个项目荣获“春城创业奖”,为全市广大创业者和中小微企业搭建了对接资源、提升价值、促进成长、展现风采的平台,聚集了全市最优质的创业创新资源和最优秀的创业者及创业企业,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为谱写昆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眼下,各地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昆明的人才政策如何更有针对性,而不是简单“撒胡椒面”?
昆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未来发展战略 目标,我们通过“组织部+市教育体育局”“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等“组织 部+”的引才工作模式,聚焦产业、企业、事业引进急需人才,实现人才引进工作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结果实在、效果明显,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此外, 还创新性地开展人才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初步建成了集人才数据智能采集、资源整合、分析研判、决策辅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昆明市专业人才数据库”, 将5个重点行业33个产业6433名人才纳入管理,努力实现人才数据智慧化、人才服务精准化、人才决策科学化。昆明树立“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用人 理念,开展“春城产业导师”引进工程,充分发挥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人文 康养等方面的优势,吸引全国各地高层次人才到昆发挥专业特长、提供专业意 见、解决技术难题,助推我市重点产业、企业升级发展,用“柔性引才”打造
“刚性智能”。
坚持硬平台与软环境并重,既为人才开创茁壮成长的天地,又为人才创造温暖如春的生态,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踏上新征程,昆明将以更有效的工作、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舞台,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谱写昆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汇聚磅礴力量。
长春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20日)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人才发展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 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策惠才、产业引才、平台容才、服务暖才,突出行政、市场、法治、文化“四轮驱动”,全市人才总量持续扩大,人才结构更加优化, 高端人才不断涌现,人才智力势能源源不断转化为创新发展动能,为长春高质 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顶层设计,人才与发展同部署
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坚持人才与发展同步谋划、同步部署,激发长春人才工作的内生动力。
高标准规划建设“长春人才创新港”,全力构建“一轴两翼多园”空间布局和“一专一总一特”政策体系,打造“科、教、创、产、服”协同创新集聚区项目化推进重点人才工作专项,高品质建设战略人才集聚高地、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高地、产才融合创新高地、人才对外开放高地、宜居宜业人才生态高地“五大创新高地”。
2022年出台的《长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成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后全国首部人才立法,从体制内外、各行各业人才的引、育、留、用、服务与保障等方面,以法治的方式对用人主体进行规范,不断调整人才结构,满足产业发展布局和经济发展需要。
突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聚才作用,依托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及医药健康、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等重点产业打造人才高地15个,集聚产业人才36万人;
依托全市13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打造产业人才高地,聚集各类高端产业人才6500余人。
二、载体创新,发挥人才集聚优势
为发挥大科学家的高端引领作用,打造院士创新创业引领区;
为引进各路领军人才,实施长春英才支持计划;
为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建设长春青年人才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多样化创新平台的支撑。我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打造聚才平台,以载体创新让长春成为涵养各类人才的“蓄水池”,切实提高区域人才承载力。
长春新区连续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累计引进领军人才138人,集聚
培育创新创业人才近5万人。在全市打造249个“双创”基地,集聚各类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20.2万人。打造院士创新创业引领区,用好用足院士等大科学家创新创业资源优势,专门出台支持院士
创新创业若干政策及实施细则,给予院士1000万元创业资金支持,单体项目支持额度最高5000万元。
实施百万大学生来(留)长工程,建立4大方面、9项行动、20条举措支撑的“4920”工作体系,打好政策牌、产业牌、载体牌、服务牌。
打造创新创业策源地,聚焦提升科技成果在长转化率,成立大校大院大所创新成果服务专班,深入大校大院大所20余次,服务创新团队、服务创新带头人、服务创新工作,盯住科技成果研发进程,确保在长转化、在长产业化。
三、机制创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一个好的机制,可以激活一池春水。我市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加强工作机制创新,以点带面、定向突破、精准发力,不断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实行柔性引才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核心区建立企业“候鸟型”人才工作站,评选37个高层次柔性人才项目,柔性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18 人。组建“长春市驻北京人才工作站”,强化与在京大校大院大所大企人才互动联系,借用北京人才智力资源,服务长春振兴发展。
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设立“人才编制池”,引导人才智力向发展前沿流动、向基层一线流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实施基层差异化改革试点。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优势,围绕人才管理、培养支持、创新创业、优先发展等方面确定14项重点改革试点任务,集中解决 一批制约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问题,目前,已经形成32项制度措施。汽开 区实施“六个回归”,经开区打造“院士长春创业园”,净月高新区建设“长 春净月人才谷”,朝阳区建立“丹凤朝阳”工作体系,二道区擦亮“东城梧桐” 品牌,公主岭市实施农高人才战略引进工程各地全力探索模式创新,推动人才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实行“揭榜挂帅”机制,针对全市重点产业,联合省科技厅,投入4.1亿元, 确定29个张榜课题,着力破解汽车整车控制、新能源、智能网联、动力总成和 底盘控制等产业难题。全市人才开发投入资金达每年10亿元,确保省市人才政 策叠加发力、释放红利。
四、服务创新,打造拴心留人环境
今年7月22日,长春市人才服务局正式揭牌,服务人才有了专门的职能部门, 这是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 代会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市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一次顶层设计, 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
自2022年起,将每年的9月27日设立为“长春人才节(企业家节)”。设立以人才命名的节日,在我市是第一次,彰显了我市对人才渴求的诚心和做优做实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心。
立足需求精准服务,我市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级,组织开展领军科学家、卓越企业家、突出贡献专家等评选表彰和系列服务人才行动,设置长春人才尊享卡,不断提升人才荣誉感、归属感,在全社会营造“尊才崇智、举贤尚功” 浓厚氛围。
同时,依托院士专家联合会、长春专家协会以及各级人才服务机构打造“三级服务平台”,建立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绿色通道,协调办理“二级医疗保健” 待遇,300多名高层次专家人才享受到“一对一”“管家式”贴心服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人才公寓供给力度,发放安家补助、实行购房补贴,让人才 “来之能安”,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居住需求。全市现有人才公寓5000套,入 住4000余人,以9个主题区块、2万套100万平方米公寓为主要载体的青年人才社区建设启动。
开展大学生留长行动,制定下发促进应届高校毕业生来(留)长创业就业12条激励措施,在毕业生落户、开发就业岗位、就业补贴、创业扶持、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
启动服务人才专项行动,真情服务留人才。全市17个县(市)区、开发区306名县(局)级领导干部固定联系服务属地605名专家人才,目前,常态联系、定期走访,帮助解决问题200余个。设置产业人才服务专员,深度融入“1+6” 主导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开展产业人才引育留用服务工作。
长春市服务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29日)
今年5月13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自2022年起,将每年的9月27日设立为“长春人才节(企业家节)”。设立以人才命名的节日,在我市是第一次,彰显了我市对人才渴求的诚心和做优做实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心。
想聚拢人才,就要服务好人才。我市立足需求精准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级,为人才打造愿意来甘心留踏实干的良好环境,为长春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速度与力度赢得大学生的心
“最新信息!首批签约的长春市大学生实训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开发了712 个实训岗位,咱们赶紧跟各高校相关专业对接。”近日,市人才服务中心规划 发展部部长范琳琳在微信工作群里发布这则消息后,网上发布信息、对接高校、联系实训基地围绕大学生留长的多条工作战线立即行动起来。
这种深挖就业岗位的速度与力度令大学生赞叹。今年,我市以实施“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为载体,突出D建引领,促进“政校企”联动,实施深挖就业岗位、搭建服务平台、构建“双创”品牌、强化政策保障“四步走”战略, 使更多年轻人安心、放心扎根长春这片沃土。目前,已累计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逾11.2万个,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宣讲活动700余场。
正在全力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长春,留住人才的决心有多大?
目前,我市建立的首批20家实训基地,涵盖汽车、生物医药、光电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各基地正积极挖掘实训岗位。在已建成的145家就业见习基地中,已开发见习岗位3860个,吸纳见习生1216人。
不仅依靠基地“找”岗位,我市还在优质就业岗位信息收集整理、及时推送等方面下狠功夫。今年年初以来,通过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开发高校毕业生留长就业岗位,已累计发布岗位信息10万余条。
要想岗位与人才匹配度高,需要实打实的政策作为支撑。今年年初以来, 我市高质量推进“人才振兴工程”,制定出台《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高校毕业生来(留)长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
二、真情与温情赢得高层次人才的心
“年销售收入近8000万元,带动就业600余人!”这是位于长春新区的中科
院(吉林)科技产业创新平台负责人李冰及其团队晒出的“成绩单”。他们先后组建了具有基金、财务、法律、税务等服务功能的专业支持团队,引进孵化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科优锐、中科迈格、中科原动力等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我们得益于吉林省、长春市和长春新区的政策支持,希望继续为科技企 业提供有温度的孵化器,保证科研人员专心从事成果转化。”李冰介绍,目前, 平台围绕不同领域组建专家智库,集聚了以院士为首的省内外行业领域专家132 名。
人才聚拢态势已形成,长春新区又通过构建高品质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成果推介、政策答疑等实际需求,让人才感受到家的温暖,进一步打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放眼全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能级不断提升。开展高层次人才健康关爱行动,组织开展领军科学家、卓越企业家、突出贡献专家等评选表彰,实施服务人才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人才荣誉感、归属感,在全社会营造“尊才崇智、举贤尚功”浓厚氛围。
同时,依托院士专家联合会、长春专家协会及各级人才服务机构打造“三级服务平台”,建立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绿色通道,全市300多名高层次专家人才享受到“一对一”“管家式”贴心服务。
三、创新与改革赢得人才扎根的心
作为与企业签订三年以上正式劳动合同的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生,去年入职长春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李女士,不仅领到了政府补贴的3万元一次性安家补助,近期企业所在的北湖科技开发区还推出区域内购房享受10年内每个月补贴500元的优惠,令她下定决心在长春扎根。
如今,像李女士一样决心扎根长春的人越来越多,来长就业后顺利入住人才公寓的白成林说,“长春人才公寓服务保障特别给力,彰显了这座城市礼遇人才的诚心与决心,让我感到工作有干劲、日子有奔头。”
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服务人才载体,实施了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人才公寓供给力度,发放安家补助、实行购房补贴,让人才“来之能安”,满足了不同层次人才的居住需求。
目前,全市现有人才公寓5000套,入住4000余人,并启动了以9个主题区块、2万套100万平方米公寓为主要载体的青年人才社区建设工作。
让人才“来之能安”只是服务好人才的一个缩影,根据人才就业创业形势需要,我市不断调整服务方式,持续加码服务工作,赢得人才扎根的心——在东北率先组建人才服务专门机构——长春市人才服务局;
出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后全国首部人才立法——《长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
设置长春人才尊享卡,提供就医、出行、子女教育等8个方面便捷服务;
除了服务方式的创新,我市还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为人才扎根长春给足“肥力”。
持续优化完善人才政策,出台《激励人才助力“六城联动”发展的若干政策》,形成高端人才、人才编制池、科技创新等8个系列、36项服务保障政策, 制定“长春人才创新港”特别政策,打造东北地区人才政策制高点,加速推动高层次产业人才、双创人才、青年人才集聚汇聚。
探索设立“候鸟型”人才工作站、“离岸创新基地”等,打破用人地域空 间限制,在发达城市设立长春“人才工作站”“人才飞地”;
探索人才编制池 “带编入企”,通过“编留单位、人到企业”的方式,加强企业创新人才支撑;
升级中国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专业化、社会化手段引进开发人才资源;
积极培育基层改革动能,围绕人才管理、培养支持等方面确定14项重点改革试 点任务,形成32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措施如今的长春,正成为更多人才扎根 发展的热土。
安庆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1日)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全面实施人 才引领发展战略,创新提出“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路径,坚持精准施策、内培外引,打好“引、育、用、留”人才发展组合拳,不断构筑现代化美好安 庆建设的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建设在宜、在外人才大数据库,组建运营市人才发展集团,聚焦10大产业链打造“项目+人才+基金”的产业生态圈,深化市校合作,出台“人才强市20 条”,推行“宜城优才卡”,全面推行“‘码’上服务、马上办理”,打响“宜礼待才”品牌。
王文银、方洪波、李缜、刘斌、蒋贻海、查海涅等一大批“金凤凰”飞回来,带着大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回报桑梓;
还有李金泉、李丰、李增浩、陈越磊、张我弓等人才来宜投资兴业。一支总量大、结构优、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正加速集结,释放出兴安庆、强安庆的磅礴力量。安庆,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一、人因城聚,城以纳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安庆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创新战法、打法、方法,顶格推进。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去年以来,先后作出19 次工作批示、召开5次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推进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人才强市具体举措。
政策是“撬动”人才的有力杠杆。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新时代区域性 人才强市的实施意见》,全面对标省级人才工程,谋划实施宜城“战略帅才” “产业英才”“青年俊才”“菁英学子”四大计划,为人才提供生活补贴、购 房补贴、住房保障等全方位支持,配套制定卫生、教育、文旅等领域人才政策, 构建“1+N”人才政策体系,解决过去人才政策部门化、碎片化问题,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我市高规格组建人才集团,聚焦人才资源配置、教育培训、产业园运营、项目投资、数据管理等核心业务,充分发挥政府性平台和市场化机制双重优势,探索构建“人才、服务、资本、产业”运作机制,
着力打造安庆市人才工作“总服务商”。
6月10日,投资5000万元的江南大学·宜秀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在无锡江南大学科技园揭牌,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中心建成后,将实现领域内高端创新资源在该园区聚集,形成大健康产业领域的研发高地、产业高地、服务高地和人才高地。
市校合作不间断,近年来,我市强化平台支撑,组织开展“平台合作院所行”,与清华、浙大、北化大、中科院等近百家知名高校院所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目前,全市累计建设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338个,获批省“特支计划”、“115”团队支持49人,获批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13个、省级以上人才奖项和荣誉称号910人。今年以来,全市与各大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142项,累计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66.74亿元。
二、为一个梦,赴一座城
人才成就事业发展,事业发展造就人才。得益于好政策的加持,在“内搭平台、联老乡”战略路径下,各领域优秀人才加速向安庆聚集。
2020年底,在国外学习、工作20余年,从事磁传感器芯片研发的刘斌回到祖国,直奔家乡安庆,入驻筑梦新区,成立安庆振昌芯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开始了他的“创业梦”。
“安庆市委市政府求贤若渴,我深切地感受到家乡对游子的热情,各级政府办事快捷高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回乡以来,公司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年初实现量产,后续还会开发一系列产品,为安庆产业转型升级和振兴作贡献。”刘斌表示。在他的带领下,2021年底,在上海打拼6年的王苹也加盟振昌芯力,为家乡产业提升注入新动能。
2020年,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蒋贻海回到家乡,投 资2亿元,流转山场1000亩,开启了SPF实验猪(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猪)养殖 场项目;
2021年,李缜回乡,投资70亿元、年产20GWh的国轩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桐城。今年,实施产能倍增计划,将产能规模由20GWh提高到40GWh,投 资额由70亿元提升到200亿元;
2021年底,王孙根带着项目回到老家潜山,投资58亿元的慧儒铜箔项目创造了“21天签约、30天拿地、40天开工、156天封顶” 的双招双引“潜山速度”;
还有王文银、方洪波、查海涅、李金泉、李丰、李 增浩、陈越磊 伴随着人才而至的,是一个又一个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安庆。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28个,协议投资额1643.1亿元、同比
增长59%。
回归的还有更多的技工、普工。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举办招聘活动881场次, 服务企业2.27万户次,达成就业意向3.37万人次。定期摸排重点园区、重点项 目及十大产业链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做到“缺工人数、岗位、技能、工资” 四清,归集发布2531家(次)企业岗位90396个。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帮助企业新招工8万余人,同比增加6000余人。
此外,我市还充分利用安庆籍在外老乡人才宝贵资源,建成涵盖“政、商、学、医、艺、侨”等各领域人才数据中心,归集人才信息100多万条。未来,还将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
三、引才聚才留才用才
环境好、生态优,则人才聚、事业兴。
持“宜城优才卡”人才,子女在安庆入学,由市教体局结合个人意愿和工 作生活情况统筹安排;
家属到安庆企业工作,由市、区人社部门推荐、落实就 业岗位。持卡人每年免费享受一次深度健康体检;
到天柱山、花亭湖等景区旅 游观光,以及欣赏黄梅戏、影院观影,免收门票、戏票、影票;
在天柱山机场、安庆火车站均可享受乘机乘车便利;
到市政务中心、税务、银行、车管所、移 动、联通、电信等办理公司和个人业务,均享受个性化便利服务,提供绿色通 道,“专员”全程帮办。
“一卡在手,出行、办事更便捷。去年5月我去天柱山风景区游玩就免收门票。虽然平时工作忙,用到卡的次数不太多,但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作为首批“宜城优才卡”的持卡人、安庆瑞迈特公司总经理罗建军,切身感受到了持卡的便利与荣誉。
自2021年推出“宜城优才卡”以来,已面向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产业高新技术团队、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等发卡221张,持卡人可享受10大类23项服务, 让人才实现“一卡在手、‘码’上使用、马上服务”。
人才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我市不断升级服务事项,着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动建立“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让每位来安庆创新创业的人才安身、安家、安心。
人才驿站建设深入推进中,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依托政务服务和科技创新等机构,建设50家以上面向不同人才群体、承载不同服务功能的综合型、双创型、服务型人才驿站,延伸人才工作触角,打造人才政策宣传的窗口、交流互
动的平台、综合服务的前哨。
常态化组织开展“访贤问能”“千名人才大走访”活动,每年在清明节前、国庆节前、元旦节前举办宜商大会、圆桌会议、院士恳谈会等活动,搭建与安 庆籍在外人才交流联系的常态化平台 不断增强人才融入感和归属感,减少 后顾之忧,让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在全社会营造尊才、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想人 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应人才之所需,我市不断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实现“进百强、上台阶”“重振雄风、重塑辉 煌”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常德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8日)
人才,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常德深谙此道。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创业之地、人才向往之地,把常德建设成为区域人才中心城市,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常德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如今,人才有位、有为,“天下英才聚沅澧”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常德出台系列人才政策文件。
一、精准“引凤”,助力人才尽展其能
引才兴业,聚智行远。为精准“引凤”,常德市在以下方面下功夫、用力气——首先是加强供需对接,重点围绕“四大千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 发展,建立定期走访市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制度,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查,每半年发布一次企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全面收集常德籍在外工作优秀人才信息,整理编辑相关名册,为其更好参与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牵线搭桥。目前,常德市已有500多家企业与全球60家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全市人才引进政策兑现大会上,引进人才展示公寓钥匙。
其次是拓宽引才渠道,抓好线上引才,发挥好“常德人才网”的优势作用, 进一步提升引才的实效性;
抓好线下招聘,每年牵头组织本地企事业单位去北 京、西安、武汉、长沙等地知名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
最后是创新引才方式,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揭榜挂帅”,以“企业出题、政府张榜、能者解题”的方式,面向国内外招揽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
实施青年人才引进专项行动,出台支持青年人才集聚发展的激励措施,留住本地高校毕业生,吸引常德籍在外青年人才“回流”;
每年定期开展事业单位集中招聘引才活动,设定人才专项事业编制300名,纳入全市人才引进总体方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3年,常德新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人才、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人才、技师等级及以上人才8600多名。
二、系统“育凤”,增强人才综合素质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既要抓好人才引进,更要重视人才自主培养,这是人才工作的基础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常德市与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的“沅澧大讲堂”培训班,现已举办20多场,累计培训本土企业家近4000人次。
这只是常德市以全面增强人才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健全人才培育工作体系的一个缩影。
放眼沅澧大地,处处洋溢着“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浓厚氛围
——
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建立农村教育、卫生等基层人才素质提升基地,培训各类基层人才5000余人。
与快手公司合作开办农副产品“村播带货”培训班,筛选培育300多名本土“村播”,推介石门柑橘、桃源玉露脆梨、澧县阳光玫瑰等15个各具特色的地理标志品牌。
在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大力开展技能就业“连心桥”活动,现已举办焊工、车工等技能培训示范班85期,为280多家企业精准输送技能人才8000 余人。针对产业工人队伍存在的“工学矛盾”,积极开展“送训入园”活动, 有序组织技术专家进入园区企业给产业工人授课,目前已举办技能工人短训班28期,培训产业工人1200余人。
近3年来,常德市有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入选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12人入选“湖湘青年英才”计划、8个研发团队入选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计划,新建2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人才集聚局面初步形 成,人才创新动能初步显现。
三、科学“用凤”,激发人才成长活力
常德市领导班子深知,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挥人才最大价值,要主动为人才搭梯子、建舞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不唯年龄、不唯身份、不唯学历、不唯经历,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产业园区一线锻炼成长!”2021年,常德市选派22名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到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等9个产业园区任职、挂职。
常德市还开展“教授博士沅澧行”活动,选派200多名本地高校的教授和博
士组成29个科研服务团队,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近几年,围绕发展全市“四大千亿产业”以及新兴优势产业,常德重点培
育扶持70多个科研团队;
突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跨企业、跨领域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800多名,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5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500多项,开发工业新产品80多个,培育农业新品种7个,获国药准字5项, 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7项。
从车间工厂到田间地头,从科技创新实验室到产业发展实践场,各类人才正把自己的智慧转化为助力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建设幸福美好新常德“人才之歌”。
四、用心“留凤”,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去年以来,常德市构建“智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塑造“互联网+人才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人才工作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为消除人才在常 德安家落户的后顾之忧,从工作到住房,从医疗到子女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 让常德成为一座‘人才来了不愿走’的城市。”常德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 绍。
常德市人才政策培训会现场。
4月22日“新鲜出炉”的两个文件——《常德市关于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奖励突出贡献人才的实施意见》引起广泛关注。
这两个“人才新政”,针对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和先进制造业高地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力争让广大人才在常德舒心生活、顺心工作、安心发展。如降低装备制造业企业补贴发放对象门槛,开辟事业单位引才绿色通道,实施人才分类评价并发放“常德人才绿卡”等。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奖励突出贡献人才的实施意见》创造性地实行企业推荐“突出贡献人才”制度,对在税收贡献、产业投资、企 业上市、科技创新方面有积极作为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突出贡献人才”推荐名
额,对获评的“突出贡献人才”,每人一次性发放20万元奖金,并发放“常德人才绿卡”。获得“常德人才绿卡”的可享受住房保障、市内三甲医院就医绿色通道、子女入学绿色通道、配偶对等相适安置工作等多项优质服务。目前, 全市首批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工作和首届先进制造业“突出贡献人才”评选工作正有序推进,有982名人才对象入围全市首批高层次人才名单、61名人才对象入围全市首届先进制造业“突出贡献人才”名单。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常德市围绕产业大力引才、锚定需求精心育才、完善机制灵活用才、优化服务用心留才,让各路人才在沅澧大地上茁壮成长、 大放异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惠州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21日)
光阴荏苒,奋勇向前。乘着新时代的春风,惠州蓬勃发展的态势,犹如雄鹰展翅,向着更高更远的天空翱翔。去年,惠州GDP实现4977.36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惠州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省,其中GDP达3800.70亿元,同比增长4.3%,彰显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这一项项亮眼的数据、一个个向上的箭头背后,凝聚着千千万万与惠州发展同频共振、同步向前人才的智慧和力量。
党的20D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 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惠州深入学习 贯彻***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 人才工作有关精神,加快形成“惠”聚人才比较优势。目前,惠州人才总量已 突破120万名,高层次人才达到2.8万名,科技领军人才超150名,创新团队71个, 博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增至58家,省级以上创 新平台总量达230家。厚积薄发的惠州,“智力引擎”动能澎湃,群英荟萃事业兴旺。
一、紧跟总航向,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完善
万山磅礴有主峰,千帆竞发有领航。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全面系统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20D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惠州上下始终紧紧跟随、笃定落实。
一是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近年来,惠州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二是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2017年市县同步由党委书记担
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去年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市委人才工作领 导小组,今年9月制定出台《中共惠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制度, 有力保障了人才工作向着正确方向扎实迈进。
三是加强人才工作系统谋划。紧紧围绕加快构建惠州高质量发展格局,坚持人才工作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过去五年统筹实施“人才双高计划”“人才双十行动”,去年开始超前开展“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今年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着手编制《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惠州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惠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定和举荐办法》等,“意见+规划+方案+配套”的“四位一体”顶层设计体系业已形成。
四是持续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突出引导人才矢志爱党爱国、创新创造,市委带动政协、统战等部门定期组织人才座谈、联络感情、倾听需 求,组织16批专家人才赴红旗渠、井冈山等地开展国情研修,常态化开展“弘 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去年底惠州市欧美同学会正式成立, 目前已吸引300多位惠州海外高层次人才,人才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随着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确保了新时代惠州人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惠州、留在惠州、扎根惠州,成为惠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二、栽好“梧桐树”,积极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
在惠东县稔平半岛现场,“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两大科学装置进入建设攻坚期,“国之重器”的神秘面纱即将揭开。
“两大科学装置建成后,能更好地吸引国内外科学家来惠开展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常务副 主任胡正国说,“相信这两大科学装置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将日益凸显,极大地 提升惠州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人才平台是惠州招揽英才的“梧桐树”,也是成就人才事业的“大舞台”。惠州紧抓大项目、大产业、大平台抢滩落户的重大机遇,积极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全面构筑人才竞争新优势。
在持续用好博士后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海外人才工作站等传统优势平台的基础上,惠州依托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
室“两个重大平台”不断加大引才聚才力度,三年建设期内投入12亿元支持东江实验室建设,为两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配套人才安居住房500套,给予购房补贴约3.77亿元,为科研核心骨干、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提供100 名员额编制。
截至目前,“两个重大平台”已吸引12个高端科研团队入驻,集聚了包括夏佳文、张锁江等院士在内的400多名科研人员,申请获得国家项目1个、省级项目8个,扶持资金近亿元。预计2026年全面建成运行后,将长期吸引超1000名全球科研人员来惠交流合作。
产业是人才之基,人才是产业之魂。近年来,惠州坚持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之路,围绕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 精准引才、靶向聚才,不断提高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契合度。
伟乐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仲恺高新区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主要从事视听专业传输,2005年从一间办公室、3个人创业起家,现已发展成为视听领域的“隐形冠军”,客户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惠州产业基础好,对人才非常重视,在超高清显示领域有完整的产业链, 对伟乐这样的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有利。”伟乐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 伟华说,“近年来公司通过产业发展吸引了一批研发人员,这些人才都是公司 精彩视频传输的‘幕后英雄’”。
随着埃克森美孚、恒力(惠州)PTA等重大石化能源项目先后落地建设,“惠”聚人才的强大势能迅速彰显,近1.5万名石化能源人才涵盖石化产业上下游全链条。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等“3+7”工业园区建设持续推进,吸引电子信息产业人才达40余万名。
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交织融合下,八方优才纷纷“惠”聚,在这片沃土扎根成长,强大的“人才引擎”为惠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三、推进“大工程”,推动人才引育向系统性转变
“惠州是一个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的城市,也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 对人才的吸引力强,所以选择在这里扎根奋斗。”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仿真工程师何联说。
求贤若渴,唯才是用。惠州积极应对人才工作形势变化,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有力举措,推进各类人才聚“惠”,逐步形成一些富有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
2013年以来大力推进“百名高才”“天鹅计划”“东江学者”“首席技师” 等八项重点人才工程,促进人才智力加速集聚;
2016年开始实施“梧桐引凤工 程”“天鹅惠聚工程”“博士惠聚工程”等“十大工程”,助力破解转型发展 难题;
今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提出深化实施“惠”聚优才工程,推动人才引育从碎片化向系统性转变。
11月9日,由中共惠州市委组织部主办的“广东省惠州市2023年度选调生专题宣讲”和“惠州市知名企业专场招聘”在“惠”聚优才工程云平台开讲,邀 请惠州10家名企在线直播带岗,短短两个小时就吸引了近万名大学生参与互动。
这是惠州推进“惠”聚优才工程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借助新打造的“惠” 聚优才工程云平台,已引进近2万名人才,形成了攥指成拳的影响力。
“惠”聚优才工程主要包括实施高端人才引育、制造业人才培育、乡土人才振兴、青年人才托举、党政人才提升、各领域专业人才壮大等六大计划。在实践中,惠州坚持把品牌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升级“惠”聚优才工程,着力打造辐射大湾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才工作“金字招牌”。
树品牌,引人才,催活力。更多的引才育才探索实践正在开展。
支持鼓励领军人才“以才引才”,莱佛士制药首席专家叶伟平博士,一人单枪匹马来惠创业,最终带动一批新加坡、新西兰和北京大学的老师同学组团来惠发展。
充分发挥院校“人才蓄水池”作用,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人才培养力度,近五年培育人才达20多万名。
全力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2019年至今开展补贴性培训达47万人次。
今年2月,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抢抓机遇,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重要支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才强市,再现英才聚“惠” 盛况。
四、营造好氛围,近悦远来“生态圈”越来越优
“住进人才公寓,避免了市区、大亚湾两头跑,可以更加专心从事科研工作了。”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院长肖定书说,她是重庆人,本科毕业后赴广州、香港等地深造,专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广州工作了一段时间,最后来到惠州学院任教。
2018年11月,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成立,肖定书任院长,并于2019
年住进大亚湾开发区金湾花园“博士楼”人才公寓。经过几年努力,肖定书带领团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获批纵向科研项目12项,企业合作项目超过30项。
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兴则事业兴。惠州爱才惜才、生态优良,宜居更宜业。近年来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品质内涵不断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迈上新征程,惠州更加注重以最大诚意、最高礼遇、最优政策、最好环境, 为人才在惠创业、实现梦想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真金白银”落实到位。投入1800余万元装修改造人才服务大楼,多措并举盘活近6000套人才周转房,在市中心核心地段新配建3万多平方米人才房,“惠安居”“百贤府”等一批高端人才社区正加快打造。实施“战疫人才贷”,助力10家重点人才企业获得低息无抵押贷款10.53亿元,为30家重点抗疫人才企业申请授信15亿元,为人才提供金融护航服务。未来3年,人才投入还将持续增加近20亿元。
真情实意服务人才。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为人才子女入学、安居、出入境办理等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惠州港澳青年科创园、惠州港澳台侨综合服务中心先后设立,为港澳台侨青年来惠创新创业提供更全面周到支撑服务,目前已累计引进项目58个,实现产业化落地项目5个。
激励机制更加灵活。出台专项管理办法,在编制总量内建立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为承担重大任务的市直单位在满编情况下引进近80名高层次紧缺人才。积极推动向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等用人主体充分授权,高薪聘用7名政府高级雇员充实重大项目专班。
硬平台与软环境并重,既为人才开创茁壮成长的天地,又为人才创造温暖如春的生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当前,惠州正处在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的关键时期, 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要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才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站在人才工作新的历史起点,惠州将继续勇立潮头、乘风破浪, 厚植人才“惠”聚沃土,让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为惠州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咸阳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2日)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咸阳,自古是人才向往和翱翔的地方。商鞅变法、郑国入秦兴修水利、张仪连横等历史典故均发生在这片人才沃土上。
新时代,新作为,离不开知识与人才的助力。
近年来,咸阳深入贯彻***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省人才工 作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基调,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突出高精尖缺,完善政策体系,聚合高端资源、激发人才活力,为加快高质量 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一、强化政策支撑,构建人才集聚新格局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
党的20D报告指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我市创新人才制度,优化人才服务,打造了具有咸阳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
——强化党管人才,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市之力招引贤才。成立全省首家地市级科技工委,增设1个业务科室和增加12个人员编制,在市区县设立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强化制度建设,主动融入秦创原,出台《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包)》《关于加强人才工作大力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以更优惠的引才政策、更有效的聚才良方、更贴心的人才服务,吸引高端人才会集咸阳核心区创新创业。
——强化投入保障,投资10.3亿元建设与西安交通大学西部创新港“零距离”相连的跨渭河大桥。投资约200亿元建设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提供8万平方米孵化基地、4.5万平方米专家公寓、2.5万平方米众创空间,为西安交大3000名学生提供教学、住宿场地,打造人才“栖息地”和创新“策源地”。设立5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亿元的科创种子基金、1.4亿元的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加大政策的支持引导力度。
在此基础上,我市打出了聚才引才的“组合拳”:
——主动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已与49所高校院所签订《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在69所高校院所选聘133名“科技大使” 作为产学研合作桥梁纽带,共吸引高层次人才2104名。
——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形成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张敏团队、陕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巴宏波团队等236人组成的32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咸阳),与高校院所人才团队共签订32 项意向协议,合同金额1340万元。
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政策措施,我市营造了良好的引才聚才环境,提升引才聚才能力,积极为来咸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政策优势。
二、外引内育,打造人才发展新引擎
人才兴则咸阳兴,人才强则咸阳强。
我市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将柔性引才作为破解人才“瓶颈”的关键举措。实施“兴咸人才计划”。计划利用5年时间,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00名(个), 培育300名行业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区域发展人才。
搭建合作“金”桥引才。去年10月,咸阳市在全国地市一级率先召开“人才兴咸创新发展”大会,与119家高校、76家科研院所和31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人才交流。签约合作科技项目371项,总投资642亿元。坚持一年一主题,聚焦电子信息、中医药等产业,连续5年举办高端学术论坛。
聘请“科技顾问”引才,向咸阳之外的院士发出招贤帖,集中聘请34名两 院院士担任“科技顾问”。向咸阳籍在外院士伸出橄榄枝,实施人才回归工程, 常态化联系咸阳籍在外院士15名。市财政每年为每名院士提供调研经费,鼓励 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
设立招才分局引才,依托咸阳驻外招商分局,面向全国主要经济区和人才高地举行招才引智活动。去年以来,共招引科技创新项目16个,总投资6亿元。
建立科研“飞地”引才,实现共享人才资源,加速高端人才智力的承接转化,助推产业发展。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地处兴平市交通不便、人才难留, 通过在秦创原建立协同创新中心,走出一条人才研发在“飞地”、生产在兴平的高端引才新路子。陕西正泰集团与西安交大联合建设的智能电气创新中心,
聘请产业顶尖人才团队技术攻关,承担了44项省级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11项通过省级鉴定,新产品创收17.5亿元。
实施揭榜挂帅引才,面向全市300多家企业征集筛选确定37项技术难题,形成难题“榜单”悬赏4116万元,单个项目悬赏金额最高700万元,对外招引全国科研团队联合技术攻关,实现“难题攻关在高校(院所),技术升级在企业” 的协同发展。同时,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奖励揭榜成功者。
凡是人才向往的地方,一定充满希望,如今求贤若渴的咸阳大地,紧扣“人才强市”良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高植梧桐,让人才尽享“新”福利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在咸阳大地竞相奔腾。
人才服务是个复杂的工程,要做到家,就要关注到各个层面、每个细节。 我市坚持把做好人才服务作为留才重要手段,连续出台系列人才工作政策,在 全市上下营造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让人才在咸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市级领导带头走访慰问专家人才,春节以市委名义向全市专家人才和咸阳籍在外专家人才寄送《慰问信》。
加大资金支持,设立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列支1500万元, 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载体建设。
给予省级“产业领军人才”最高100万元项目资助,招引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发放5万元生活补贴。
开展暖心服务,修订《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管理办法》,将专家津贴由每月200元提高到500元。
出台《咸阳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细化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事项。
在咸阳高新区建立高层次专家人才之家,开展政策宣传、成果展示、会议洽谈、交流联谊等活动。
在咸阳市中心医院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实行全程专人陪诊服务,全方位、高质量服务专家人才。
站在新的起点,咸阳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情怀,诚挚邀请八方英才来咸共谋发展、共创未来,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
淄博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22日)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
展开新时代淄博经济社会发展的壮美画卷,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人才工作图景——设置12个人才专项计划,实施科技项目400余项,引育国家和省市重点人才工程专家424人,涌现“纺织面料颜色数字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炼化含硫废气超低硫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77 个项目获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奖,全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近年来,我市人才吸引力和集聚力持续走高,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的好态势不断巩固,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让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在淄博大地竞相奔腾。
一、党管人才格局持续完善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障。党管人才, 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
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我市顶格设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5名市级领导同志担任副组长, 成员单位由22家扩增至27家,并逐一明确和落实116项党管人才职责任务,“高位推进”成为全市人才工作的鲜明特色。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是党管人才的关键。我市创新实施“书记人才 工作项目”和“一部门一品牌”创建工作,在全省率先实施人才工作述职评议, 纵向推进抓书记、横向推进抓局长,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更加完善。
在此格局之下,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既挂帅又出征,把党管人才落到实处。我市平均以两年为周期升级完善一次人才政策,出台淄博“人才金政50条”“关心关爱企业家10条”“青年创业25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等综合性政策文件,创新创业支持体系逐渐成熟,具有“淄博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断巩固。
二、人才队伍规模素质不断提升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淄博城市的复兴需要产业的持续转型升级,需要创新驱动的不断赋能,而人才就是淄博城市升级突破所需的“第一资源”。
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我市完善全周期全链条全类别人才支持体系,人才队伍结构性调整取得重要突破,人才集聚态势持续增强——
积极抢抓海外人才和青年人才引进机遇,实施“产业人才领军计划”,建立高校留淄奖励考核机制、大学生来淄体验等制度,近五年,市级以上领军人才年均引育60人以上并实现连续递增,提前近一年时间完成“三年十万大学生引进计划”目标任务,接续启动“五年二十万大学生来淄创新创业计划”。
不断拓展引才聚才新渠道,以多元化方式开展招才引智工作,让更多人才 与淄博相互赋能、相互成就,成为“城市发展合伙人”。依托“血缘”“地缘” “行业缘”“校友缘”等各种人缘关系“以才引才”,设立“引才伯乐奖”, 鼓励人才积极成为淄博的“政策宣讲大使”和“引才大使”,实现了“以才引 才”良性循环。
目前,全市已累计培养首席技师、乡村之星、和谐使者、文化英才等行业拔尖人才737人,打造了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高端人才队伍。
三、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化
人才有活力,创新才有动力。事业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在体制机制。
近年来,我市聚焦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各方面,持续推进人才制度改革攻坚。先后出台了《淄博市分类推进人才评价的实施办法》和“人才贷”“人才险” 等40余个人才政策文件,有力破除了人才管理、引进、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等方面体制机制障碍,架起了人才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2022年7月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淄博人才工作若干措施》(淄博“人才金政50条”),紧盯人才发展最前沿和外地最新政策,在全国率先将中专生和中级工纳入人才政策,对在淄工作的中专、大专、本科、硕士支持标准全国最高。率先出台企业“中间人才”自主评价政策,打破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限制,对企业认定的“关键人才”给予重点支持。探索推出“双落户”“金种子”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断推动人才引育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了淄博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
四、人才平台载体搭建更趋多样
人才平台载体是人才承载力的关键,是成就人才的“梧桐树”。
近年来,我市聚焦提升人才平台承载能力,布局建设了科学城、大学城、 创新创业谷“两城一谷”,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淄博产业 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落户淄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 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400余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5家、高新技术企业1027家,逐步形成创新创造的“燎原之势”。
依托校城融合、院士淄博行、高端人才淄博行、“双招双引”省外行、“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青鸟计划人才聚齐”等引才活动平台,在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等地设立海外孵化器,与清华、上海交大、山大、武汉理工等高校院所共建241家科研平台,形成了覆盖全市主导产业的校城融合平台矩阵。
五、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日渐优化
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生态的竞争。“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淄博对人才的关爱,不仅渗透在服务理念,更流淌在发展环境中。
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理念,我市着力建设“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好创业”的“五好”城市和“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构建人才“引育留用”链条体系。
整合部门服务资源,组建淄博市“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联盟”,统筹职能部门、市场机构、专家人才等多方力量,为人才和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和“定制化”精准服务。成立淄博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联席会议工作协调小组,在全市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669名,建立全周期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开辟交通出行、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就医体检等19类28项绿色通道服务。加快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全域筹建人才公寓项目2.1万套。在全国率先实行“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免申即享”机制,用优质的服务“拴心留人”, 各类人才、企业零跑腿享受资金支持超10亿元,人才环境吸引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六、人才引领发展作用日益突出
引天下英才而聚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如今,淄博正成为海内外各层次人才的逐梦之地。为解决产业技术难题,补齐智能装备产业领域人才短板,今年6月11日,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联合带领25家龙头骨干企业将产业项目对接洽谈会开到哈尔滨。5位专家进行技术成果现场“发榜”,5家企业进行技术难题现场“发榜”,现场对接技术难题和人才需求20余项,哈工大4位专家被淄博企业聘为“科技副总”。
“揭榜挂帅”就是能者上、智者上、谁有本事谁上,从实质上看,是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成效为衡量标准,用市场竞争来激发创新活力的一种科研课题分派机制和激励机制。
山东华成集团“高性能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发榜” 后,在短短一个月内,就陆续有十几家大学和科研院所联系企业。经过充分论证、比较,企业于2021年7月底与巴渝学者、重庆大学魏静教授达成合作意向。目前,魏静教授已与企业联合申请专利5项,解决了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 其项目技术水平与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市已构建“寻榜、写榜、发榜、揭榜、荐榜、评榜、奖榜”全链条“揭榜挂帅”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揭榜挂帅”引才机制的实施方案》,面向国内外发布企业技术难题榜单55项,先后吸引27个专家团队与发榜企业进行对接,带动项目研发投入1.66亿元,加快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支撑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探索从高校选聘高层次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研究出台了《高校高层次人才挂任“科技副总”选聘办法》《淄博“科技副总” 产业创新赋能行动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高校创新理念前沿、高层次人才密集以及淄博工业门类齐全、企才匹配等优势,创新建立双向选择、自主评价、补贴激励、试用退出于一体的完整链条。目前,已有490名高校专家人才到我市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60余项、转化成果130余项,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5亿元,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钦元教授挂职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科技副总”,利用技术专长对酶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方式进行优化,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80%以上;
济南大学付秀丽教授在淄博大亚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科技副总”,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1个、申报专利技术12项、研发新产品3个。
谁掌握人才,谁就赢得了未来。今天,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淄博, 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这个“关键变量”成为不断推动淄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临沂市近年来人才工作总结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人才”二字,寥寥数笔,却是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市之基,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这是***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殷切期望。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理念,打造“才聚沂蒙、智汇琅琊”人才品牌,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保障,推进人才强市迈出坚实步伐。
一、党管人才,凝聚人才发展合力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人才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我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
随着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组织、人社、科技等30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
市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市人才工作集团与市委组织部共同建立“党管人才、部门服务、市场赋能”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工作机制: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负责全市人才规划、政策制定;
人才中心承担人才发展、服务等具体业务;
人才集团“四有四创”经验做法开创了沂蒙老区市场化、专业化引才育才留才的新局面,获评全国人才工作优秀案例。
我市把党管人才具体落实到党爱人才、党聚人才、党兴人才上,在全省率先出台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22条,才聚沂蒙23条等“一揽子”新政。创新创业支持体系逐渐成熟,具有临沂特色的人才制度体系不断巩固。
二、精准引才,构建人才聚集新高地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我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全力推进人才工作,以一个个海纳百川的良方,广聚天下之英才,人才工作步履坚定、阔步前行。
——项目引才。我市围绕重点企业开展人才、技术需求调研,举办“高层
次人才沂蒙行”“长三角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外国专家沂蒙行”等活动,精准引进高端人才。遴选全市首批20家重点用人企业,拨付专项经费用于企业急需人才引进,建立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出台“人才飞地”建设管理办法,拿出真金白银补助“招贤纳士”。
——平台招才。聚焦青年人才支撑,实施“千名学生进国企”“临沂—名校直通车”“青鸟计划、才聚沂蒙”云招聘等活动,制定“沂蒙优才”引进计划,搭建青年人才招引平台。
——乡情聚才。聚焦在外人才回聚,实施“沂蒙英才回聚行动”,编制《临沂在外人才名录》,收录各类人才1万余名,先后组织举办儒商大会“情系沂蒙” 恳谈会、“院士专家沂蒙行”等人才活动50多场。
三、高质育才,厚植人才创新创业“沃土”
人才培育必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才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切实发挥作用。我市深入实施“产才融合”模式,汇聚各方人才,靶向育才用才,发挥服务效能,让人才精准发力,产业之路提质增效。着眼科技领军人才。以科技领军人才作为重点,累计引育省泰山产业领军
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600多个。
培育“沂蒙”系列人才。我市高质量推进“沂蒙”系列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形成“齐鲁”系列人才梯队,累计培养各类本土人才1500余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79万人。实施企业家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设立企业家日,评选“行业领军企业家”,举办沂蒙企业家大讲堂,提升本土企业家能力水平。
竞赛推荐育才。通过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打造“创业沂蒙·共赢未 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品牌,采取以赛代评的方式,筛选优质人才项目落地, 目前已举办两届,评选优质获奖项目60个。
四、创优环境,营造近悦远来“生态圈”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我市以更加精准精细的服务凝聚人才, 不断增强人才黏性,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要为人才搭建更专业的舞台。我市立足人才发展需求,积极创建各类科研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48个,兰陵农业(蔬菜) 产业专家服务基地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临沂应用科学城被评为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
要破解人才创新创业融资难。我市探索建立“人才贷”、人才创投基金等金融产品,目前累计发放“人才贷”2.38亿元,募集社会资本1.3亿元。成立科创风投资本联盟,42家风投机构与50家企业达成124个投资意向。
让人才“安家”更“安心”。我市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体系,发放“沂蒙惠才卡”,让高层次人才可便捷地享受到户籍、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29项优惠政策和17大类27项便利服务。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对未来5年临沂人才工作提出了“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完善全谱系人才支撑体系”的部署要求,传递出重视 人才、渴求人才的强烈信号。今后,我市将以更加完善的人才政策,更加优良 的人才生态,更加高效的引育机制,更加贴心的服务保障,努力打造人才汇聚、创新创业的沃土,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 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为推动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提供强大的人才 支撑和智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中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14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巴中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 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创新实施“巴山优才计划”“百千万引才工程”,为加快“三市两地一枢纽”建设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十年来,“人才为本”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人才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全市人才事业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
一、坚持党管人才,提升事业凝聚力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巴中市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的首要位置来谋划推动。
隆重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确立未来人才工作由重引进转向引留并重、为我所有转向为我所用、招引个体转向招引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面向党政机关转向面向重点专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四个转向”总体思路。出台《巴中市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及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晰未来五年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重点任务,确立“5311”聚才目标。
升格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月调度、季通报、半年总结、年终述职”运行机制,推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市县(区)联动述职等机制,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出席各类人才座谈交流、评选表扬、走访慰问等活动,示范带动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党管人才政治责任,切实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广大人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深怀爱国之心、深耕革命老区,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职责。
二、坚持政策为先,提高区域竞争力
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政策和环境的竞争。十八大以来,我市紧扣人才发展核心环节,把人才政策创新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站在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的宏观视野来思考筹划人才发展政策,对标发达地区创新人
才吸引、使用、评价、激励的具体措施,不断提高人才政策服务产业发展、民生发展的实效性、针对性,构建起全方位支持人才创业、鼓励人才创新政策体系,切实把巴中打造成人才实现梦想的创业热土、发展沃土。
2015年,出台《巴中市引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激励暂行办法》, 建立起引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激励政策体系。
2017年,出台《关于实施“巴山优才计划”的意见》,科学设置“十三五” 时期人才工作重点任务、重大部署,紧紧围绕实施人才发展“五大工程”“七 项改革”,推进63项重点任务落实。
2021年,出台《关于实施“百千万引才工程”的通知》,紧扣“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大幅提高人才政策待遇,将正、副高级职称人才,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安家补助分别提高到25万元、15万元、20万元、10万元, 最高增幅达102%。
2022年,出台《巴中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服务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发展暂行办法》,聚焦“1+3”主导产业发展,采取“岗编适度分离”方式,引导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集聚。
三、创新引才模式,开辟人才引进快车道
奔赴知名高校专项引才,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人才,端口前移引进人才,推行柔性引才模式,实施乡情聚才行动在不见硝烟的“引才大战”中,巴中市委市政府创新多种引才模式礼遇人才,各类优秀人才由四面八方向着革命老区奔赴而来。
2015年,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拿出58个岗位,参与省委组织部赴国内知名高校公开引进人才活动,开启知名高校引才之旅。
2018年,启动首届“智汇巴中?才领未来”赴“成渝西”高校专项自主引才活动,签订意向协议558人,是2017年的6倍以上;
正式聘用137人,是2017年赴高校引才聘用人数的7倍以上,刷新历史纪录。
2021年,第四届“智汇巴中才领未来”赴高校专项引才活动,再次刷新巴中人才引进历史记录。求职人数突破万人大关,意向协议书签约人数突破2000 人,报考企业的优秀人才也出现大幅度增长,线上接受投递简历超过2000份, 涨幅达300%。
四、着重培育培养,锻造人才兴巴主力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总 书记“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重要指示,在引才同时着力抓好本土人才培育, 从根本上提升人才竞争力。
2012年,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启动首批高层次人才评选认定,遴选全市各行业系统高层次人才105名。
2016年,全市拓展“人才+项目”教育培训、“六位一体”递进培养、“三个一线”实践历练三个育才路径,遴选培育优秀干部人才244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48名、优秀企业家37名、创新型企业家64名,本地人才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2017年,成立了“巴中村政学院”,常态化举办村级后备干部人才专修班, 培训引进人才800余名、专技人才5000余名,村级后备干部人才8700余人次,储备乡土人才1.8万余名。依托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支持2027 名村干部提升学历。
2022年,升格“巴山优才培育计划”为市委评选表扬项目,新增巴山名导、巴山名厨、巴山工匠等评选项目,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资金资助分别提高到 20万元、6万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270%、66%,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给予
500万元资助。
五、激发内生动力,搭建人才成长大平台
“要突破身份界限、体制界限、地域界限,让人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有序流动。”市委书记何平的郑重表态,奏响了各 类人才在巴中这片红色土地上尽情释放创新智慧和创业激情的“冲锋号”。
创新出台引进人才“特设岗位”管理办法,突破用人单位岗位总量、结构比例限制,103名引进人才通过“特设岗位”聘用到新岗位。率先在全省探索实施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469人成为“双技”人才。
2021年,市委召开表彰大会表扬优秀引进人才。4年来,已累计表扬优秀引进人才50名,并对符合条件的全部提拔重用。
启动“三线墩苗育才计划”,244名干部人才上派下挂实践锻炼,50名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和县(区)部门、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互派任职。
启动实施“筑梦乡村?奋斗有我”人才下乡万里行活动,从2022年起,每年选派100名以上专家人才在春耕、夏种、秋收等农忙时节,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首批选派112名专家人才组建16支服务团,结对帮带“土专
家”“田秀才”235名,既让专家人才在基层发挥作用、实现价值,又帮助基层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农技队伍。
六、强化服务保障,营造近悦远来好生态
引进人才十分重要,留住人才也很关键。从注重细节到便捷举措,从提高服务水平到提升宜居程度,从吸引人才上“快人一步”到礼遇人才上“超常力度”,我市为留住人才,坚持在“留”上出实招、优服务、解难题。
市县(区)新成立(改组)人才服务(发展)中心,重点用人单位配备人才服务专员,构建起“1+6+N”人才服务体系,集中受理高层次人才服务事项, 定期收集人才个性化需求,建立人才专项服务台账,定期销号、限时办结,为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
率先在全省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青年人才卡”,提供衣食住行等20余项 服务。为63名专家人才发放“巴山优才卡”,提供政务、金融、科研等8项政策支持;
高标准建设党政人才公寓414套、产业人才公寓772套,配套建设健身房、人才书吧等设施,已有323名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拎包入住。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优秀人才不受缴存年限和余额限制,最高可贷60万元。成立市人才协会, 建立涵盖专家学者、引进人才、选调生、民营企业家等人才的会员库,定期举 办交友联谊、游泳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人才业余生活。
重才、引才、聚才、爱才在“人才强市”战略推动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各类人才争当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奋斗者、奉献者,以热爱和奉献书写“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大美情怀,把智慧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12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把国家所需、未来所向、群众所盼和张掖所能有机结合起来,主动融入全省、全市中心大局,不断做大引才育才平台、增强聚才用才效应,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为建设新时代幸福美好新张掖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事业顶层设计更加明晰
“能够参加这么高规格的会议,接受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我非常荣幸,今后将立足本职,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首届百名优秀人才代表刘贤德在参加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后激动地说。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隆重表彰各领域优秀人才,这是张掖市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优秀人才集聚到事业发展伟大奋斗中来的一个重要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顶层谋划为引擎,全力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先后两次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议,与优秀人才代表、人才工作者深入交流、共话未来,深入查找人才工作领域的短板不足和突出问题,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人才强省、人才强市战略“抓什么”“怎么抓”等重大问题,谋划确立了精准育才、高效引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的人才“育引用留”新机制,靶向提出了建设河西走廊重要人才集聚洼地和创新创业高地的人才发展新目标。
紧密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出台《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开发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46个,以更加积极的举措发现人才,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使用人才,以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人才,构建了覆盖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等各环节的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着力打造人才干事有舞台、成长有空间、发展有未来的创新创业热土。
布局已定,落子有声。开展人才政策“大梳理、大落实”,在政策运用上
实现最大化、最优化。将述职评议机制引入人才工作,制定出台《人才工作述职评议办法》,连续2年组织6个县区和19个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逐一述责任、晒亮点、查不足、提措施,参与评议的同志既看成绩单、又开“诊断书”,以此倒逼一把手落实第一责任,督导各方面齐抓第一资源,有效解决了人才工作“抓不住”的问题。
如今,张掖市党管人才优势逐步彰显,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全市各级党政领导把做好人才工作摆到首要位置、提到重要议程、作为大事来抓,努力将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来,特别是“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政治责任持续增强,“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管行业就要管人才”已经成为普遍共识。
二、持续放权松绑搞活,人才创新动能更加强劲
“激发人才活力,就要聚焦人才体制机制‘放权’‘松绑’‘搞活’,赋予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这样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始终着眼破解人才领域“堵点”“痛点”问题, 制定人才管理权限下放清单,在全省率先下放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职称评审、 公开招聘、岗位设置、限额外聘用等权限,配套《优化市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做好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工作的意见》,坚持“一下放、三单列、一特设、两提高、一统筹”盘活用好事业单位高级岗位,坚持“一下 放、两放宽、三备案、两允许”优化事业单位招聘方式,坚持“四下放、一调 整”更好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持续优化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有效激 活事业单位效能、激发事业人员活力。
大力开展人才“放管服”改革,出台鼓励农业科技人才从事农业产业开发 服务《办法》,坚持试点先行,在市农科院推行“156”人才政策,允许科技人员在院所与企业之间自由流动,打破身份、学历、职称、学科、课题组5个界限, 赋予科技资源配置、科研方向选题、经费支配、成员组建、成果排名、收入分 配6个方面自主决定权,全院61%的科研人员“双向兼职”,创办领办种子企业8 家,实现年产值3亿多元,带动全市1000多名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800多个。这一做法入选全国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典型案例。
创新引入科技项目竞争机制,大力推行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制度,拿出300万元补助资金,面向全省、全国公开张榜引入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聚力攻关现代农业、现代种业、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领域14个方面的技 术难题,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在人才培养、团队引进、联盟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临泽县百惠沃田生物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依托第一批凹凸棒石高值化试点项目,升级10000吨年高效凹凸棒石有机肥生产线1条,研发的凹凸棒石有机肥当年就投产销售,生产产品1400多吨, 实现销售收入120多万元。
十年来,全市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有效激发了人才内驱力,激活了人才队伍“一池春水”,让人才创新创业之焰“生生不息”,释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三、推进重大人才工程,人才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我们总结出了‘连栋钢架大棚娃娃菜复种番茄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模式’, 亩均收益可达3.8万元,较常规种植亩增收1万元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蔬菜产业专家服务团团长张文斌介绍说。
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人才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着眼乡村人才 振兴,启动实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业百社万才”计划,先后3批次整合河西学院、科研院所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家人才120多名,组建玉米制种、蔬菜、食用菌、直播营销等10个专家服务团,筛选120个人才引领型农民合作社进行扶持,利用5年时间培养10000名以上农村实用人才,让专家人才走下去、经营人 才强起来、实用人才育起来,推动形成高端人才把脉会诊、经营人才营销运作、技能人才生产管理,“乔灌草并茂”的乡村产业人才格局。仅近3年专家人才下沉一线“组团式”“零距离”开展联系对接服务587场次,试验示范新品种380 多个,转化科技成果93项,解决发展难题170多个,培训农户3.58万人次。该工程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取得显著成效。“十业百社万才”计划获2021年度第五 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
长期以来,张掖市一直“求贤若渴”,“十业百社万才”计划只是全市在 推进各类人才汇聚过程中,探索形成的人才工作品牌之一。近些年,张掖市立 足推动产业发展、用好本土优秀人才,先后谋划实施了“一园一策”人才支持 行动、“一产业一人才支持计划”、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大学生留张来张就业 创业行动等一大批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人才工作品牌。仅2022年4月实施的大学生留张来张就业创业行动,就集成提出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基层项目招录、 提高就业见习补贴、强化创业贷款支持、加强政校企沟通等吸才聚才措施20条,
半年时间就吸引5257名高校毕业生留张来张就业创业,同比增长43.63%。实施的“一产业一人才支持计划”,细化配套政策措施27项,为六大产业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2名;
对柔性聘用的产业专家每人每年给予5万元的补贴,落实人才公寓、绿色就医等优惠待遇,先后吸引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人才100余名高端专家,组建6个专家智库,为张掖发展“把脉问诊”“引航导向”。
“张掖以创新突破的政策举措、满满的诚意,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扎根这里。”谈及为何选择张掖,毕业于东华大学的博士叶某这样说。
梧高凤必至,花开蝶自来。在全市各类重大人才工程计划的撬动下,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1.04万人;
在各类人才队伍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名,省领军人才12名,具有正高级职称资格人才370名。张掖这片热土,正在以其开放包容的胸怀、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各方优秀人才纷至沓来,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放飞梦想、驰骋天地。
四、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人才成长生态更加优越
人才聚才能事业兴。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是张掖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良好环境的高度概括。为此,一个个“干事创业”的高层次创新平台正在加快搭建,一项项“拴心留人”的好事实事正在加快落实。“来到这里,第一感觉就是张掖厚爱人才,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的氛围很浓
厚。”这是兰州理工大学史思阳来张掖创业时的感受,也代表了很多来张人才的心声。在经过创业基地孵化、创业导师跟踪指导后,史思阳成功创办张掖至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当年新增吸纳就业10名,生产经营收入达164万元。
张掖市着眼实施最开放、最积极、最具含金量的引才政策,修订《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办法》,提出人才公寓、生活补贴等14项优惠政策待遇,统筹100 个专项编制建立“引进人才编制池”,实施重点产业组团引才、高端人才柔性聘用、“张掖籍优秀人才回流”三大计划,先后为重点产业管理部门、重点企业引进专业急需紧缺人才1938名,聘用包括2名院士在内的高端专家255名,引导120多名在外优秀人才回流建设家乡。
吸引人才、让人才聪明才智充分涌流,靠政策更靠平台。长期以来,张掖市坚持把人才平台建在人才激励的关键处、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支持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引才引智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52个、协同创新基地130多个,建立“优秀专家人才工作室”74个、市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0 个,支持2000多名人才依托平台发挥专长、展现才华。建立产业发展资金,落实税费减免、创新奖励等一次性奖补措施,适时举办企业家沙龙、“企业家大讲堂”,累计培训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万多名,支持他们在经济发展、产业振兴中挑大梁、唱主角。
人才既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张掖市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在产业园 区和双创基地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实行全程代办制度,让人才足不出户 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认真落实“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推荐152名高层次人才申领获颁服务卡。实行贴心服务,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联系服务优秀专家 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拎包入住公寓,开辟免费体检“绿色通道”,协调解 决配偶调动、子女入园等问题,以精准可心的服务营造了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
人才蔚起,事业方兴。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20D精神,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让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让各路才俊聪明才智竞相涌流,着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事业发展的伟大奋斗中来,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张掖源源不断贡献人才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14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一体化政策激励体系,推动人才工作持续进步,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经过十年的努力,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环境大幅改善,人才效能逐步释放全州人才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坚持党管人才,提高人才政策吸引力
着眼人才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建立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机制、保障机制入手,集中在责任落实、经费投入等方面多点发力,形成爱才兴才“新格局”。
一是加强组织推动。州委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州战略,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定期研究人才工作,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在全州上下形成大抓人才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合力,构建起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着眼人才长远发展,破除人才引育制度机制瓶颈,制定出台《临夏州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临夏州公开选聘州直属学校校长办法(试行)》《临夏州拔尖人才评选管理办法》等举措,打通制约人才发展的堵点难点,提升人才工作政策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2021年5月,为进一步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及时修订完善引才办法,大幅提高安家补贴,首次将“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大学本科生纳入安家补贴发放范围,同时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及“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安家补助分别提高到28万元、20万元, 公费师范生、一流大学A类高校本科生安家补贴分别提高到25万元、5万元。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牢固树立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在州县市财力困难的情况下,把人才工作预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支出,形成全州上下一股绳、合力投资人才的生动局面。2019年以来,累计兑现落实引进人才安家补贴1430余万元,发放拔尖人才一次性奖励72万元。着眼改善人才居住条件,营造
良好生活环境,州上统一改造人才公寓100套,县市集中改造人才公寓320套, 新建人才小区住房100套,有效解决了引进人才居住难问题。
二、创新引才模式,开辟人才引进快车道
奔赴知名高校专项引才、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人才、端口前移引进人才在不见硝烟的“引才大战”中,州委、州政府创新多种引才模式、礼遇各类人才,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各类优秀人才由四面八方向着美丽临夏奔赴而来。
一是科学规划引才。立足教育教学、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等领域人才紧缺的实际,州委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摸排人才底数,经综合分析研判,按急需紧缺的原则,制定《临夏州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列出城乡规划、公共卫生、金融法律、文化旅游等12类紧缺学科,涵盖210个本科专业和329个研究生专业,确保引才工作高效、引才数量适度、引才结构合理。
二是主动上门引才。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季和秋季招聘黄金期,组建赴外引才工作组,通过现场推介招聘、面试签约等方式,主动上门求贤揽才。2019年以来,先后赴北京、武汉、西安、成都、兰州等地“双一流”建设高校举办21场招才引智专场活动,分14批引进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2250人,其中“双一流”高校本科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598人,有效缓解了人才断层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特别是克服疫情严重影响,开创“线上面试”模式,先后组织开展3批次人才引进,实现了疫情之下引才不断档。
三是精准高效引才。立足全州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校管理理念不新的实 际,专门制定《临夏州公开选聘州直属学校校长办法(试行)》,面向全国公 开选聘临夏现代职业学院院长和临夏中学校长,开创了我州引进高层次人才的 先例。永靖县、东乡县、临夏市分别聘请省内外知名中学校长担任本县市高中 校长,临夏市与济南市市中区创造性开展教育帮扶协作,由市中区选派的优秀 校长和骨干教师接管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汇聚行业精英,释放“鲶鱼效应”, 激活了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三、激发内生动力,搭建人才成长大平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在着力引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同时,我州不忘对人才的常态培养和精准培育,使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才。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为提高引进人才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帮助引进人才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州委组织部牵头,州委党校、州人社
局、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及各县市委组织部配合,每年集中在州委党校举办1期以上新引进人才岗前培训班。同时,先后组织开展5期人才联谊活动和系列知识讲座,搭建人才交流沟通平台,提升人才归属感。
二是激发人才活力。激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2021年精心组织实施新一批拔尖人才评选工作,事迹突出、贡献显著的教育、卫生、农业、文化等领域100 名优秀人才被命名为州级拔尖人才,进一步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积极开展“人才领航?服务基层”帮扶行动,要求拔尖人才到基层联系帮扶15天、帮带培养2名青年骨干,有效带动提升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
三是注重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批优秀教育人才,培育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我州教育教学质量,州委、州政府评选出第一批10名临夏名校长、20名临夏名班主任、20名临夏名师,组建成立“三名人才”工作室,全面推进全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重才、引才、聚才、爱才。在“人才强州”战略推动下,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类人才争当临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奋斗者、奉献者, 以热爱和奉献书写“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大美情怀,把智慧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打造“五个区”、建设“六个临夏”贡献力量。
孝义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17日)
近年来,孝义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 展工作理念,聚焦聚力全市发展大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持续完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打造人才服务的 优质生态环境。
一项项关于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的有力举措,推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孝义、奔赴孝义,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为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厚积薄发的孝义,已然成为群英荟萃之地,“智力引擎”动能澎湃。放眼整个胜溪大地,处处洋溢着创新的激情,澎湃着创造的活力,活跃着创业的身影,铺展出一幅奋力建设全省共同富裕示范标杆市的壮美画卷。
一、海纳百川集聚人才,构筑人才汇流“新高地”
盛夏八月,喜讯传来!8月16日,“牵手百年名校逐梦百强未来”——孝义市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12大基地”授牌仪式举行,经过多次对接,双方合作共建了涉及高校科研平台延伸、科技成果转化、农产品供应等内容的12大基地30个项目清单。孝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薛平从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挂牌活动、提供保障服务、建设长效机制、创新工作举措等方面,对推进“12大基地”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山西农大将充分利用“12大基地”平台载体,围绕该市核桃、设施蔬菜等特优产业,把更多优势资源投向孝义、更多转型项目落地孝义,进一步集聚顶尖科技人才、打造高端创新平台、转化重大科研成果,实现“1+1>2”的双赢效应。
以人才之活力,开发展之新篇。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 孝义市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核心要素,着力构建“引育留用”的全链条人才工作体系,与包括山西农大在内的41所国内知名高校联合打造了81个省校合作基地,建立起高等院校与该市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1月7日,北京理工大学在孝义中学举行了优质生源基地授牌仪式;
5月27日, 山西大学煤基产业组赴该市鹏飞集团调研园区基地、产业链延伸、低碳技术及 十四五规划情况;
6月10日,孝义中学被山西省射击协会授予“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荣誉称号;
6月18日,孝义法学会与太原理工文法学院共建“太原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6月20日,吕梁职业技术学院与该市金达集团联合举办企业新型学徒制首届学生毕业典礼;
6月25日,西南财经大学——孝义中学优质生源基地签约仪式在孝义中学举行;
6月29日,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省级医学专家(孝义)工作站授牌仪式在孝义市人民医院举行;
7月11日,晋中信息学院在鹏飞集团挂牌社会实践基地。
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国之基。孝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 央、省委、吕梁市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 施人才强市战略,围绕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相继推出了人才落户、人才安居、编制周转、奖励资助等一揽子招才举措。扎实推进省校合作,高标 准建设人才公寓,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全覆盖,先后建立起专家工作站4个, 企业技术中心19个,省校合作基地52个,省级众创研究所3个,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专项人才总量超过2万人,全市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人才服 务保障不断加强,形成了城市与人才发展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该市坚持需求导向,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对不同人才采取针对性引育方式,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引才体系。今年以来,事业单位“招才引智” 198人,其中研究生123人;
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2名博士;
通过人才“回流”行动,引进7名优秀在外人才。下一步,该市将采取“产业+人才” “项目+人才”“峰会+人才”“平台+人才”多措并举集聚人才。盘活利用好鹏飞产业学院、鹏飞绿色智慧煤焦化工产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和高新科技园区众创 空间3个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大数据等领域引进战略人才等;
深入企业一线,实地调研“体制外”人才引进 培养使用情况;
深化该市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技能孝义行 动”,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
二、如获至宝爱惜人才,营造人才最优“生态圈”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15日,孝义市人才公寓举行2022年度“招才引智” 首批高层次人才入住仪式。仪式上,孝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薛平为首批入 住的人才代表发放公寓钥匙,17名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 外高校在该市就业的高层次人才正式入住人才公寓。
为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孝义市委、市政府投资380余万元装修了50套可“拎包入住”的样板间,出台了《孝义市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孝义市人才公寓服务指南》,选定了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成员马中华等17人为人才公寓首批入
住对象。小区内还为入住人员规划了“人才e家”公共服务空间,包括多功能厅、书吧、娱乐室、健身休闲、健康咨询等功能区域,努力为高层次人才创造优质 条件,让人才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兴。”孝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薛平说,“要 不断创新机制、精细服务,营造优质的环境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孝义市坚持把人才放在发展“C位”,以“最贴身”的政务服务、“最贴合”的市场服务、“最贴心”的生活服务,厚植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今年以来,孝义市编制了《孝义市人才工作政策法规汇编》《孝义市人才工作手册》,拟定了人才工作目录,明确了基本理论、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框架体系;
开展了孝义市高层次人才调查摸底工作,形成高层次人才台账,全面统计了全市1759名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情况;
建立了乡镇(街道)法律人才库;
通过开办读书班、科技知识专题研讨班等一系列社会性活动,保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真正起作用、出实效。
近年来,孝义市秉持人才兴市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战略定力, 把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四篇文章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大量 人才在孝义这片热土上点燃奋斗激情,书写精彩华章,为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市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定期走访慰问、聆听意见、上门服务。4月22日,孝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薛平带队走访慰问了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成员马中华;
5月13日,薛平一行前往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走访慰问许毅、王冲、张亚茹、吴海洋、冷帅5名博士;
6月9日,省委组织部和吕梁市委组织部领导赴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再度走访马中华博士。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人才驱动、创新赋能,让创新、创业、创造之风在孝河大地充分涌流。5月25日,“引领的力量——孝义市优秀人才云命名仪式”举行,经过推荐申报、评审初选、复审评议、社会公示等环节,30 名个人和6个团队脱颖而出,获得“孝义市优秀人才”殊荣,受到隆重表彰,激励孝义全市上下加快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满怀豪情扛起在全省县域 经济发展中“扛大旗、作表率”的光荣使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孝义市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聚焦教育、卫生、乡村振兴等民生领域短板,聚焦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坚持一流标准,为广大人才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的服务, 抓好自主培养,积极探索经验,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使人才体制机制建设走在全省和吕梁市前列。
引才靠的是待遇和福利,留才则需要环境和生态。孝义市紧紧围绕“引得 来、育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目标,不断加大人才服务保障力度,大力营 造爱才惜才、敬才重才的人才发展新环境。该市将以人才公寓、校地合作和优 秀人才选树为题材,设计《来自基层人才工作的生动实践指导手册》系列丛书, 宣传该市人才工作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
装修100套人才公寓,提升人才公寓承载服务能力;
建立完善人才政策清单和服务清单,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 台和体系;
预算招才引智政策补贴、校地战略合作工作经费、专项人才培训经 费等1000余万元,加大对人才工作经费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最大程度释放人才 干事创业的活力。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踏上新征程,孝义蓄势待发。孝义市委、市政府将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让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以一流的政策、一流的机制、一流的平台、一流的环境,识才尊才爱才用才,努力成为人才集聚、人才辈出、人才向往的人才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阴市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1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阴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工作效能不断提升,人 才成长环境不断优化,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市人才总量49.87万人, 其中高层次人才1.55万人,引进诺奖得主8名,省“双创计划”团队11个、人才85名,无锡“太湖人才计划”人才团队9个、各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93人。
一、建机制,筑牢党管人才“强支撑”
积极落实人才工作“一把手”工程,不断强化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
一是突出顶层设计。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研究“三重一大”事项,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机制,党政领导干部与全市高层次人才结对联系,定期走访了解人才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突出政策赋能。先后出台“暨阳英才计划”23条、升级版21条、“升级版2.0”17条,配套制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引才引项机构、安家补贴等10项实施细则,推动园区结合产业特色制定个性化人才引育政策,全面构筑起“1+N+X”人才政策体系。
三是突出目标导向。科学设置人才发展绩效目标,制定专项考核办法,对 人才工作考核优胜单位进行专项表彰。建立招才引智成果报送及例会通报机制, 开展月度跟踪、季度通报、年度排名,压实镇街园区“双招双引”主体责任。 实行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担任招才引项专员制度,推行优秀年轻干部创新攻坚一 线墩苗锻炼培养计划,提升“双招双引”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二、搭平台,做大用才育才“蓄水池”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各类主体建立人才培养的载体平台,激发人才活力效能,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一是建好园区“大阵地”。围绕三大开放园区功能设施完善,同步打造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累计建成各类科创载体87万平方米,建有国家级孵化器、加速器4家、各级众创空间34家,构建起“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周期创新生态链。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正式启用,创新“南
理工-江阴模式”,打造区域人才新高地;
霞客湾科学城、绮山湖科创谷启动建设,发布霞客湾科学城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报告,江南大学(江阴校区)、森林基金PARK、科教孵化中心一期等项目高质量推进。
二是建强企业“大平台”。以产业集群、创新联盟为核心,采取差异化扶持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与国内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院士工作站61家、博士后工作站58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95家、外国专家工作室61家, 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350余个。
三是建优飞地“大舞台”。积极推行“飞地”引才模式,在瑞典、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外一线城市布局建立人才科创飞地,实现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在外地、项目落地和投产量化在江阴的引才新路径。制定完善统一绩效考核细则,强化对人才科创飞地的绩效考核,对已建异地孵化器实行规范化管理, 提升异地孵化器运行效率及科创项目在江阴落地的成功率。
三、广路径,擦亮招才引智“聚光灯”
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全球化招才引智活动品牌矩阵,全力引育优质人才科创项目,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一是聚力品牌创新。创建并打响“智汇江阴”海外聚才、“才聚江阴”国内招才、“智聚江阴”柔性用才、“育智江阴”本土育才四大活动品牌,每年举办、参与各类招才引智活动300余场,为全市企业搭建彰显引才用才诚意、广大人才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实施“千企万才”三年行动、“百千万”专项引才行动,每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500名以上、青年人才15000名以上,以规模化的人才集聚优势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二是聚力比赛搭台。连续五年举办“霞客杯”中国江阴创新创业大赛,线上面向海外举行国际赛,线下奔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科创资源集聚区,累计征集人才科创项目3500余个。精心组织科技节、人才创新周活动,打造集区域融合创新资源共享、精英荟萃招才引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智慧碰撞集聚人才等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
三是聚力市场驱动。2018年7月实体化运行中国国际人才市场设在县级市的唯一分支机构—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江阴市场,充分利用入驻的行业标杆机构以及在全球布点的23家海外引才引智工作站,全面精准对接全市产业集群壮大、企业转型升级、园区集聚人才的需求。实施引才合伙人计划,撬动市场要素支
持人才发展,推动人才资源配置实现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四、优服务,涵养创新发展“生态圈”
健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营造闻者愿来、来者有成的成长环境,有效推动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
一是聚焦模式创新。纵深推进人才领域“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打响“澄心办、办澄事”服务品牌,实行档案信息登记、人才落户、居住证办理等事项“一件事”线上联办。组建一级国资公司人才发展集团,打造集“人才招引、园区运营、创业投资、教育培训、公寓建设、综合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工作综合体。
二是聚焦金融支撑。组建人才创投联盟,常态化开展科技人才项目路演活动,促进人才与资本零距离互动。建立多元化金融扶持机制,设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探索创新体制机制、信贷模式和金融产品,累计为全市科技人才企业发放各类贷款超85亿元;
依托专业机构运行人才科创天使基金,完善“政府引导+民间参与+专业管理+市场运作”机制,实现拨、险、贷、投一体运行。
三是聚焦需求保障。打造线上线下同步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综合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手段解决安居住房、医疗保健、子女就学等需求。建成10万平方米、804套人才公寓房,2017年以来累计发放优秀大学生租房补贴1638 万元、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968万元,全力解决人才“居”的后顾之忧。组建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每年举办新年茶话会、HR人才沙龙、精英徒步赛、名医进企等活动50余场次,提升高层次人才在澄融入感和归属感。
郧西县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15日)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总书记关于发展与人才关系的科学论断,以及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成为郧西县坚持人才强县,激发创新活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在全力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郧西县委、县政府围绕“一江两河”战略布局和构建“一主一副三支撑”区域发展布局这一主线,紧紧咬定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抓住“人才强县”这一关键, 坚持党管人才总方针,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领导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制定系列“招才引智”政策,创新“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情留才”新思维,通过打造“鄂陕毗邻地区人才中心和创业创新高地”激发人才潜力,激活创新动能,引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求贤若渴诚揽天下英才
从蒙昧时代到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人类的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人才。在新时代奋进道路上,郧西县委、县政府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求人才、需要人才,把人才作为地方发展的关键变量、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
为让更多高质量人才汇聚郧西、造福郧西,郧西县委、县政府大员上阵, 求贤如渴,全力以赴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今年9月份,郧西县委书记查宏带领知名企业、用人单位近50人,走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开展招才引智人才专场、企业对接等活动,深化校地合作,全方位宣传郧西、推介郧西,向优质人才发出“郧西邀请”,现场接待双一流大学的博士、硕士、本科生650余人咨询洽谈,与170人签订工作意向性协议。
领导干部主动作为,以及良好的政策服务,深深吸引着一批批高质量人才落户郧西、融入郧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绘工程专业的莫怨秋,今年6月毕业,在参加郧西组织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招聘面试后,当场就成功签约郧西县天河英才实验学校高中物理教师岗位,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月薪7000元以上,同时按照郧西引进人才优惠政策标准,还享受政府每年30000元的人才津贴。
郧西县天河英才实验学校抓住郧西深化与汉江师范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
院等10多所高校合作的契机,成功招聘教师91名,按照郧西县人才政策,他们在领取学校优厚工资待遇的同时,可连续3年享受每年1—5万元不等的生活津贴。
今年3月,郧西县出台了《郧西县公开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实施办法
(试行)》等文件,发布《郧西县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公告》,公开为35家企事业单位257个岗位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经面试、考核,拟为13家事业单位引进122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3人。全面落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生活津贴、人才公寓等政策。
通过实施万名大学生回郧计划,郧西县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 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民营企业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2081个,累计招引到岗大学生1730人,完成市定1500人目标任务的115.33%。
担当作为,创新机制。郧西通过制订《郧西县招才大使、招商大使选聘管理办法(试行)》,先后聘请刘经南院士、李培武院士为郧西县乡村振兴战略顾问、产业顾问,聘请郧西籍知名企业家刘雁飞等8名招商大使、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王作燕等6名招才大使,通过他们招商签约项目79个,协议引进资金644亿元,引进管理人才79名,提升了双招双引工作效能。
二、培育赋能,激发人才活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全面下好乡村振兴人才建设“先手棋”,郧西县采取“外引内培”等创新举措,通过设置招才大使,加强“职业农民”培养等方式,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今年6月,在郧西县招才大使、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王作燕的组织下,来自武汉农学会、武汉医学会、武汉市通信学会、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乡村振兴院士行”专家组一行22 人,调研郧西科创大厦、县人民医院、安家乡神雾岭苍术基地、土门镇天河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加工基地等,拟在医疗健康、5G产业研发、智慧乡村、农产品溯源平台建设等方面牵线搭桥,促成深度合作。
“我种了二十年的蔬菜,一直梦想可以拿职称证,让我的种植技术被社会认可,现在终于实现了。”4月18日,作为郧西县78名通过职称评审的农民代表之一,香口乡下香口村民辉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志斌领到了期盼已久的农民职称证。
肖志斌的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300亩,年产量超1200吨,产值360余万元, 年均提供70余个劳动岗位,吸纳30余户脱贫户就业增收。
向有技术有产业的农民发放职称证,通过培养“职业农民”带动群众实现共同致富,是郧西县以人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创新之举。
通过探索实施农民职称评审制度,郧西出台《郧西县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 作实施方案(试行)》,分解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年度任务,以各乡镇(场、区) 为单位,2022年组织实施农民职称评定2100人,目前已报名2483人,为78人颁 发了农民技术员职称证书。取得职称的农民,可获得500—1500元的一次性奖补, 享有年度奖补津贴、惠农信贷等优惠政策,也将承担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和推 广等义务。
通过启动人才数据库建设,郧西县精准统计全县六类人才基本信息37000 条,提升人才工作信息化水平,为县委人才决策提供信息支撑。落实人才培育计划,整合县域培训平台和资源,制订《人才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已累计培育六类人才8869人。建立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培育对象库,城关镇农业服务中心梁本敏荣获国家级农牧渔业丰收奖。推进“雁归天河”工程, 利用春节、七夕等节日,组织成功人士、企业家、大学生开展座谈等活动26场次,促成刘雁飞、彭宅林、操世权等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发展。
三、搭建平台,实现人才价值
人尽其才,创业创新。郧西县以良好的服务为各层次人才搭建发展平台, 激发人才活力,增强发展动能,实现经济倍增。
从申请到入驻营业需要多久?三天!郧西天龙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汪礼波对这样的营商环境十分满意。
汪礼波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上津吴家沟全村建成茶园3800亩,年产茶2万斤。
前不久,汪礼波想在县城成立销售公司,得知县级创业孵化基地——天河创业创新园对创业者可以免费拎包入驻,他填报了入驻申请,经运营团队审核通过,申请到200平方米的专用场地,仅三天就实现了入驻营业。
天河创业创新园占地面积24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按照“企业自建,政府支持,市场运营”原则,设企业孵化区、创业工坊区、共享办公区、电商直播区、服务功能区5大板块,办公桌椅、网络通信、食堂、水电、安保、交通、绿化等配套设施完善。
园区现有像汪礼波这样的大学生青年创客35人,初创企业32家,吸纳就业130余人,依托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数字化技术、专业化团队、高质量资源,深
度对接全县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强化人才和科技赋能,激发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着眼打造高标准双创平台。预计今年底可入驻企业100余家,带动创业就业600余人。
郧西县把创业创新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倍增的强大引擎,以创建省级创新型 县和创新型园区为目标,搭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 融合的新时代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实施“定制孵化、扬帆起航”,探索“产业 基金+孵化器+专业团队”引才模式,打造人才创业“全孵化”链。投入资金2000 余万元,签约聘请高精尖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单位,高标准规划建设3700平 方米科创大厦、2700平方米郧西工业新区人才港、10000平方米天河创业创新园、5000平方米郧西创业创新人才服务中心,启动“郧西小微企业双创园”和人才 示范点建设工作,坚持借智发展,在发达地区设立“人才飞地”。统筹整合资 金5000万元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为人才政策落地提供资金保障。建成直接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662套,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不断优化人才服务。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人才强县”推动创新发展,郧西县经济社会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时代活力。
宣恩县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2月2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宣恩县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才招引、人才培育和人才服务为抓手,全力打造优质人才生态,凝聚起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动能。
一、坚持党管人才,凝聚人才共识
党管人才,是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 “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我们构建起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
合的工作机制。”宣恩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詹德永说。
为高位推进人才工作,宣恩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宣传部部长以及分管日常工 作和分管教育卫生的副县长等5名县领导任副组长,30名县直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发《中共宣恩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 作规则》《中共宣恩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宣恩县人才 公寓租赁管理办法》等文件。党对人才事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格 局日益完善。
为加强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团结、引领、服务,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激情,宣恩县积极开展联系服务人才行动,13名县领导结合工作分工,联系服务专家人才26人,通过建立联系、问政问策、提供服务等措施,强化对优秀人才的政治引领。
二、抓招引,积蓄发展动能
发展是第一要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积蓄发展动能,今年4月,宣恩县“人才新政30条”正式出台,“人才新
政30条”是在对既往人才政策优化的基础上,系统性建立科学规范、包容开放、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有针对性地将人才引进、评价、激励、流动以 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落细。
2017年,通过“贡水人才”计划回到宣恩发展的田勇表示:“宣恩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和平台,选择在这里沉下心来工作,我们非常有信心!”
此外,宣恩县还抢抓大学生“毕业季”招才黄金期,由各职能部门组成招才专班分赴武汉、宜昌等地各大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并通过网站、微信公
众号、校友群、老乡群等媒体和社交平台推送招才信息,提升招才活动知晓度和参与度。
同时,县委人才办还精准梳理汇总了356个岗位65人的需求,带着人才政策和岗位计划,走进校园与大学毕业生面对面交流,以精准匹配单位需求和毕业生求职诉求。
“通过校园招聘和专项招聘,今年引进硕士研究生30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7人、普通本科生19人、紧缺急需专业人才7人。”宣恩县委人才办副主任郝莹说。目前,宣恩县今年第二次专项引才活动已经进入报名阶段,12 家单位列出了35人的人才需求。
三、重培育,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人才培育是人才工作的基础和难点。为破解这一难题,宣恩县立足实际, 通过人才工作室着力搭建人才培养交流平台。
11月24日,“宋文工作室”邀请新华社高级编辑给工作室的15名成员进行摄影作品鉴赏教学。通过学习交流,提升宣恩县摄影队伍的理论水平和视觉欣赏能力,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摄影人才。这也是该工作室于今年11月成立以来第三次组织的高水平摄影技能培训。
宋文自1998年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将青春和汗水奉献于新闻事业,用镜头记录土家苗寨大变迁,3400多张反映宣恩经济社会发展的图片通过新华社向海内外播发,极大地提升了宣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年9月,在宣恩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宋文成为“宋文工作室”第一主持人。该工作室旨在通过专业培训、带教实践的方式,培养一批专业素养较高的摄影队伍,从摄影专业领域全方位、立体式、多视角地展示宣恩县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风情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目前,全县共有22个县级人才工作室,涉及教育、医疗、文化、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詹德永说。为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室示范带动效应,宣恩县还出台《县级人才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工作室的功能定位、申报设立、日常管理、资金支持、考核奖惩等事项,以人才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激励人才建功立业、创新创业。
同时,宣恩县还通过定向委培计划、“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和技能大赛培育人才。
“今年以来,通过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和党政人才提能工程,我
们选拔培养了38名农村实用人才。”郝莹说。该县还通过一正药业定向委培, 计划招录40名生物医药人才。
此外,宣恩县今年先后组织20余名技能人才参加省、州各类技术技能大赛, 并成功推荐郑时兵成为“硒谷英才”;
推荐江世华、黄俊分别成功申报“湖北 省技术能手”“荆楚工匠”,实现了宣恩县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零的突破。
四、强服务,“巴心巴肝”
“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巴心巴肝’做好服务人才工作。”今年9月, 县委书记习覃在宣恩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二次会议上对人才服务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优质的服务保障,是留住人才的基础。近年来,宣恩县聚焦人才服务保障, 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我为人 才办实事”活动和“人才服务月”活动,着力在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医疗健 康、疗休养等方面落实服务人才举措。
“县里对我们各方面都很重视,非常感谢。”2021年通过人才引进到宣恩县中医医院担任肿瘤专业学科带头人的谢明高说。在县委人才办、县教育局等部门帮助下,他的小儿子成功入读理想的幼儿园,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今年,宣恩县投入78.6万元,按照拎包入住的标准整修48套人才公寓,22 名新引进人才入住。“条件很好,衣柜、沙发、空调、热水器、厨房用具一应俱全。”在宣恩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的张小洁说。
与此同时,宣恩县还通过举办青年人才联谊会、“爱的邂逅·脱单嘉年华” 活动以及开办“贡水聚英才”宣传专栏,着力搭建人才交友联谊平台,拓宽人 才交流渠道,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进一步 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下一步,宣恩县将围绕引才育才,进一步优化 人才工作措施,以更加精准、更有温度的人才服务,营造尚贤重才的浓厚氛围, 努力打造人才洼地、创新基地、发展高地,为争当山区县高质量发展标杆提供 智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台县人才工作总结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台县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 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大 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截至2021年底,全县创建专家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专家工作室、科技小院等人才创新平台74个,其中国家级平台3个,全县研究生学历人数增长29倍,高级职称人数增长1.63倍,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占比 达到22.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 件。各类人才施展才干、创新创造,勾画了一幅奋力“打造红色文化名城,建 设绿色生态家园”的壮美画卷。
一、坚持党管人才,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高台人,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基层技术人员,逐渐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正高级工程师,我能深切感受到县委对人才看得非常重, 支持力度也很大。我将加倍努力,潜心研究,创造出更多好产品。”甘肃嘉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优秀人才代表杨永林在县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县委把党管人才具体落实到布局谋篇、政策供给上,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人才强链工程服务保障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28份,基本构建起横向惠及各领域各类别人才,纵向 覆盖引、育、用、留各环节的人才政策体系。今年9月,县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 鲜明提出努力建设区域性人才聚集洼地和创新创业高地的目标,发出了深入实 施新时代人才强县战略的动员令,彰显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县委着力优化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县 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高台县人才工 作述职评议办法》等制度文件,优化工作布局,理清责任链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
局不断健全。
二、广开进贤之路,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近年来,高台县坚持需求导向,拓宽招才引智渠道,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引才体系,“人才之林”日益枝繁叶茂。
一是普遍招贤与重点关注并重。组织实施高台学子返乡筑梦、急需紧缺人才集中引进、高端人才柔性引进、高台籍在外优秀人才回流“四项引才计划”, 建立需求征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部门联动“四项机制”,推动引才工作 常态化。在高台籍在校大学生中选聘校园引才志愿者,组建37个校园引才小分 队,组织开展“在外优秀人才回家看看”系列活动,前移引才端口,拓宽了引 才渠道。近三年,全县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50名,招聘高校毕业生47名, 引才数量与质量每年都有新的提升。
二是吸引人才与奖励单位并行。制定出台《高台县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专业人才办法》《高台县引进卫生健康急需紧缺人才办法(试行)》,为引进人才量身定制了免费人才公寓、生活补贴、住房安置金等“政策大礼包”。制定出台《高台县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引进人才办法(试行)》,企业全职或柔性引进1名人才给予最高3万元的引才补贴,通过政策驱动让用人单位成为引才“主角”。近三年来,累计发放引才补贴44万元、引进人才生活补贴19.5万元,企业引才积极性主动性有效调动,人才政策吸引力不断增强。
三是全职引进与柔性聘用并举。实施校(院)企合作“双十提升”行动, 与甘肃省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在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见习基地11个,建成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12 个。建立县级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先后面向全国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项,引入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人才团队3个,聚力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和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三、厚植成长沃土,建强人才培养“孵化器”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高台县在着力筑巢引凤的同时,统筹抓好本土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千方百计给他们搭台子、铺路子、架梯子。
实施百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遴选50名左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县级示范培训,每年由行业主管部门对重点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全覆盖专题培训,近3年来,先后选派200人次赴外培训学习,企业经营管
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先后组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农民工技能大培训、乡村工匠培育工程,不断强化基层农技推广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全县年均培训农民6000人次以上,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实施工匠创业助力计划,采取“1个基地+2个孵化平台+若干个工作室”模式,建设高台县文化旅游人才众创基地,打造集人才培养、成果展示、创业培训、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入驻文化名家、能工巧匠及团队12个, 开发文创产品40件,获得国家专利18项,让一批乡土人才和民间手工艺品“破土飘香”。
建立人才成长创新激励机制,拿出干货实货支持鼓励员工提升能力素质、大胆创新创业、积极发明创造,至目前,先后对40个人才团队、115名人才、91 项专利成果给予扶持或奖励,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96.2万元。
三、推动产才融合,释放引领发展“新动能”
人才以用为本。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方能释放出人才的最大效应。高台县围绕培育壮大“六大产业链”实施人才强链工程,统筹“引育用留”全链条,让人才集聚与重点产业发展互融共促、同频共振。
“我现在种的人参果是经过技术脱毒的,相比较原来没有脱毒的产量提高了一倍,每棚能卖到5到6万元左右,纯收入大约在4万元左右。”宣化镇站南村村民裴建隆高兴地说,村上建立了人参果科技小院,省农科院的专家手把手教技术、解难题,以科技力量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科技小院既是典型,也是缩影。《整合乡土人才资源、破解科技服务难题》
《组建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吹响优秀人才“集结号”形成名家引领“强磁场”》先后荣获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优秀案例奖 这一个个创新案例,都是高台县围绕服务保障重点产业把人才用足用活的成功探索,也是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快马加鞭未下鞍,积厚成势勇前行。近年来,高台县积极响应全县产业发 展趋势和乡村振兴新要求,深入总结典型案例经验做法,不断巩固拓展、推陈 出新,有效激发了人才活力、驱动了发展引擎。持续优化专家服务团服务管理, 建立成员动态管理、基地定期调整、绩效实施考核、经费财政保障“四项机制”, 引导专家人才在产业一线聚集,实现了重点产业基地、示范点组团服务全覆盖;
积极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人才,采取“乡村人才超市+科技小院”“乡村人才超市+专家工作室”等方式,建成2.0版“乡村人才超市”25个,形成了一个个植根基层的科技创新“加油站”;
深化名家领航行动,采取“1名领办人和若干名技术骨干、帮带一批青年后备人才”模式,在学校、医院、企业、专业合作社打造名家工作室40个,培养青年骨干人才300多名,产生了名家引领的“雁阵效应”。
四、创优人才生态,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高台县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努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持续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的人才聚集区,真正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2021年8月19日,新开发的第二期人才公寓投入使用,县委书记亲自为公寓揭牌并向入住人才发放人才公寓钥匙。“公寓里面生活设施很完善,县上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是引进人才范娟娟入住人才公寓时的感受。
从心底里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绝不是一句空话。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人 才的“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县四班子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22 名重点领域专家人才,利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走访慰问优秀人才,主动 为人才排忧解难,推进党委(党组)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工 业园区打造集学习培训、帮办代办、文体娱乐、休闲洽谈于一体的人才服务站, 让园区人才就近就地享受“一站式”贴心服务;
编印“高台县人才政策一本通”, 开展“人才政策敲门”行动,让人才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举办“缘定高 台·携手同行”青年人才联谊活动,为全县适龄青年人才搭建了展示自我、交 流感情、缔结友谊的平台和机会,让各类人才真切感受到高台的“温度”。
每一个优秀人才事迹都是“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生动诠释。高台县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立体化讲好高台人才故事,成功举办全县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暨短视频比赛,开设专栏集中推送各领域优秀人才典型事迹, 多部作品点击量达万人次以上,其中短视频《手提袋里的秘密》获得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暨短视频比赛三等奖,《260万针里的情怀》获得甘肃广播影视奖三等奖。
长空九万里,扬帆正当时。新时代的高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平台已搭建,优势正蓄力,激情已点
燃,高台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施展人生抱负、书写精彩华章。
湘潭高新区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1日)
2015年,中南地区首个院士创新产业园在湘潭高新区建成,成为园区重点打造的“双创”人才孵化平台;
2022年,在院士创新产业园助力下,湘潭高新区近5年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值2711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2%。
让人才成为“强区”第一资源,是湘潭高新区一直以来的坚持。
聚天下英才,筑发展高地。自2014年获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 湘潭高新区始终以“打造‘智造谷’,建设‘自创区’”为定位,不断创新人 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人才服务,形成人才聚集“强磁场”, 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五好”园区建设,提供了强 力人才支撑。
一、明确“路径”,打造尊才重才之地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积极对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莲城人才 行动计划”,湘潭高新区评选优秀人才42人次,累计发放奖补资金368.2万元;
院士创新产业园拥有标准厂房近5万平方米,每年提供科研经费200万元;
今年 兑现省级各类人才支持经费220万元,包括科技创新团队、莲城青年英才在政策和“真金白银”的支持下,一支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正在湘潭高新区加快壮大。
“近年来,围绕‘两主一特’(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产业, 湘潭高新区紧扣需求‘引’人才、实施项目‘育’人才,共集聚、培育包括两 院院士、国省重点人才在内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行业科技领军人才125名,在各领域为湘潭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湘潭高新区组织工作局 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湘潭引才育才的“路径” 日渐清晰。
从“主基调”出发,湘潭高新区坚持党管人才,建立组织部门牵头,科技、招商、创新创业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
强化 顶层设计,出台“人才强区”实施方案和“十四五”人才发展思路,每年安排 人才工作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高位谋划将“第一资源”转化为推动园区高质 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突出政策支持,结合高新区产业发展需求,研究出台 了涵盖人才引进、奖励、培育、服务等多个方面内容的高新区人才政策体系, 为吸引优秀人才、引进优质项目提供了强大助力和政策保障。
二、搭建“舞台”,打造聚才用才之地
“我们将秉承嘉庚精神,把握好校友招商这一天然优势,为本土经济社会 发展赋能。”9月初,在厦门大学湘潭校友分会揭牌仪式暨湘潭高新区“招才引智”座谈会上,厦门大学湘潭校友分会杰出代表这样表态。市科技局、市校地 办、湘潭人才集团、湘潭高新区等负责人纷纷表示,将发挥好各自的平台优势, 为厦大校友会资源引进、落户湘潭创新创业和投资兴业做好服务工作。
此次合作的建立,意味着产才融合进一步深化。近年来,湘潭高新区已与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联系, 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湘潭高新区已累计促成31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和56项科研 成果落户园区,湘潭智造谷已逐步成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乃至整个中 部地区“科创高地”。
人才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湘潭高新区不断搭建人才施展拳脚的“舞 台”,以院士创新产业园为核心,打造火炬园、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大厦、科 技加速器四大孵化片区,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同时建立科技要素大市场和全省第一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批准的技术与创新支 持中心(TISC),通过“智造莲城”“科技服务进千企”“揭榜挂帅”等活动, 构建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开放合作的市场氛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三、用心服务,打造惜才爱才之地
人才有所需,服务有所为,用心用情,才能留住人才。
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学校是湘潭高新区与长沙市长郡中学合作建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今年9月,着眼于为人才纾困解难,湘潭高新区根据“莲城人才行动计划”,与市、区教育局对接,为园区10余名高层次人才和企业高管的子女解决了入学问题。
“太好了!孩子不仅有学上,而且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名校资源。”得知这个消息,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一位高级工程师十分欣喜,他告诉记者, 园区为招引人才提供了非常贴心的服务,让他有很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为更好地留住人才,湘潭高新区创新推出了“六个一”服务模式,即为人才落实一名联点领导、开展一次以上座谈交流、组织一次以上学习活动、送出一批慰问短信、准备一份生日礼物、提供一次健康体检,全方位增强人才归属感。自2018年以来,已开展服务2300余次,解决人才子女就学、职称申报、住
房租房、证件办理等问题57个。今年,湘潭高新区多次开展人才培训和政策宣传,高质量完成了年度园区民营企业职称认定、评审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已申报工程系列中级以下职称的园区企业15个,申报人数81人,其中中高级职称57人,较上年度民营企业职称申报量翻番,助力人才进一步发展。
“以‘人才兴’引领‘发展强’,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成了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湘潭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园区影响力持续扩大, 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16块国家级“金字招牌”,营商环境排名居全省园区第二位,获批省营商环境先进园区,“五好”园区创建排名在全省高新区中排名第四。
韶关高新区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14日)
党的20D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创新实施“双百”人才工程、“丹霞英才计划”“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等,以政策构建起韶关的“人才大厦”,为推动韶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抢抓机遇,韶关高新区乘势而上,高度重视人才平台载体集聚吸引人才、 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先后引进5个院士团队落地建设9个项目,引进培育9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现有研发人员3984人。这一串看似简单却含金量十足的数字背后, 是韶关高新区对人才的热切期盼和渴求,是韶关高新区人才事业持续进步发展 成果的积累。
如今的韶关高新区,正成为让人才大有可为的沃土,为韶关高质量发展插上“智慧引擎”。
一、求贤若渴,诚意爱才
良禽择秀木而栖。要想“栽下梧桐引来凤凰”,必须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有“硬核”的人才政策,方能真正实现“引进来,留得住”。
为加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韶关高新区从政策引导入手,制定并落实各项惠企科技政策,创新人才培育和引进模式,加速推动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出台“科创60条”、人才政策、共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等政策机制,吸引高端人才加速聚集。
近两年,80多位院士以及专业学科带头人、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家先后莅 临韶关高新区考察合作。其中,王恩哥院士领衔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设立韶关 先进材料研究院;
严新平院士领衔的武汉理工大学团队设立广东港航研究院;
吴清平院士微生物安全快速检测与高效控制、食药用菌高活性功能分子基材料、动植物靶向精准营养微生物共3个产业化项目落地产业园区;
国家特聘专家王飞博士、王鹏教授设立广东韶关创新生物医药研究院;
国家特聘专家张嘉恒教授, 依托本地特色南药资源优势,推动中草药全产业链资源整合优化等。
高端人才的引入,大大增强了高新区产业的科技含量,推动韶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为成为国家高新区打下坚实基础。
二、破除藩篱,汇聚英才
人才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至关重要。
今年来,韶关高新区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多措并举推进人才工作,为高新区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健全机制,务实运作。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人才工程政策落实。研究确定了高新区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建立了工作清单和任务台账,明确了分工和完成时间节点。成立人才工作专班,研究落实人才工程政策,及时深入相关企业,帮助解决政策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加强宣传,深化合作。先后组织3场较大型的校企供需对接暨人才工程政策宣讲活动,50多家重点用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与9家中职(技)学校进行了紧密对接,建立了密切的沟通对接平台,并组织学校相关负责同志到园区重点企业现场参观考察。深化人才合作。韶关学院与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基地)框架协议;
推动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政校合作,通过签订政校合作协议,促进高新区人才培养。
广泛调研,精准申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微信等形式,对高新区67家规上企业和7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底数进行了摸查,及人才政策对接宣传, 并对高新区企业29名博士建立了人才台账。
建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工作台账,摸查出高新区目前涉及大数据产业链开发方向的企业共17家,大数据产业从业人员2118人。
广泛遴选符合高新区产业方向的项目团队,指导的中震科建(广东)防灾减灾研究院有限公司等3个团队入围南岭团队;
另有3个南岭团队进入第二批现场考察名单。目前,中震科建(广东)防灾减灾研究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成功认定为广东省2022年博士工作站新设站。突出做好丹霞英才申报工作。广泛遴选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做好政策宣导和申报协助工作,实施全流程跟进服务并及时汇总上报。组织申报创新创业人才11人,专业技术人才40名。2022年第一期公示拟认定创新创业人才8名、专业技术人才7名。
夯实基础,重点引进。抓好人才工程基础性工作,建立企业用工和人才数据库。密切联系本地院校,统计收集了浈江中职、振华中职等10家中职院校就业实习信息,提前做好毕业生留韶就业相关工作。注重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从企业高层次人才中推荐先进模范人物担任“两代表一委员”,丹霞生物
制药公司副总经理、丹霞英才张丽铃作为省党代表出席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走访企业,建立企业用人需求台账,重点引进各类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人才,计划引进10名以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
三、广建平台,育才用才
一个地方依靠什么吸引人才?越是高层次人才,越看重事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欧莱作为国内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国产靶材的领先企业,通过十多年的技术积累,打破了欧美和日韩厂商对于半导体显示靶材的垄断,目前已经可以供应半导体显示行业全系列靶材,下一步将在现有优势基础上,进一步向半导体芯片靶材领域和超高纯金属原材料国产化进军。”
欧莱这一新技术的成功研发,生动诠释了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魅力和重要性。
近年来,韶关高新区以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为引领,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目前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家,高新技术企业126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40.9%。
同时,聚焦产业,积极打造创新平台,引导企业以研带产,以产促研,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目前,先后建成韶关专用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等,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更获国家科技部认定。
此外,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掀起创新创业高潮。截至目前,高新区已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
建成中广测金属材料实验室、液压件计量检测、生物医药质量检测等检测服务平台;
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研究院进驻;
推动园区近60家企业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先后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1项,其中“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研究与应用”和“冶金高频液压控制伺服元件关键技术及应用”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拓展创新孵化基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韶关高新区“税优服务e站”揭牌,离岸孵化器建设加快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大学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13日)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领导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 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兰州大学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 措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视察我校时提出的“在西 北办好一流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育才、引才、用才、留才全链条全环 节集中发力,坚持自主培养和开放引才相结合,引领各类人才各展其能、各尽 其才、才尽其用,营造人才成长沃土,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形成了薪火相传、 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一、坚持党管人才,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引领性工作,摆在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统一领导、系统谋划。先后2次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制定《中共兰州大学委员会关于新时代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兰州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的体制机制,搭建人才队伍建设的“四梁八柱”。
这十年,学校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独立设置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既有 统一领导、又有分工协作,既同向发力、又各专其职的新时代人才工作格局。 学校不断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引领发展”理念,构建起党委统一领 导,人才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校院系所主动作为,全校广泛参 与的人才工作局面,形成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大合力。
这十年,学校不断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通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改善环境、提供服务,为一切有志成才的教职工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扎实推进D建、学术“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积极探索“院士+支部”“带头人+支部”“野外
台站+支部”等模式,引导人才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加强党情国情民情培训,引导人才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
二、坚持育引并举,队伍规模质量大幅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前瞻性谋划学科人才布局,不断夯实理学等优势学科的队伍基础,强化工科领域的人才培育引进工作力度,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医学等学科后备人才梯队建设,通过不断推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强优秀人才集聚。
这十年,学校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立了更加符合学校特点、贴近国际通行惯例的人才引进规范,按照领军人才“按需设岗、精准引进”,青年人才“公开招聘、竞争入职”的原则,加强关键岗位领军人才的重点引进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储备。实施“青年研究员”“萃英博士后”制度,吸引了一批具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来校从事科研工作,按照使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创新柔性引才机制,全力推进院士、外聘高级专家队伍建设,发挥高端人才以才引才、以才育才、以才聚才的头雁效应和引领作用。健全人才引进“四级把关”机制,强化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功能,严把教师政治关、师德关。这十年,学校更加重视创新团队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着力以大团队、大
平台、大项目支持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卓越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强化青年人才跟踪培养,在资源配置、人才计划申报、评奖评优等工作中进一步向青年人才倾斜,建立符合青年人才发展特征的重点支持政策、个性管理制度、科学评价体系。设立“萃英伯乐奖”,充分发挥院系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的积极性,切实激发院系育引人才主体作用和内驱力。
这十年,全职引进人才939人,其中高职人员660人;
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由1846人增加到2368人,高职人员比例由54.9%提高到73.1%。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为63.5%,最高学位获得单位为外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占比为48%,博士学位获得者占教学科研人员的80.7%,队伍结构趋于合理,符合一流高校发展趋势。新增中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信息科学与工程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基本实现了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全覆盖,新增进站博士后486 人,获批国家博士后资助项目94项。
三、坚持聚焦一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队伍“雁阵格局”。通过推动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大有组织的科研、改革评价制度等多种方式,培养造就基础理论功底扎实、教学能力突出、具备原始科学创新和技术实践能力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人才,以及育人水平高超、具备系统理论创新和善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人才。
这十年,学校以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为牵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 断强化人才计划初期推荐、中期跟进、后期服务工作,人才部门与专家团队高 效衔接指导;
优化人才发现机制,将日常表现、学院推荐、同行评价相结合, 选拔推荐业绩突出的学科领军人才和潜力突出的青年优秀人才;
提高服务人才 脱颖而出的能力,根据不同人才计划的边界条件,为人才提前补短板、强优势。
近年来,学校实施“萃英学者”发展计划,按照“坚持高端引领、突出贡 献导向、改革评价机制、强化质量管理”的原则,取消学历、论文、获奖等刚 性前置条件,突出人才品德、能力、业绩导向,以科学评价、内涵驱动为核心, 推行“代表作评价”和同行专家评议制度,将“萃英学者”打造成为了集聚优 秀人才的平台。学校充分利用各类省级人才计划,营造见贤思齐、优秀人才脱 颖而出的环境,加强领军人才后备梯队培育培养工作。
这十年,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王锐、陈发虎、黄建平、周又和4位教授当选两院院士,院士人数达到22人;
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员146人,占全校入选人员总量(170人)的86%;
新增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新增甘肃省各类人才项目入选人员270人次。
四、坚持环境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生态初步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从事业平台、人文环境、服务保障等方面多措并举, 不断营造引人、留人、用人的良好人才生态。集聚人才靠政策更靠环境,比真 金更比真心,我们坚持积极主动发掘人才、真诚真心爱护人才、团结服务引领 人才,努力回应人才对高效优质服务的新期待,塑造一流的人才服务生态和发 展环境,不断打造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创新活力迸
发之地。
这十年,学校千方百计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条件,为人才事业发展提 供支撑平台,让人才更好地扎根兰大、建功西部、奉献国家。学校聚焦新时代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青 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等国家战略需求,构筑生态学院、泛第三极环境中心、核产业研究院、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等吸引和集聚人才的新平台。立足地 区资源禀赋,持续建设草学、核科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具有显著优势特色的 学科专业,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队伍发展。构筑个人价值实现与事业发展双驱 动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关键“卡脖子”问题,不断巩固和发扬基础研究特 色优势,开拓和发展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这十年,学校建立健全了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做好各类人才 跟踪联系,密切思想联系和感情交流。落实“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理 念,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用才环境,让人才在兰大安身、安心、安 业。深入挖掘校内外资源,加大人才工作经费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实验平台 空间,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基础教育建设,改善附属 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协调解决人才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按照“拎包入住” 标准修缮人才公寓222套,优化人才安居环境。积极推进校地协同,签署《兰州市-兰州大学人才合作协议》,建立校地人才工作部门定期联络机制,获得兰州市人才经费和人才公寓支持。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未来,学校将持续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新政策感召人、以新理念凝聚人、以新机制吸引人、以新制度激发人,推动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生 动局面,奋力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20D胜利 召开。
邮政湖南省分行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15日)
“人才是第一资源”。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在不久前召开的集团公司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各板块人才高地,奋力开创新时代邮政人才工作新局面,为推动中国邮政高质量发展、长远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近年来积极创新人才成长机制,建立起人才培育、管理和使用全链条培养机制,激活了人才工作“一池春水”。该分行的实践充分说明,唯有抓好“第一资源”建设,高质量发展才有坚强支撑,集团公司战略部署才能真正落地见效。
从各大知名高校毕业生到各类金融同业人才,群贤毕至、精英荟萃;
从一线员工到中高层管理人员,不论性别、年龄、学历与资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管理通道、专业通道畅达职业巅峰,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奏响了一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人才强行时代乐章!
人才兴,事业兴。“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机制优先创新、人 才服务优先保障。”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宏海表示。
近年来,湖南省分行认真贯彻中央、集团公司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尊重员工价值,开发员工潜能,成就员工梦想”的人才理念,大胆创新人才机制, 培育高素质人才,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存款、贷款跃居全省国有大行前 列,2021年收入规模跃升到邮储系统第9位,员工幸福指数跃升至第8位,先后 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金 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一等奖等荣誉。
一、选苗育苗,汇聚青年人才“一汪清泉”
湖南省分行打出了一套引才、育才、用才的青年人才“组合拳”,人才“源头活水”波涌湖湘。2020年以来,该分行持续开展大校招、大社招,共计招录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968人;
今年又加大校园招聘力度,先后到华中、华南、华北、西北片区和省内知名高校招贤纳士,校招报考人数、简历投递质量双双创出新高,报考人数首次突破1万人,其中985、211院校报考人数突破2000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报考人数突破3000人。
“校招让我体会到了邮储银行国有大行的实力和真诚,也由衷地感谢湖南省分行为我描绘了职业生涯发展蓝图。”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硕士研究生刘依山说。他回绝了一系列顶级高科技公司的offer,也放弃了公务员职位,选择加入湖南省分行2022年管培生行列。
选“好苗”,还要育“优苗”。为了锻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后备军”,湖南省分行重点实施“雏鹰展翅”计划,建立校招员工培育、管理、选拔、使用环环相扣又统筹推进的全链条培养机制;
通过“青年大讲堂”“榜样跟班学”培育职业精神,提高知识技能;
明确青年员工专业通道、管理通道进阶成长路径,强化实践历练;
推广“导师制”“我心向党”活动,强化跟踪培养;
组织“技能比武”“业绩晒单”“成长积分”和“优秀大学生”评选, 搭建展示平台;
开展“一封家书”“邮爱同行”活动,关爱员工生活。一系列有针对性、仪式感、个性化的工作措施帮助校招新员工实现从“校园人”到“职场人”,再到“邮储人”角色转变。
2022年,湖南省分行在全国邮储系统率先推出管培生培养方案,划分出管培生新路径,从网点轮岗锻炼,一级支行、二级分行、省分行机关轮岗到基层挂职锻炼、评估遴选定岗等进行精细规划和管理,建立“双重导师”制度,坚持一对一跟踪培养和反馈。该分行今年共招录管培生8名,其中有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名校人才,也不乏香港理工大学、英国华威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毕业生。
据了解,湖南省分行三年来共有1518名大学生员工实现职级晋升,有859人进入基层管理人才库,有300多名青年人才走上二级支行行长等关键岗位。目前, 该分行“90后”一级支行领导班子成员有13人、“85后”市管干部有156人、“80 后”省管干部有33人。
建库通渠激活管理人才“一池春水”下好人才“一盘棋”,识才建库是基础。
2020年以来,湖南省分行积极落实邮储银行总行“领航工程”人才库建设工作要求,制定“135管理人才库”工作方案;
引进先进人才测评机构,分层分类设计方案,从专业知识、管理技能、个性特点、组织忠诚度等方面对入库候选人进行多维度线上测评;
成立人才调研小组,走访全省14家市(州)用人单位,对近200名高级人才库候选人通过现场谈话、民主测评等方式开展立体式考察;
进行一面二面,省、市分行领导与专业公司组成面试组,既有对候选人逐
一提问考量,也有无领导小组讨论、即兴演讲、限时抢答等“赛马”环节。湖 南省分行对高级管理人才库入库人员履职经历、近三年工作业绩、考评材料、 奖惩情况、管理力测评报告等进行梳理,形成“一人一册”的标准化人才档案。
通过持续建库、用库、更新库,截至9月,湖南省分行高级管理人才库入库完成率为156%,提任出库39人,其中“80后”25人;
中级管理人才库完成率为120%,提任出库84人,其中“85后”52人;
基层管理人才库完成率为172%,提任出库331人,其中“90后”48人,均提前超额完成“135管理人才库”人才储备工作计划。湖南省分行15家二级分行目前有12家配备“80后”领导人员,占比为80%,提前实现总行提出的“75%以上的二级分行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40岁左右的干部”的目标。该分行还对外培养、输出一级分行正职1人、副职2人。
1982年出生的帅亮是湖南省劳动模范,连续2年在高级管理人才库选拔中名列前茅,2021年11月至衡阳市分行主持工作,今年6月提任衡阳市分行行长。帅亮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截至9月末,该分行收入完成进度、经营绩效考评结果均排全省第一。出生于1991年的曾凡茗,2017年通过社招从祁阳县某国有银行来到邮储银行长沙市分行工作,连续2年在中级管理人才库选拔中名列前 茅,今年5月提任为长沙市分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她说:“省分行‘135管理人才库’让我们有机会、有平台、有未来!”
二、“赛马”通道畅,基层人才“活水”来
为了开拓更为广阔的人才源头,湖南省分行在全国邮储率先出台《关于加 强二级支行行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湖南省分行二级支行行长聘任管理办 法》,从提升党员比例、规范聘任管理、完善绩效机制、打开职业通道、壮大 后备队伍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全方位构建二级支行行长“育选管用”成长链, 二级支行行长岗位成了“香馍馍”。全省二级支行行长统一签订“平衡计分卡
+重点经营指标”的业绩责任书,将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有效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今年三季度,湖南省分行统一方案、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开展了全省二级支行行长竞聘上岗工作,将全省14家市(州)分行319个网点的管理岗位纳入竞聘范畴,占全部网点数的82%,岗位新聘130人,占比为40.75%;
竞优留任189 人,占比为59.25%,36名机关人员主动走向经营一线,基层经营管理队伍大幅优化。竞聘后,全省二级支行行长队伍党员占比提升8.45%,平均年龄下降了1.73 岁。
“以前大家都不愿意干网点行长,因为事多钱少压力大,特别是乡镇网点没人去,现在新的机制不一样了。”1989年出生的研究生鄢黎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竞聘中主动走出机关,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实现了从常德市分行产品经理到乡镇网点负责人的转变。
“竞聘上岗实现了人才跨部门、跨专业、跨岗位的合理有序流动,激活了这一关键队伍的积极性。”湘潭市分行行长黄文尧介绍道。通过竞聘上岗,湘潭市分行19个网点引入9名年轻干部,队伍平均年轻了6岁,3名“90后”走上关键岗位。
三、起跳起飞,打造城区机构“一方舞台”
发挥人才“大作用”,事业是最好的舞台。
城市地区金融资源富集,城区支行是银行业竞争的前沿阵地。湖南省分行敢为人先,落地城区支行改革工作,创新优化市(州)城区支行管理模式,济济人才在改革中发光发热。
改革创新,D建先行。城区支行单独成立党支部,选择表现好、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建立支委班子,今年优先发展20名城区支行优秀业务骨干成为党员。衡阳市分行蒸湘区支行的刘云华是
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同志。他说:“这次城区支行改革,特别是党支部的成立,让大家找到了组织,团队向心力、战斗力更强了。”
城区机构改革健全“赛马”竞争机制和“有为才有位”的用人机制,对关 键岗位实行竞聘上岗,众多优秀人才、机关业务骨干走向城区支行的关键岗位。
郴州市分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何海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是一名“85 后”研究生,刚从省分行交流完毕,就主动请缨,到北湖支行担任行长,勇敢接受基层的锻炼。
为解决此前全省城区支行绩效考评标准不一的问题,湖南省分行相继制定了《城区支行机构考核评价体系》《城区支行领导人员绩效管理办法》等,对全省26家城区机构分三组实行统一编队管理、统一考核评价。城区支行领导人员年薪与业务收入增幅挂钩,真正做到“按业绩取酬、凭贡献领薪”。
“城区支行有了统一考评的标尺以后,发展目标更清晰,绩效考评更科学, 大家干劲更足。”原全省“十优支行”行长、新上任株洲市分行天元区支行负 责人的刘伟说。
经过模式变革,城区机构起跳起飞,财富金融、产业金融、生态金融不断
破题,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邮储铁军乘势而上,大展拳脚。衡阳市分行与市政府签订授信意向10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了更加紧密的政银合作关系,并确立该分行为衡阳市人才创业担保贷款唯一合作银行。郴州市分行与市政府签订创新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株洲市分行参与并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城区支行投放绿色信贷1.88亿元。岳阳市分行发放首笔“碳减排挂钩”贷款,金额达1.25亿元。
万类霜天竞自由。湖南省分行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用心用情用力描绘“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人才强行新图景。
华北油田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11日)
10月上旬,华北油田采油二厂靳占忠创新团队工作室研发的“速拆井口五件套”在这个厂普遍应用,加快了员工换井口的速度,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减少换井口的安全风险。这是华北油田加大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
华北油田不断加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初步形成专业人才辈出、创新成果不断、队伍提档升级的局面,为建设新时期 新华北积蓄人才力量。
今年年初以来,华北油田锚定加快建设现代化能源企业发展愿景,统筹“选育管用”,突出“生聚理用”,以工程思维扎实推进人才强企工程,着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
一、培育高素质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培养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对油田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华北油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培养素质提升工程,加强“三
强”干部锻造,突出加强班子“一把手”配备,努力建设堪当重任的领导班子。公司持续深化砺剑赋能,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提升理论水平和管理水
平。二连分公司唐光亮是今年第一期学员,他表示,两个多月的学习,他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又增强了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
公司坚持“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理念,组建长停井治理、SEC增储等项目部, 选拔专业干部担任经理。推动形成培养性挂职锻炼、关键岗位交流、业务支持 性交流“三位一体”干部交流模式,促进20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各项目部针对难题主动担当尽责、攻坚克难,推动工作取得 新成效。截至9月中旬,油田累计恢复长停井428口,增油5.95万吨。
机关干部沉一线,基层减负当“军师”。3月下旬,公司党委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基层挂职蹲点,围绕“强管理、促减负、夯三基”目标,走一线、转视角、解难题。
“以第一视角参与基层工作,以第三视角客观发掘问题,对监督职能、加强公司机关和基层单位协调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参与挂职的机关干部庞珂玮说。
二、锻造高水平科研英才,助力高质量发展
面对勘探开发目标愈发复杂,油气主营业务存在技术难题,以及在新能源新领域不断发展等现状,油田迫切需要更高素质的科研人才。
公司不断拓宽科研人员发展通道,在管理模式上,推行技术、行政岗位“双序列”管理模式;
在科研项目上,实行技术专家负责制;
在薪酬待遇上,建立岗位、薪酬动态管理机制;
在晋升通道上,建立技术、行政岗位转换通道,让更多的人愿意沉下心来搞科研,不断强化企业的科研力量。
为进一步增强科研人才队伍生机活力,公司以深化专业技术序列改革为抓手,横向覆盖全领域、纵向贯穿各单位,竞争性选聘公司技术专家65人。大力推进项目经理“揭榜挂帅”选拔机制,建设8个首席专家工作室,组建15个“三跨”科研创新团队,一批有能力、想干事的中青年骨干脱颖而出。自2021年以来,油田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2项,申请专利总量141件。
此外,油田聚焦关键业务领域,通过高端引进、骨干培育、内部选聘等方式,依托重大专项、专家工作室等平台,着力打造矢志探索、勇攀高峰的领军人物和科技英才;
瞄准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趋势,通过项目聘用、技术合作、培养培训等方式,着力打造敢于攻坚、勇于开拓的“三新”“双碳”人才,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加强技能人才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主持完成240多项创新成果,其中210余项得到推广应用,135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授权这是采油二厂应急抢险站井下作业工、靳占忠创新团队负责人孙连会工作38年取得的成果。“只要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人人都能成为技能人才。”孙连会说。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油田发展的重要力量。针对数字油田建设后,对员工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油田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满足油田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后的岗位需求,为发展赋能。
公司创新“大工种”工作模式,积极安排一线员工参加适应公司新业务需要的岗位技能拓展培训,促使操作员工练成技能“多面手”。同时,开发具有华北油田特色的培训教材和课程,运用现代先进的培训技术与手段,为基层员工岗位技能训练创造更好的条件与环境。
创新工作室,是技术创新的“黄金地”,公司对创新工作室进行科学规范和功能定位,并给予资金支持,使基层创新工作室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闻伟创新工作室、大华创新工作室一批耳熟能详的创新工作室发
挥作用,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截至目前,华北油田共有集团公司级创新工作室4个、省级创新工作室16个、公司级创新工作室6个,年均创新成果200余项、国家专利100余项。
华北公司畅通“红工衣+白大褂”协作机制,搭建技术技能交流平台;
深化高技能人才学分制培训、积分制考核新模式,为优秀技能人才提供广阔平台和营造良好环境。
石油管道局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17日)
从“不会干、干不好、批评多、更加干不好”的恶性循环,到“学着干、有成效、有成就感、更加爱学爱干”的良性循环,这是管道局很多基层技术人员成长过程中的最大感受。
人才是企业之本,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管道局已经走过了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对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也鼓点渐密。
年轻工作人员分析能力和管理经验不足、“老中青”三代接替传承体系尚不完备、非主体专业技术员基础知识不牢在人才成长成才过程和梯队的有序接替中,一个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展露无遗。那么,究竟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一、重点打造技能人才“主力军”
对于技能人才,管道局求之若渴。
在“石油名匠”培育计划实施过程中,管道局先后与牛连山等5名集团公司“石油名匠”重点培养对象签订培养协议,按照“一人一策、分类施策”原则, 有步骤针对性开展跟踪培养,牛连山作为8名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候选人之一,进入最终的评选环节。
启动技能领军人才培养,管道局专门下发《关于组织实施新一轮技能领军 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编制了2022~2024年培养计划,深化“红工衣白大褂” 协作机制,试行“双导师制”复合人才培养,开展跨单位、跨区域“名师带高 徒”,组织丰富的主题交流活动,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技能人才。开展高 水平技能人才选拔,修订完善《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严格条件,规范程序, 提升专业覆盖面。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采取“赛前严格选拔、集中封 闭训练、赛后全面奖励”等措施,在实战中培养选拔“一专多能”人才,建立 起一支拥有15名集团公司技能专家、15名管道局技能专家、17名首席技师的人 才队伍,在2021年集团公司电焊工职业技能竞赛中,个人获一金四银三铜、两 支参赛队分获团体第二、第三名的好成绩。
机械公司焊接人才队伍就是管道局技能人才培养优秀成果的体现,其中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集团公司焊接技能专家的王建才便是典型代表。他经过师父教导和岗位历练,在岗位上脱颖而出,随后通过层层选拔,与兄弟单位选拔出
来的优秀选手,共同代表管道局多次参加了国家级、省部级焊接技能大赛,取 得优异成绩,被授予多项荣誉称号,一路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 管道局首席技师、管道局技能专家、集团公司技能专家。他感恩企业的培养, 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焊接方法和经验向学员传授,培育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在 担任焊接培训师的8年里,他累计培训学员560余人次,其中18人次取得地市级、局级以上荣誉,5人晋升为技师。
二、持续做好骨干人才能力提升
管道局坚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高站位高标准,制定公平公正、有为有位的管理体系,做到优服务、强保障,努力营造用心贴心、温暖温馨的人事服务环境,着力培育专业技术“领头羊”。
针对骨干技术人才,管道局注重强化专业技术人才的真才实学,通过强化 培养技术水平、组织参与重大技术课题攻关等方式,持续推动专业技术人员能 力提升。经常性地以基础理论知识为重点,举办技术人员基础技术能力培训班, 夯实技术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
管道局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坚持“引专才”和“引关键领域靠前人才”导向,盘点分析急需紧缺人才岗位。目前已引进海洋管道设计战略科学家1人,在管道检测软件研发、智能管网等岗位公开招聘高端紧缺人才5人,有效增强了领军人才力量。在应届大学生招聘方案中,结合“三新”业务需求, 专门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充实紧缺人才力量。创新专家人才管理体系,起草《管道局专家管理办法》,按照2大主干领域、4大分支专业、33个重点关键业务分级设置专业岗位,实施科研类、生产类差异化的选聘与考核,赋予专家与对应层级管理岗位相同的政治待遇、薪酬待遇和资源调配权限,真正实现专家管理岗位化,形成激发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动力的制度保障。
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管道局积极参加集团公司第二届创新大赛,共评选申报18个项目,参加全部3个门类的比赛;
启动管道局科技创新大赛,设置创新方法培训、初赛、项目辅导、决赛4个环节,组织45个参赛项目主要成员系统学习了TRIZ创新理论、方法和思维模式,促进科技人才学习交流,释放创新创造的活力。
三、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
“高植梧桐才好有凤来仪”,高层次人才是支撑企业创新创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同样,企业的高质量稳健发展也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基
石。
管道局努力为人才搭建展示平台,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管道设计院)作为集团公司科改示范企业,充分利用相关政策,设置专业总工、副总工和项目总监岗位,为高层次人才创造条件、配备资源;
优化职级管理体系,建立职级动态调整机制,开展岗位价值评估,建立基于岗位价值的“职级+岗位+绩效”的薪酬分配体系,建立岗位分红中长期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展现才能、体现价值搭建平台。目前,管道设计院的改革经验已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改革典型案例集》,这也是集团公司唯一一家。
投运公司围绕“两外两型”(海外、系统外;
管理型、技术型)、聚焦“两新两高”(新型模式、新兴业务;
高端人才,高效市场),创新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造了“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4条通道、5个岗位序列、15个层级的投产运行专业化人才队伍。削弱级别概念,实现经营管理岗级一体化;
搭建项目管理人才通道,建立了适用于公司“项目群”和以站场为基本管理单元的项目经理序列和基层站队长序列岗位选聘制;
实行专业技术“双通道”聘任制,为多渠道引进的人才提供职业晋升通道。
检测公司依照相关管理办法,成立资质取证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取证培训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协调工作,由公司经理任组长,层层压实责任。公司人事部负责提供检验检测人员报考所需的各项业绩证明材料,指导相关单位和报考员工进行培训考试的申请和预约,对培训考试报名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相关成员单位负责资质取证培训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处理好工学矛盾,确保员工能按时参加相关培训和考试。
当下,管道局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真切感受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认同感、“三顾茅庐只为先生向北来”的尊重感和“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安全感,加速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工作总结
(2022年10月27日)
***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贯彻落实***总 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干部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认真 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 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高水平干部人才队伍引领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以高水平干部人才工作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纵观十年发展路,航天科工党组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顶层策划、系统谋划,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成立党组书记任组长的航天科工人才工作 领导小组,出台进一步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按照好干部标准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要求”,统筹推进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 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体系建设,选人用人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坚持聚天下 英才而用之,统筹推进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建设, 着力打造一支矢志爱国奉献、热爱航天事业、勇于创新创造的人才队伍。航天 科工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平台,人才引领 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一、坚持事业为上选贤任能,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成果突出
***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 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 确导向。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洁表示,航天科工干部工作与事业发展 同频共振,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我国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国家队、主力军,航天科工始终牢牢把握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坚持在推进伟大事业 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优秀干部队伍。
(一)坚持选准德才兼备的好干部,确保德才配位
一是着力强化干部选用第一标准。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 历来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在选人用人上始终严把政治关、廉洁关、素质能 力关,把政治要求贯穿到干部选用全过程、各方面,严格政治素质考察,落实 “凡提四必”,实行新任干部任职承诺制度和纪检监察与审计机构“双背书”,
严防“带病提拔”。
着力树牢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在重点科研项目、改革攻坚前沿、新业态体系打造、创新创业一线发现人才,选拔培养干部,军品骨干单位班子成员中具备重大项目、重点型号经验的占比达到69%。航天科工始终重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党组管理干部中,45岁左右年轻干部占33%,为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是着力选配人事相宜专业化干部。强化专业能力建设,针对财务管理、资本运作、审计风险、法律合规、D建纪检等专业干部,加大业务培训、岗位轮换、挂职锻炼和交流任职力度。大力选拔具有经营管理、财务审计、人事D建等方面专长、经验丰富的现职领导干部转任专职董事监事,建立派出董事监事人才库。推动建立全级次专职董监事派出制度,实现全级次单位外部董事占多数和二级单位外部董事监事100%专职化,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二)坚持育强堪当重任的好干部,确保后继有人
一是着力加强干部思想淬炼。坚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首课主课必修课,将***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议题进行研究、第一时间狠抓落实,持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围绕拓展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等不断健全干部知识体系,着力增强治企兴企本领。
二是着力加强干部政治历练。在脱贫攻坚一线锤炼干部政治担当,派出扶贫干部134人,帮助2个国家级定点扶贫县(区)摘帽,322个贫困村出列。围绕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向中央和地方单位推荐挂职干部52人。选派229名干部到困难企业挂职帮扶,87名干部到发展优势企业挂职培养。共11 人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8人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数位列央企前列。
着力加强干部实践锻炼。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让干部经风雨、 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持续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二级单位领导班子中交流 任职干部比例保持在60%以上。把干部放到攻坚克难第一线、放到处置急难险重问题最前沿,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经过基层关键岗位和艰苦单位历练、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被优先提拔重用,二级单位领导班子中具备三级单位正职 经历的占50%以上。
(三)坚持管出忠诚干净的好干部,确保健康成长
一是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研究制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工作措施,提出57条具体举措,分解形成100项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专项工作, 全面开展违规取得境外身份、化公为私、影子公司、影子股东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专项整治,整体查核一致率逐年提高。
二是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工作质量,净化选人用人风气。建立了全级次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工作机制,实现专项检查全覆盖,有效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结果的分析应用和问题整改,近5年来,航天科工选人用人工作整体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6%以上。
二、坚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政策,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新局面加速形成
***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航天科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政策,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技能人才。
(一)坚持全方位培养人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持续涌现
一是着力构建人才队伍“雁阵格局”。把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重点型号作为磨砺型号队伍的“练兵场”,深化“导师带徒”,开展型号“两总”能力素质提升,对型号急需人才实施“菜单式”培养。建立“首席—特级—高级— 青年拔尖”专家体系,加速形成头雁领飞、强雁竞飞、雏雁跟飞、群雁齐飞的人才队伍“雁阵格局”。着力培养推树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战略科技人才,新增两院院士4人,新增“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专家25人、新增卓青专
家15人,总人数位居央企前列。全面开展航天报国荣誉表彰奖励,最高给予100 万元奖励。
二是立足自主培养“铸剑”队伍。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组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与清华大学等16所高校联合开展2022年、2023年工程硕博士招生工作,共计462个工程硕博士招生指标,其中在职工程博士118人,两项指标均位列央企第一。自培博士研究生68名、硕士研究生1464名,人才自主培养成效显著。
三是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增加23 个百分点,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占比、技能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提升22、8.9和22.5个百分点,人才队伍干事创业活力不断增强。
(二)坚持全方位引进人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不断集聚
一是拓宽高端人才引进渠道。与北航、上海市科委、中智公司、国投人力等建立“海外人才引进联合体”,打通海外高层次人才挖掘、接洽、引进全链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数量位居央企前列。智力引进工作不断深化,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三江获批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二是提升人才引进精准性。聚焦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集成电路等颠覆性前沿性领域,深化人才需求库、海内外高端人才库、高校学生库建设。以项目 合作、顾问指导、合作引进、退休返聘等多种方式柔性精准引才。研究设立引 才推荐“伯乐奖”、深入实施优秀博士引进“A计划”,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三是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着力推动人才引进向整体式、体系化、前置式转 变,建立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校园招聘模式,制定人才引进专业需求整体规划, 将人才引进前置到毕业生在校阶段。10年间,航天科工累计引进高校毕业生2.5 万人,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占比78%,累计获批进京落户指标1万余个,数量位居 央企前列,型号骨干单位人才引进需要得到足额保障。
(三)坚持全方位用好人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一是着力向人才授权。不断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赋予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度权。面向航天科工内外部单位,在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重点型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实施“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制定指导意见在航天科工广泛推广,用好各方资源,确保出成果、见实效。
二是着力给人才松绑。为型号“两总”配备30岁左右青年技术助理,为科技领军人才、重点型号总师配备行政助理,探索推行科技人才“无会日”制度, 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以高素质型号队伍引领型 号任务高质量完成。
三着力深化开展人才双向交流。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中科院、工程院、浙大、军科院等科研机构开展人才挂职交流,成为军地首家人才双向交流挂职单位,协同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力量,以基础研究助力型号任务研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建立航天科工内部单位人才帮扶等常态化人才交流机制,促进各单位人才共享,协同发展。
三、坚持深化改革,强化激励,干部人才队伍干事创业激情全面迸发
***总书记强调,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航天科工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着力完善薪酬分配机制,着力做好职工关爱保障,努力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干部人才队伍干事创业激情。
(一)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充分激发活力
一是着力深化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认真贯彻中央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规定,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推动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单位户数和经理层成员人数占比均达100%,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刚性运用, 推动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定领导人员招聘管理规范,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
二是着力深化员工能进能出。制定有序推进员工合理流动平稳退出指导意见,在部分三级单位开展职业经理人试点,新进员工100%实行公开招聘;
坚持优胜劣汰,着力畅通市场化流动和退出渠道,实现员工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员工市场化退出率优于央企平均水平。
三是着力深化收入能增能减。提高薪酬与绩效挂钩力度,工资总额与单位效益联动,整体与绩效挂钩的浮动工资占比达到65%以上,同一层级不同岗位之间的最高和最低收入倍数达到2.5倍以上。获评2021年度中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评估一级(A类)。
(二)着力完善薪酬分配机制,有效增强动力
一是着力推动中长期激励措施全面落地。用好用足中长期激励“政策包”
和“工具箱”,坚持应实施尽实施,推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计划等措施落地实施,累计104户单位实施中长期激励,覆盖核心骨干人才2500余人。
二是薪酬分配向关键核心骨干倾斜。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实施航天防务质量奖惩,研究制定重大项目竞标成功奖和重点任务完成奖等工资总额奖惩,对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现代产业链“链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创新骨干人才所需工资总额给予全额保障,首席专家薪酬达到本单位领导班子1.3倍,为创新型青年人才
每月最高发放5000元特殊津贴,工资分配向强军首责、科技自立自强倾斜。着力做好职工关爱保障,凝心汇聚合力。
三是着力解决基层单位和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党组领导联系服务专家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部委政策支持,着力解决京区军工一线骨干人才子女入学需求,275名一线型号“两总”享受医疗保障特殊待遇;
累计办理职工京外调干、两地分居3000余人。
四是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人员保障。退休人员100%实现社会化管理,创新工作方式,切实提高新时代社会化管理背景下的离退休服务水平。着力推动全 级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实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覆盖;
坚持“三个永远”, 扎实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保障;
完善离退休工作组织机构,建立离退休工作考 核通报机制,发挥离退休人员正能量。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
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航天科工持续重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支撑作用,在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迈向新征程,航天科工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扎实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用好第一资源,提高人才支撑打赢现代战争的实际本领,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更好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和航天强国建设,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在推动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推荐访问:(27篇)人才工作总结素材汇编 工作总结 汇编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