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6篇

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6篇

发布时间:2023-04-17 13:30:04

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6篇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环保工程专业2013年学习心得 通过参加201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环保工程专业知识更新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6篇

篇一: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 环保工程专业 2013 年学习心得

  通过参加 2013 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环保工程专业知识更新培训, 感觉受益很多. 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 如果现在自 己止步不前, 不能不断充实新的知识, 则早晚会被行业淘汰, 被社会淘汰。

 通过这次学习, 使我加深了 解了环保工程专业的发展动态, 掌握了 本行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动态, 增强了 我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为今后的的工作和学习开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现将我这次的学习收获归纳总结如下:

 专题讲座分为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讲解了松花江污染防治, 介绍了松花江休养生息的措施成效和松花江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及污染防治规划等方面内容, 第二部分讲解了总量控制, 介绍了 黑龙江省总量控制措施、 重点领域, 并从污水处理厂和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两方面介绍总量核查细则及核查要求。

 通过对讲座内容的学习使我掌握了松花江污染防治的理论、 方法、 对策和总量控制工作的要求、重点领域及核查细则。

 通过讲座让我了 解了以下内容:

 国外流域, 如莱茵河流域污染治理经验; 松花江历史环境问题, 松花江休养生息措施和我省落实松花江休养生息实践和成效, 进而了解松花江污染防治思路和松花江污染防治“十二五” 规划情况。

 第一部分 松花江污染防治 第一讲

 国外流域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松花江历史环境问题的回顾 主要讲授:

 莱茵河流域自 然和社会概况, 流域环境质量变迁, 流域污染治理的经验; 松花江流域概况, 流域开发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 流域环境特征。

 50 年前, 莱茵河也曾历尽浩劫, 成为“欧洲最浪漫的下水道”、 生物学上的“死亡” 之河。

 然而, 在这场“生存还是毁灭” 的较量中, 它最终“死而复生”,成为世界大河成功治理的典范, 了 解莱茵河的污染史和水污染治理历史, 对于我们开展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在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渔猎经济孕育了独特的古代文明。

 黑龙江地区也是多民族聚集的地区,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文明。

 如同中华民族的磨难一样, 黑龙江也经历了近代沙俄的侵扰和日本的占领。

 流域污染和生态破坏可追溯到清代末期由封禁到开发, 日俄对资源的掠夺和破坏, 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增加、 工业排污和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

 第二讲

 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理论和实践 让松花江休养生息问题的提出、 目标和措施、 理论框架、 黑龙江省落实让松花江休养生息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作为全国七大江河之一的松花江流域, 是一条孕育了两岸青山绿水的水系,是一条庇护了沿江两岸生灵繁衍生息的母亲河。

 从 2007 年起, 胡锦涛总书记连续三年对松花江治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明确提出了 要求与希望。

 周生贤(2007年)

 明确提出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政策, 确定了松花江三阶段的科学目标:

 到2008 年巩固松花江治污成果, 保持水质基本稳定; 到 2010 年松花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长期目标是恢复松花江流域山青水秀的自然面貌, 维护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确保全流域江河安澜。

 第三讲

 松花江水污染防治思路 松花江“十一五” 水污染防治治污模式、 治污效果、 存在问题; 松花江“十二五” 水污染防治总体思路、 分区防控体系、 指标体系; 关于松花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中关于控制断面、 控制单元、 输入响应分析等问题。

 十一五” 期间, 在国家各部委的正确指导、 大力支持下, 松花江流域各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强化政府责任,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全面落实让松花江休养生息政策。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四讲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 规划编制大纲 在对松花江“十一五” 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评估和“十二五” 水污染形式分析的基础上, 介绍松花江“十二五” 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总体设计、 优先控制单元、重点任务、 规划项目。

 黑龙江省列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 年)》 的 116 个项目中工业治理项目 65 个, 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 40 个, 区域污染防治项目 11 个。

 截至 2010 年底, 已 116 个规划项目(8 个调整项目)

 全部建成, 项目 完成率 100%。

 有 70 个项目通过竣工环保验收。

 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已全部建成。

 我省增补项目 共 47 项, 目 前, 35 个开工建设, 其中已建成调试 15 项, 在建项目 20 项。

 前期筹备项目 12 项。

 第二部分 总量控制 第五讲

 “十二五”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 标和措施 黑龙江省“十一五” 减排情况总结, “十二五” 减排目 标、 指标、“十二五”总量减排责任书、 减排途径、 存在的问题、 重点任务措施。

 经环保部核定, 2006 年至 2010 年, 全省化学需氧量累计净削减 5. 93 万吨,削减率 11. 77%, 完成“十一五” 减排任务的 114. 23%; 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净削减 1. 79 万吨, 削减率 3. 52%, 完成“十一五” 减排任务的 178. 40%。

 第六讲

 黑龙江省“十二五”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在“十一五” 总量减排评估的基础上, 介绍化学需氧量、 氨氮、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新增量预测方法, 分析减排潜力。

  根据基准年(2010 年)

 GDP 和“十二五” GDP 增长率, 预测 2015 年 GDP:

 ()520152010GDPrGDPGDP1=×+

  (式 1)

  “十二五” 期间各年度工业增加值测算公式如下:

 ()i-2010i2010VV1r=×+工业

 (式 2)

 排放氨氮的重点行业各年度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i-2010i2010VV1r=×()+行业行业行业

 (式 3)

 2015 年城镇常住人口数测算公式如下:

 ()52015P2010P1r=×+人口人口人口

 (式 4)

 2015 年能源消费总量测算公式如下:

 )(×λ- 1eGDPEn201020152015×=

  (式 5)

 根据“十二五” 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变化趋势, 测算 2015 年煤炭消费量和“十二五” 期间煤炭消费增量, 公式如下:

 2015201520102010EnMMEn=×

 (式 6)

  20152010MMM=−增

  (式 7)

 采用全口径方法预测燃煤机组发电量, 以 2010 年发电标准煤耗作为 2015年的发电标准煤耗, 据此测算 2015 年发电煤炭消费量; 热电联产供热量增加带来的煤炭消费增量, 按照各地“十一五” 期间供热煤炭消费量增长比例测算。

  热(式 8)

 十二五电)(=20156201020102015M10.7515500300CAPgCAPM+××××+×−520102015)1 (MMκ+×=热热

 (式 9)

 电0电电增1202015M-M =M

  (式 10)

 6000 千瓦以上电厂供热煤炭消耗量, 2005 年 7568760 吨, 2010 年 12063442吨, 按式 11 计算, 5 年平均增长率 9. 77%

  1MM520052010−=热热κ

 (式 11)

 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新增量预测采用综合产污系数法, 公式如下:

 E生 活 = ( P2015人 口 - P2010人 口 )× e综 合 × D × 10-2

  (式 12)

 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量为 2011-2015 年各年度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量之和。采用单位 GDP 排放强度法测算“十二五” 期间减排核查将按照分年度排放强度进行核算。

  ∑=i=51COD, iCODEE工业工业

 (式 13)

 i-1COD, ,i-1iGDPiCODE=IGDPr××, 工业

 (式 14)

 1,2010, 1 - iI)1 (−−×=iCODrCODCODI

 (式 15)

 “十二五” 期间, 工业氨氮新增量为 2011-2015 年八个排放氨氮的重点行业整体分年度氨氮新增量之和。

 采用八个行业整体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法测算。

  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法预测公式如下:

 5EE=i,i 1=∑工业氨氮当年工业整体氨氮

 (式 17)

 ,1,,1,()iiiiEIVV−−=×−当年工业整体氨氮整体氨氮整体行业整体行业

 (式 18)

 11,2010,(1)iiIIr−−=×−整体氨氮整体氨氮整体氨氮

  (式 19)

 2010,32007,1IrI= −行业氨氮行业氨氮行业氨氮

  (式 20)

 根据 2010 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中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和畜禽养殖头数, 推出污染物排放系数。

 采用猪、 奶牛、 肉牛、 蛋鸡、 肉鸡等 5 种畜禽的排污系数分别预测 2015 年畜禽污染物排放量。

 其中肉畜禽(猪、 肉牛、 肉鸡)以出栏量为统计基量, 奶、 蛋等畜禽(奶牛、 蛋鸡)

 以存栏量为统计基量。

 其他畜禽不在污染源普查统计范围内, 不做产生量预测。

  E2015 农业 = Σ(N2015 畜禽 i × e 畜禽 i × 10-3)

 (式 21)

 N2015 畜禽 i = N2010 畜禽 i×(1 + r 畜禽)

 5

  (式 22)

 分为电力和非电力两部分进行测算:

 ESO2 = E 电力 SO2 + E 非电 SO2

 (式 23)

 )(η - 1

 ×电增电力1.7 ×S

 ×

 M =E2SO

 (式 24)

 310)1 (×−宏观κ

 (式 25)

 SO22010SOqME2−××=非电非电增非电 ESO2 = E电力SO2 + E冶金SO2 + E建 材SO2 + E有色SO2 + E石化SO2 + E其他SO2 + E替代SO2

 (式26)

 []∑=i−×−×× ∆=n13SOiSO10)1 (pf P E22iiη建材建材

 (式 30)

 E石化增量 2015 = P石化新增 2015×q 石化 2010

  (式 32)

 P 石化新增 2015 = P石化 2015-P 石化 2010

 (式 33)

 q 石化 2010=E 石化 2010/P 石化 2010

  (式 34)

 3SO22009SO10)1 (qME2−×−××=其他其他其他增其他κ

  (式 35)

 ENOx = E电力 NOx + E 交通 NOx + E水泥 NOx +E 其他 NOx+E替代 NOx

 (式 39)

 -3NOx增mNOx电电10×ef×Mn∑∑=E电力电

 (式 40)()7i,ji,jNOx1j 1=EAF10i−=∆=××交通

 (式 41)

 )(×水泥水泥P水泥η−×=1efNOxNOxE

 (式 42)

 3NOxNOx10q×M=E−×其他其他增其他

  ( 式 43)

 ( 式 44)

 第七讲

 城镇污水处理厂减排核查要点 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 COD 和氨氮减排量计算方法、 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 COD和氨氮减排量计算方法、 城镇污水处理厂减排量信息核查、 水量、 水质、 运行状况等现场核查要点。

 R新扩=Q 当年生活×(ci 当年生活-co 当年)

 ×10R现有=(Q 当年生活-Q 上年生活)

 ×(ci 当年生活-co 当年)

 ×10R 现有=Q 当年生活×(co 上年-co 当年)

 ×10R 现有=[Q当年生活×(ci 当年生活-co当年)

 - Q 上年生活×(ci 上年生活-co 上年)

 ] ×10R新扩=Q 当年生活×(ci 当年生活-co当年)

 ×10R现有=(Q 当年生活-Q上年生活)

 ×(ci 当年生活-co 当年)

 ×10-2

 (式 1)

 -2

 (式 2)

 -2

 (式 3)

 -2 (式 4)

 -2

  (式 5)

 -2

  (式 6)

  R 现有=Q 当年生活×(co 上年-co 当年)

 ×10R 现有=[Q当年生活×(ci 当年生活-co 当年)

 - Q上年生活×(ci 上年生活-co 上年)

 ] ×10-2

  (式 7)

 -2

 ( 式 8)

  第八讲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核查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固体粪便、 污水、 恶臭处理技术、 特定模式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效率, 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核查要点。

 畜禽养殖业是向人类提供动物蛋白、 皮革、 绒羽等畜禽产品的重要来源, 目前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现代化封闭型养殖技术, 促进了 我国畜禽养殖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但另一方面, 畜禽养殖业脱离了 传统的种植业, 改变了 原有分散放养, 四处收购, 长途运输的模式, 但其所排放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 不良影响。养殖场大多建在市郊和城乡 结合部, 其产生的大量污水、 粪便, 局部地区难以用传统的还田方式处理, 对城市环境、 饮用水源和农业生态造成了 危害。

篇二: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环境局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我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了认识,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的原则性;深刻体会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一科学论断的前瞻性;深刻体会到“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一根本要求的重要性。作为生态环保战线上的一员,要始终保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定力,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担当作为。

 一、精准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切实增强责任感 xxx年xx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而且还是推动我国由工业文明时代快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科学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

 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基本内核;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为宗旨精神;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系统思想;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抓手;以“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大国担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必须系统学习、深刻把握,在三个方面增强责任感:一是增强政治责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来. 二、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岗位、勇于担当,以环境问题为导向探索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深层次原因,既从宏观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战略规划,统筹解决环境问题;亦立足当前真抓实干,推动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同时,进一步推动相关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的重要依据,使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受到严格的责任追究。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拥

 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习近平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频频以妙言隽语生动阐释。

 (新华网 5 月 17 日)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领导的批示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入脑入心、融入血液;进一步建立公开透明、程序严谨、制度完善、行为规范的运行机制,锻造执法严格、敢于负责、作风过硬的环保卫士。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战略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部门联合执法监管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环境问题涉及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物,要实现可持续发现,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人人都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坚决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首先,要建立追责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其次,要增强环保意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通过标语、

 广播电视、微信平台等手段,结合精准扶贫、送法进乡村等活动,开展一系列保护生态的法治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最后,要加强联合执法。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等要加强联系,逐步实现对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案件的实时监督,打通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后一公里”。

 总书记讲话为建设美丽中国发出了总动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吹响了总号角。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空前高度,旗帜鲜明、掷地有声,彰显了党中央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讲话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二是在工作要求上,总书记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为此,我认为环保队伍要当仁不让,做好攻坚战的主力军,既要当好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军师,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又要做好冲锋陷阵、敢打敢拼的主将,确保各项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总的来说,就是要坚决贯彻习总书记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三是在具体工作上,总书记提出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

 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以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和 2018 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为契机,认真排查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指导督办,建立长效机制,拉条挂账、倒排工期,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党的十九大作出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在“三农”发展进和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纲领和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随着我国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要

 求,为深入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不忘初心,就要首先用“同理心”走好家乡振新发展的“路”。从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来看,没有我们家乡这一个地方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立足于我们家乡的实际情况,组好规划,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作出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立志建设好自己的家乡。

 不忘初心,还要打造家乡人才的“向心力”。着力农村创业创新,走人才强农之路,例如政府出台各类优惠措施,吸引人才回流,鼓励和支持本地人才回乡就业和创业,为家乡建设出力。也可以采取技能培训为主的专业化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小组,带动老百姓,主要是家乡中的中青年,利用所学技能,深挖发展潜力,全民都是“人才”。

 不忘初心,以“树立良好家风”为引领,用“责任心”塑清廉家乡。把廉政文化中“家风”建设作为宣传的主要部分,积极培育和挖掘优秀家风家训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开展“廉洁文明家风”签名承诺、“廉洁文明家风”家访等系列活动,推进文明廉洁家乡,走提升美丽家乡发展内涵之路。

 不忘初心,以“赤诚之心”坚守绿水青山,不为盲目发展断未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守住了

 绿水青山,才是守住了我们的金山银山。以前的发展多多少少都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思路,利用自然风光,打造旅游业等等,不能为了发展提前消耗家乡的“青山绿水”,让绿色成为美丽家乡的保护衣。

 不忘初心,牢记为“家乡”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的使命,从多个“心”出发,为建设美丽家乡“添砖加瓦”,让家乡更加美好,未来的蓝天越来越辽阔。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18 日至 19 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 40 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

 需求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环保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国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和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要提供更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转型发展,绿水青山是关乎民族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用牺牲“绿水青山”换来的“金山银山”老路注定是行不通的,产业转型注定要经历阵痛期,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个坎。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生态先行、点绿成金”。

篇三: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生态环境保护心得体会范文 5 篇 篇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心得体会【1】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出版发行,要学好用好这部重要著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其中,建设美丽中国,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历史担当、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宽阔的国际视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思想指引、实践遵循和前进动力。

 一是必须立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是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

 护的本质关系,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思维束缚。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必须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平衡和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心得体会【2】

 】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如果我们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严重破坏地球母亲:使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毁灭;给人类造成危害,如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下降、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受到不利影响。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我们美丽家园,当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为了地球母亲和人类的生存,我们必须保护环境。“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烈的呼声!

 怎样拯救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呢?首先我们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安全的、多样的生态系统,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我们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低炭生活的理念,节能减排,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保护生态环境,未来的地球家园,一定会成为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

 怎样低炭生活呢?其实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例如平时我们出行时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能减少碳排量;不用一次性木筷,少用纸巾,重拾手帕,每张纸都双面打印能减少森林

 的损耗;脏衣服用手洗,能节省水电;随手关灯,少用空调,节电及减少氟利昂的使用;植树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单,排多少,吸多少;绿化不仅是去郊区种树,在家种些花草一样可以;不乱丢弃废电池,使用节能灯泡等。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做到低碳减排的小细节。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心得体会【3】

 】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

 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子孙。原来的她被人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折磨她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使地球不受到污染。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比如,我们建起了水力、风力发电站,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保护水源,节约用水。在一次次灾难的提醒下,人们已经认识到遵循自然规律,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刻不容缓。

 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珍惜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心得体会【4】

 】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和阐述。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理论,为我们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张家口地区现在正在进行 2022 年冬奥会的建设筹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 年初视察崇礼区时,对崇礼的生态建设就十分关注,要求每项规划都要体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原则,不要贪大求全、乱铺摊子,现在冬奥赛场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而且各项建设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张家口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各地都在以冬奥会地举办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北、美丽张家口而奋斗。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心得体会【5】

 】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

 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_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

 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

篇四: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之一 汇报人:XXX (2018 年 5 月 21 日)

 5 月 18 日至 19 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 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在全国层面召开的、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大会,在规格、规模、影响上属于历 史之最,同时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 局之年、改革开放 40 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上启下 的关键一年召开的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全面总 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 析当前面临的任务挑战,深刻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 义,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讲话展 现强烈使命担当、蕴含深厚民生情怀、具有宽广全球视野,发 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进军号令。

 会议召开以来,我第一时间认真收看了会议相关新闻报道, 收集学习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重点评论,通 - 1 -

  过网络聆听了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的解读辅导,积极参加集中 学习讨论,对此次会议的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精神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 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方向进一步明确。根据中心组学 习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里重点谈一下我 个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不足之处,请批评 指正。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 们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 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指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 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 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有智不如乘 势” 。进入新时代,把握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 我们就能回应广大群众热切期盼,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再上 新台阶。具体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把坚持“六项原则”作为根本遵循。总书记在会上 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 ,即:坚 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 - 2 -

  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六 项原则”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 旨精神,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用最严格制 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以及共谋全球生态文 明建设的大国担当。这些重要论断构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统 一的思想体系,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坚 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明 了方向。

 二是要把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作为制度保障。制度才能 管根本、管长远。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可以为生态文明 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以产业生态化 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 有效防控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 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为确保到 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 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三是要把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作为治本之策。坚持绿色发展 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 然要求,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围绕调整经济结构 - 3 -

  和能源结构等重点,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倡导绿色 低碳生活方式;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打赢蓝天保卫战这个重中之重;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高 环境治理水平,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 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和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四是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点任务。污染防治攻 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 须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 治责任是关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损害生态 环境的领导干部终身追责,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 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守护好生态文明的绿色长城。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 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 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伟 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 更清的优美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人类的贡献。

 - 4 -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之二 汇报人:XXX (2018 年 5 月 21 日)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全 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全国生态环境 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审视人类文明演进历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 明衰”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而付出沉重 代价的例子犹在眼前。这些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们充分意 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所谓绿色发展,就是将绿色生态视作 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本身就 能创造出经济财富与社会财富。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 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实现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生活富裕和环境优美相统一。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 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 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 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 - 5 -

  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阐述,给出了实现 绿色发展的路径。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 一;在党的十九大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14 条基本方略之一;今年全国两 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 法……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

 要确保到 2035 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 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 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我国全 面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指明了方向。

 绿色发展不只是思路更是出路,不只需要心动更要拿出行 动。就当下而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关键。从现在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为此,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 查清污染源,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对违规行为进行硬约束。

 同时,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 想法,必须始终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以环境约束促进产 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过去几十年,我们凭借奋斗与创新实现了举世瞩目的中国 成就。今天,站在新时代更高的发展平台上,以同样的坚定与 - 6 -

  实干推动绿色发展,我们定能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 更清。

 - 7 -

篇五: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汇报、党课讲稿、心得体会及讲话材料 8 篇汇编

  目

 录

 1. 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讲稿: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实践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2. 市长在 2021 年生态文明 XX 国际论坛绿色发展市长论坛上的发言 3. 在生态 X 建设暨环保大宣传大普查大整治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4. 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达标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推进会的发言提纲 5. 中央环保督察组下沉督察 X 区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汇报材料 6. 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 X 次全体会议的主持讲话 7.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聚焦“生态+”打好组合拳走上“绿色”振兴之路(探索绿色发展的几点启示)(乡长)

 8. 在全市 2021 年第三次环委会暨迎接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讲稿: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实践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一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源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它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这一思想的创立过程中,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这一科学思想体系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2018 年 5 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把这一思想称之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15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它是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文件,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个理念”。即:一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二是“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三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四是“树立自然价值和自

 然资本的理念”;五是“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六是“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2018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六个原则”。即: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2018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八个坚持”。即:一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四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五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六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七是“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八是“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在“六个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和“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我们说,“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可以融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进行论述,“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应该说是融于其他各条的。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交流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实践路径。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要认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首先就要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2015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2021 年 4 月,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只会遭到自然报复。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第48 章中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 5000 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道德经》中就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天是以道的法则运行,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

 也就是说,做人要有做人的规律,企业经营要有企业经营的规律,政府执政要有政府执政的规律。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生态文明是在渔猎文明、农牧文明、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总和。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掘绿水青山的价值,是未来新经济和自然资本所倡导的目标和宗旨。自然资本由自然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系统构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概念,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

 (一)高度重视自然资本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自然资本。早在 2003 年,习近平同志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了“生态环境是资源,是资产”。2005 年 8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自然资本。2015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文件强调,“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

 2016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

 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

 2018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因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需要由“自然资本大量增值”来实现。

 2017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6 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

 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

 2019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四点要求。即:一是“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二是“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四是“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强调“不以 GDP 增长率论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硬性定一个,那着眼点就会变成强刺激、抓增长率了,这样不符合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我们一直在讲不以 GDP 增长率论英雄。‘六稳’‘六保’,我们追求的是经济的科学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追求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其实在追求这些的时候,也会间接推进国内生产总值降幅尽可能减少,但着眼点着力点不能放在 GDP 增速上。” 2021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要强化源头治理,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加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发展清洁生产,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

 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2016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并于 2016 年12 月 2 日起施行。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的依据,并于 2016 年 12 月12 日印发。其中,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构成。

 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2015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到 2020 年,构建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019 年 10 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提出四项举措。即:一是“实行最严格的生

 态环境保护制度”;二是“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三是“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四是“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 针对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总的思路是“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2018 年 3 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组建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是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举措之一。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

篇六: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环境保护学习心得体会 3 篇

  目 录 抓生态关键要有绿色心态

 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绿色发展举措

 抓生态关键要有绿色心态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重要论述的系统学习,结合平时工作中的切身体会,不管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具体工作中如何更好的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了方向性的把握。

 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四个全面”的目标能否按时完成。能不能把生态问题解决好,不仅是能力问题,也是政治意识问题,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心态问题,只有“绿色心态”才能推动“绿色发展”。

 第一,抓生态要有观全局谋长远的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说,“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建设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责任人,不分层面、不分区域,都必须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

 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治理好。现在来看,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发展,一味向生态索取,结果只能是自我压榨生存空间,必须拉长镜头向远看,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以我们的付出来创造更好的环境,让群众真正享受头顶蓝天的幸福。

 第二,抓生态要有不唯 GDP、不唯考核名次的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过去群众要“温饱”,现在群众要“环保”。群众对生态的诉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群众对生态的期盼就是我们要干的。实践证明,抓发展要先抓生态,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必须从一开始就把好关口,把生态理念贯穿始终。近年来,我县坚决不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一时发展、不图一时数字好看,实施最严格的区域审批制度,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项目投资再大、财税贡献再大也坚决不上,从源头上、机制上防控环境污染,先后辞退不符合落地条件的项目 30 多个。在“不上”的同时,又努力做好“大上”文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现代教育、现代物流和总部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很快就会形成新的增长点。

 第三,抓生态要有壮士断腕的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这是目标,更是过程。没有浴火就实现不了重生,为了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当有敢于向污染宣战的勇气、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没有刮骨疗

 毒、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力度,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实现腾笼换鸟、优化发展的目标,达到“山水美”和“百姓富”的统一只能是纸上谈兵。在生态环境问题上,长痛不如短痛,对污染项目、污染企业该停就停、该拆就拆,容忍、迁就无异于饮鸩止渴,必须零容忍。近年来,我县先后关停拆除环保不达标企业 152 家,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每年减少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80 亿元,减少公共预算财政收入 1 亿元,换来了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

 第四,抓生态要有“钉钉子”的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设生态文明同样要走很长的路。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多还旧账、不欠新账,一个目标干到底,以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持续推进。推进生态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生产结构着手,特别是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这几年,我县先后投资 10.2 亿元建设了 7 处污水处理厂、2 处垃圾处理厂、1 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境内主要河道全部进行了生态提升,建设湿地 2140 亩,形成了鱼虾嬉戏、河清岸绿的生态景观。同时,抓生态需要全民参与,必须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真正

 让爱护生态环境成为全民、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推进生态建设的强大合力。

 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离不开党坚强有力的领导,需要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其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实现这一变革、打赢这场攻坚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这需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带好头,当好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

 责,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政治领导、有力组织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把建设美丽中国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日益完善,生态文明法治逐步健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巩固已经取得的成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净化政治生态 事实证明,山青水碧的自然生态需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来呵护。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总会浮现出极少数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有的甚至潜藏着利益勾结、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实施最严格的考核问责、终身追责,坚决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 “纸老虎” “橡皮筋”。同时,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绿色发展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举措。

 落实绿色发展举措,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科学规划,是绿色发展的前提。我们将把推进绿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总体规划,落实到各地各部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中,科学布局绿色发展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强化绿色发

 展的刚性约束,扎实有效地抓好落实,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区,实现资源与项目的最佳配置。

 落实绿色发展举措,必须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绿色转型 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是绿色发展的核心。一方面,大力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改变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退化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体系,努力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不断提高经济绿色发展程度。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和大力推行绿色消费,推广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家电、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节能住宅等产品,发展城市绿色交通,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鼓励和引导公众在生活方式上加快向绿色消费转变,构建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落实绿色发展举措,必须改革创新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营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健全完善绿色发展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依法严格遵守决策程序,坚持绿色标准,把好绿色关口,从产业发展、结构调整、项目投资等源头上控制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用制度红线守住绿色底线,用制度红利保障

 绿色发展行之久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大胆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落实绿色发展举措,必须强化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必须进一步建立具有强制力、权威性和高效率的规则体系,用法治来调整利益格局、规范行为秩序,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适应绿色发展的要求,抓紧制定、修改和完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清洁生产与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要加强对绿色发展重大决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确保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及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要加强对环境资源、生态建设的司法保护,依法惩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建设的犯罪行为。

 落实绿色发展举措,必须在全社会培育绿色文化 推进绿色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使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使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绿色发展才能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要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绿色文化宣传教育,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要组织、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发展的公益活动和全民行动计划,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普及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引导人民群众崇尚节

 约、低碳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浓厚文化氛围。

 总之,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绿色发展举措,我们就一定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发展目标,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推荐访问:生态环境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生态环境 教育培训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